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場公告★
評論
創作沙龍
人性剖析
教育現場
逍遙遊
尋食客
有肌勵
#Hit
#New
成爲作者
醫療健康
創作沙龍
創作書寫
運動
《醣胖:最被忽略的老化風險》每天都遠離慢性病遠一點
年紀漸長之後,吃到飽餐廳對我已經不再有吸引力,也開始認知到讓自己身體維持健康才能陪伴孩子久一點,而產後流失的肌肉量也確實造成了身體上諸多痠痛,看了書中游醫師身體力行帶領全診所同仁一同運動的決心,實在感到非常汗顏,也決定從今以後要讓運動成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無論你現在健康與否,這是一本讓我們好可以更好的書籍。
2023-04-12 11:20
醫師
醫療健康
慢性中耳炎治療 建議可至耳鼻喉科門診評估
慢性中耳炎的手術,視耳膜破洞的大小及位置,決定進行微創或傳統的補耳膜手術(專有名稱為鼓室成型手術)。若耳膜的缺損小或是靠近中間,則可以考慮使用局部麻醉,使用經耳道內視鏡微創耳膜修補手術。
2023-03-14 09:40
醫師
醫療健康
功能性隆鼻打造暢通完美鼻型 一次解決鼻子功能與外觀美感
鼻整形不單單只是美學,比例與角度問題,同時也要兼顧鼻腔呼吸以及鼻竇的功能,這就是功能性鼻整形會同時兼顧的部分。
2023-03-07 10:20
孩子
閱讀
醫療健康
甲狀腺癌碘131追蹤檢查:停藥、低碘飲食前後五大改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甲狀腺癌碘131癌症追蹤檢查了,這已經是第五年,我本來以為我會習慣甚至麻木,但是,並!沒!有!每一年,我還是依然覺得,孤單、寂寞、覺得冷。所以,這次我想彙整第五年的【甲狀腺癌碘131追蹤檢查:停藥、低碘飲食前後五大改變】。
2023-03-05 09:00
台灣
行銷
醫療健康
印刷業跨足女性保養 微電流與面膜的創新
時代環境劇烈變革的這幾年,無論政府或是報章媒體,紛紛倡導傳統產業要走創新發展、數位轉型的路線,以迎接網路時代下的各項衝擊,特別是最近這三年全球各國遭受疫情的突擊,許多本來還在細思慢想的業者,一瞬間面對巨浪襲來的壓力,不得不著眼往第二曲線的經營路線加速前行。
2023-03-02 09:00
運動
人生
醫療健康
熟齡族的健康 從顧好肌肉開始!
家母與隔壁阿姨都是同樣77歲的銀髮族,差別是老媽媽走路像企鵝一般左右晃動,外出散步往往走不久就需要休息,反觀隔壁阿姨的體力和活動力都讓人驚嘆,手腳靈活的她不僅可以帶孫子四處走動,還能參與社區和里民活動,果然健康的身體就是彩色的人生。
2023-02-24 08:00
醫療
醫生
醫療健康
唾液腺內視鏡微創手術 可降低唾液腺發炎頻率
目前由於醫療器械的進步,內視鏡已經可以做到非常細緻,經由口腔將內視鏡放進唾液腺的管道中,進行石頭摘除的手術以及狹窄擴張的手術。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不需要將整個唾液腺摘除,最大程度維持病人分泌口水的功能。有時候慢性的唾液腺發炎(例如乾燥症或是甲狀腺癌放射碘術後造成口乾的病人)也可以經由唾液腺內視鏡將抗發炎的藥沖洗在唾液腺的管道,可以降低唾液腺發炎的頻率,亦可避免頸部的疤痕、保留原本腺體的功能外,減少術後一些神經併發症,對於反覆發生唾液腺炎的患者,是一種替代治療方式。
2023-02-22 10:20
母親
父母
醫療健康
有效防止憂鬱蔓延!成年子女的幽默能讓父母養成正面情緒思維
鼓勵家人們,若是察覺到年邁雙親有以上輕度憂鬱的反應時,除了學習幽默以對,也可以多陪伴雙親,主動邀請父母出遊,並適時給予鼓勵多交朋友、找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做,才能有效防止憂鬱的蔓延。
2023-02-20 08:00
人生
醫師
行為
耳鳴能根治?新一代耳鳴治療方法
大多數的耳鳴是良性的並不會影響病人生命的危險,但慢性的耳鳴卻會造成病人情緒上、生活上甚至是工作人際關係的損害。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像是梵谷,因無法忍受長期的耳鳴而割掉自己的耳朵,可見長期耳鳴對於一個人的情緒有多大的損害。 今天查克醫師就來跟大家說明 ,耳鳴治療方式。
2023-01-10 09:40
醫師
醫生
醫療健康
頭暈、暈眩症狀與原因多種不可輕忽!醫師帶你認識耳鼻喉科常見的暈眩症
眩暈發作時,會有極度不舒服的感受,包括天旋地轉、走路顛簸無法平衡等,甚至伴隨噁心、想吐的症狀。雖然不會影響生命,卻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今天帶大家更多認識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暈眩症。
2023-01-06 09:10
醫師
工作
醫療健康
睡覺打呼很大聲代表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原因與如何改善?治療要看哪一科?
打呼的人不一定都有睡眠呼吸中止,但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大多數都有打呼。打呼有分兩種狀況,一種聲音是規律、低頻的,這類型的打呼比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另一種是聲音是不規則的間歇打呼,這類型患者通常睡眠品質不好,有很高機率伴隨失眠,如你嘗試過改善睡眠,但依舊睡不好或醒來感到疲憊,那你有很高機率罹患了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就是睡眠呼吸中止。
2023-01-02 09:20
醫療
醫師
父母
過敏性鼻炎症狀有那些?治療能根治嗎?鼻子過敏該如何緩解?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眼睛癢、喉嚨癢甚至耳朵癢等等,症狀和一般的小感冒有時候很難區分,尤其是小朋友,因為小朋友很難描述自己哪裡不舒服,因此容易被家長當作不反覆的感冒,甚至時常就醫吃下不必要的抗生素。 大部分過敏的症狀從小時候可能就會開始並且一直延續到青春期以及成人。一般來說異位性皮膚炎或是氣喘,可能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症狀就會變得比較輕微,但是過敏性鼻炎通常會持續到成人時期,從小就習慣這樣的症狀大多不以為意,因此許多人有過敏性鼻炎可能都不知道。
2022-12-21 10:20
醫師
醫療健康
學習
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那些症狀?如何檢測與看哪一科?要開刀嗎?
氧氣是人類賴以維生主要元素,長期缺氧,除器官會慢性發炎外,新陳代謝下降,容易養出脂肪肝,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也容易造成心率不整、高血壓、失智、腦中風,甚至有發生猝死的風險,如不治療還會增加罹癌機率.有打呼的人千萬不能輕忽~
2022-12-19 09:00
醫療健康
台劇
「花落何方」的碎裂與重建 --從台劇《她和她的她》淺談創傷後壓力症
從Netflix熱播台劇《她和她的她》來探討創傷後壓力症(PTSD)、解離等心理現象,利用精神分析夢工作理論來闡述,請讀者持續關注性別與權勢性侵議題。
2022-12-06 10:23
台灣
運動
醫生
扁平足男子經驗談 不可承受之重
這一雙扁平足伴我五十載矣,承受的重量不算輕,也面臨老化衰退的時候了。以前還不認識什麼叫扁平足的時候?運動細胞不如人,跑步都比別人慢,以為頂多就這樣。後來準備當兵體檢前,聽說可以用扁平足這個理由光明正大的驗退,結果醫官瞄了一眼後就叫我繼續下一關。
2022-11-29 09:30
韓國
首爾
醫療健康
2022年最新首爾美妝周報馬仔 盤點4個韓系彩妝品牌!
大家是不是以為因為疫情的關係,所有流行相關的事務都跟著退燒呢?對於韓系美妝品牌還只停留在3CE、innisfree、Etude House 等牌子上嗎?不!其實有不只一些韓系美妝大廠持續推陳出新,更有許多新興品牌正在急速竄紅當中,今天就來盤點在今年度首爾美妝周中受到高度矚目的4個韓系彩妝保養品牌!
2022-11-24 10:40
台灣
女兒
醫生
只能靠嘴巴呼吸?這樣做擺脫變天就鼻塞過敏
自小我說話總是帶有濃濃的鼻音,有時候初識者會關心詢問是否感冒了,有時候說出的話要講兩三遍才能讓對方明白,天候的變化也誘發鼻子的毛病進而影響生活作息,一開始我不以為意,直到最近認真考慮了醫師的建議。
2022-11-03 09:00
台北
創作沙龍
創作書寫
用文字記錄 大齡男子確診禁閉室的生活
最後一道防線最終仍抵達不住無孔不入的COVID-19,一家三口都分別都陸續確診了,我是中華民國第6XX萬名的患者,用文字記錄一下這回居家隔離關禁閉的八天,出關後的體重數字胖到要掉下巴了。
2022-10-28 10:40
台灣
評論
政府
是喜還是憂?國人平均壽命超過80歲
看到這一篇的新聞報導,國人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台北市為全國最高壽命的都市達84.17歲,而最低壽命的台東縣也有76.64歲,不知道您有怎樣的想法?
2022-10-21 09:00
美國
行銷
醫療健康
一張好床才能睡好覺!全國睡眠王國/沙發大師攜手香尼歐辦產業交流
美國睡眠醫學會數據統計,有56%的美國人坦誠陷入新冠失眠的困擾。睡眠王國品牌總監麥訓嘉表示,COVID-19的流行造成民眾在家時間多,使得床墊、沙發在居家的地位更重要,有了健康床墊、健康沙發,才能提升生活舒適感。
2022-10-13 10:30
運動
人生
醫療健康
24小時不開刀就會死!光電專家罹癌後最痛省思:睡得好,比什麼都重要
周卓煇說,早一點睡、睡得好可以幫助褪黑激素分泌,褪黑激素正是最有效的人體抗癌成分,但如果睡前不關燈,人體會以為夜晚還沒到,就不會分泌褪黑激素,導致致癌因子不斷殘害身體。
2022-10-03 10:00
孩子
父母
醫療健康
全家確診covid19怎麼辦?過來人的資訊與心得分享
雖然知道是遲早的事,但這還是比我預期得還要早發生-全家確診。經歷之後才深深感受到,這波的疫情真的傳染力很強,同住者基本上很難倖免,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連平時在家都戴口罩、不共食、勤洗手消毒、保持安全距離,不然等到有人確診時通常也來不及了……。
2022-06-15 09:50
人生
醫療健康
大學
「知道罹癌的時候,你會不會想要死啊?」我搖頭,理由是早在罹癌前我就想死了……
「知道得到癌症的時候,你會不會想要死啊?」最近有一名癌友私訊我。 她說,最近確認罹癌,想到接下來的手術、治療、工作、孩子怎麼辦?療程還沒開始,她就得了憂鬱症,每天吃藥才能入睡,已經快要承受不住了。
2022-04-24 11:00
醫療健康
情緒
有肌勵
不夠「鎂」,怎麼補?鎂的補充形式怎麼挑,一次告訴你!
鎂參與了人體許多生理生化反應,缺鎂會導致骨骼、肌肉、心臟或神經系統出現問題,攝取足夠的鎂甚至能夠改善血糖與血壓,因此有關「鎂」的保健食品也越來越多,而有哪些鎂的補充形式,哪一種最有效呢?
2022-04-09 07:00
台灣
評論
醫療健康
台灣如何面對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陳建仁談台灣的防疫經驗
•台灣如何因應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改造細菌基因,可以把二氧化碳變燃料?觀察真菌獵殺線蟲,竟能為寄生蟲防治提供解方?人類的斷肢有可能像斑馬魚一樣再生嗎?解析大腦神經為什麼會退化,看見治癒失智症的曙光?RNA剪接、CRISPR基因編輯,預約醫療大未來?與中研院院長廖俊智、院士陳建仁等21位生命科學家,一同打開好奇心、激發想像力,體驗機智的生命科學大發現!
2022-04-04 09:00
印度
醫療健康
地圖
正向思考還是正念?兩者不同但皆俱減壓作用
正向思考相對於負向思考,可以幫助人減少憂鬱情緒。正念與正向思考經常被混用,但起源大大不同。本篇介紹兩者實際應用方式,幫助繁忙的現代人減輕壓力、促進精神健康。
2022-04-01 09:15
工作
醫療健康
避免腎臟危機 水怎麼喝很重要!
水對人體的重要性眾所皆知,不過你真的知道你喝的水足夠嗎?喝水不夠小心腎功能受到損害!腎臟是我們人體的淨水器,每天過濾170-190公升的液體,大部分都會回收進體內,只有大約1-2公升會透過尿液或流汗排出。腎臟的工作包含調解身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且將生理活動、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於尿中,而這些功能都需要足夠的水分才能順利運作,因此長時間不喝水,尿量減少,就會增加尿液中的毒素,引起腎結石、泌尿道感染,嚴重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傷。
2022-03-26 11:00
創作沙龍
人生
醫療健康
【甲狀腺癌】碘131服藥、檢查、隔離全紀錄
【甲狀腺癌:碘131服藥、檢查、隔離全紀錄】,希望能讓大家一窺神秘碘131的服藥、檢查、隔離狀況。如果你是病友或病友的家人,希望能減緩你的不安。如果你身旁有類似的病友,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甲狀腺癌和放射碘131的狀況,消弭負面標籤,更有同理心。
2022-03-16 11:00
創作沙龍
人生
醫療健康
【甲狀腺癌碘131放射治療檢查】停藥30天全紀錄
這支影片和這篇文章,是為了甲狀腺癌病友拍和寫的。如果可以,我每年都會拍下去、寫下去。「為什麼我那麼晚才認識你?如果早一點知道你,我不會受那麼多苦!」這四年來,常常有不認識的網友私訊給我。他們來自海內外,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有單身有已婚、有頂客族有雙寶媽,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患者。
2022-03-07 11:40
醫療
醫生
人性剖析
4顆智齒一次拔 全身麻醉手術 經驗分享─台大醫院 智齒之神 章浩宏 醫生
一次拔4顆智齒的全麻手術 應該差不多可以算完結了吧(只是下週還在再回診一次)。雖然還是在疼痛邊緣徘徊,只能吃流質食物,但已經好很多了。這次很幸運,找到了傳說中的 #智齒之神 台大醫院的 #章浩宏 醫生。(#超級大推)(#但能不能掛到號真得碰運氣)(溫柔快速又可靠)
2022-03-04 14:44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