彰化/老屋活化隱身巷弄的古風韻——鹿港

老屋曾經的風華,與歷經歲月摧殘後的斑駁、頹圮、滄桑感,對於一個鄉鎮歷史來說,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老屋活化的風氣已逾十個年頭,近年更如百花齊放地在全台各地持續進行著,不管是屋主自己修繕,還是申請政府補助經費;總之,重啟老屋門扉,似乎存在著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一種時尚潮流的追求,讓老屋活化儼然成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鹿港少數保養得當的老建築
鹿港少數保養得當的老建築
分享

鹿港,之於現代人已不再僅僅是古時「二鹿風華」的代稱;造訪鹿港的遊客,很多也不再僅是為探訪古蹟而來,更多人是想看看,這古鎮歷盡千百年世代更迭之後的蛻變,及其與新時代生活樣態融合後,所擦出的火花!

喝咖啡的年齡層已擴及老、中、青皆有;而找個環境相襯的咖啡館,增添喝咖啡的情趣與格調,更是近年來許多人休閒時的功課;老屋裝新秀,庭園咖啡正是因應這樣的生活習慣演變而來!坐著欣賞老屋堆疊的記憶,舌尖卻忙著探索咖啡所帶來的層次衝擊,就是很多人喜歡的生活之美。

石厦街道
石厦街道
分享
石厦街地名沿革
石厦街地名沿革
分享
石厦街成為2011年觀光魅力據點
石厦街成為2011年觀光魅力據點
分享

鹿港有條通往彰化城的古道,名喚石厦街,今劃為中山路74巷,曾參與2011年彰化縣競爭型國際觀光魅力據點計畫。

石厦街美麗的紅磚牆屋
石厦街美麗的紅磚牆屋
分享

在路的轉角處,有棟紅磚牆老屋,牆上披掛著紅白相間的三角梅,甚是搶眼。屋體主建築看似完好,矗立在這條巷子裡,訴說著傳統閩式建築的祥和與沉穩;可惜內部庭院已見荒廢。從北部來的年輕人震懾於保存完好的上拉式木窗櫺、靈活雅致的飛簷,以及同時保有傳統閔式建築的沉靜和清初洋樓的雍容典雅外貌,於是他們選擇這裡,想藉由這一幢沉睡著的美麗,加上味覺的輕喚,能激起更大的效應,刻鏤出更漂亮的足跡!Fang Kofi 凡咖啡於焉誕生!

老屋正面:太岳衍派〈鹿港三大姓—許姓家族〉
老屋正面:太岳衍派〈鹿港三大姓—許姓家族〉
分享

從老屋正面探頭,怎麼也猜不出今天是否有營業,因為大門總是深鎖;原來店長秉持盡量保有古建築風貌的心境,除非已經毀壞或者有安全疑慮,否則盡量不動、不修、不增、不減。而這大門正是怕進出次數增多後,就會破壞原有的結構,所以就改為側門進出。

老屋側門,如果沒看到DOOR,還真難找出入店之門道哪!
老屋側門,如果沒看到DOOR,還真難找出入店之門道哪!
分享
已頹圮的牆郭,紅白三角梅因整理環境也鏟除了,甚感遺憾!
已頹圮的牆郭,紅白三角梅因整理環境也鏟除了,甚感遺憾!
分享
從側門入內後發現,沒開什麼大燈,卻因陽光而敞亮,令人舒服
從側門入內後發現,沒開什麼大燈,卻因陽光而敞亮,令人舒服
分享
找個靠牆處,欣賞吧檯手的手藝、欣賞迴旋梯的曼妙
找個靠牆處,欣賞吧檯手的手藝、欣賞迴旋梯的曼妙
分享
即便凝思也無人會打擾,適合品嚐琥珀色玉液、提筆為文
即便凝思也無人會打擾,適合品嚐琥珀色玉液、提筆為文
分享
本想品嘗極少量未入菜單的鄧肯莊園藝伎,可惜上周已罄,店員推薦風評不差的這款天堂莊園
本想品嘗極少量未入菜單的鄧肯莊園藝伎,可惜上周已罄,店員推薦風評不差的這款天堂莊園
分享
二樓的空間很原始
二樓的空間很原始
分享
從右邊天井往下看到一樓大門及吧檯小角落
從右邊天井往下看到一樓大門及吧檯小角落
分享
懼高的人還是別往下看了
懼高的人還是別往下看了
分享
古色古香的茶碗,用來裝盛本店招牌:鹿村油飯(葷/素)
古色古香的茶碗,用來裝盛本店招牌:鹿村油飯(葷/素)
分享
在咖啡館外的磚牆便可望見鹿港民俗文物館大門
在咖啡館外的磚牆便可望見鹿港民俗文物館大門
分享
走進一看,丁進士宅第先入眼簾,值得探訪
走進一看,丁進士宅第先入眼簾,值得探訪
分享

開車前來的遊客,以民俗文物館前的鹿港第一廣停場為中心,

想逛逛:這裡有Ubike。

想住宿:停車場旁就有一家民宿。

想用餐:停車場旁有一家阿北手做早午餐,孩堤咖啡有招牌鬆餅、凡咖啡有油飯、甜點、紅磚蛋糕、古井蛋糕等。

想參觀:停車場旁有民俗文物館與丁家大宅。

想休閒:除了石廈街的凡咖啡,文物館內也有咖啡廳、丁家大宅內有孩堤咖啡,各有不同的忠實擁護者。

伴手禮:凡咖啡館的另一頭,是知名的龍山麻糬,對面便是阿振肉包,再往北走就是玉珍齋。

如果您是很忙碌的人,卻又喜歡偷得浮生半日閒,這裡,半日怡然自得!

延伸閱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