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場公告★
評論
創作沙龍
人性剖析
教育現場
逍遙遊
尋食客
有肌勵
#Hit
#New
成爲作者
醫師
創作沙龍
創作書寫
母親
孫子探病詢問「有死掉的感覺嗎?」 讓人忘卻疼痛
二二八連假前,進廠保養,解決了「小排問題」。回家後,兒子攜家帶眷來看我,小孫子很好奇的問了一連串問題,肚子有剖開嗎?有傷口嗎、醫生的刀子從哪裡進去……有死掉的感覺嗎?有上天堂嗎?小孩子就是好奇。
2023-04-03 08:00
醫師
醫療健康
慢性中耳炎治療 建議可至耳鼻喉科門診評估
慢性中耳炎的手術,視耳膜破洞的大小及位置,決定進行微創或傳統的補耳膜手術(專有名稱為鼓室成型手術)。若耳膜的缺損小或是靠近中間,則可以考慮使用局部麻醉,使用經耳道內視鏡微創耳膜修補手術。
2023-03-14 09:40
醫師
醫療健康
功能性隆鼻打造暢通完美鼻型 一次解決鼻子功能與外觀美感
鼻整形不單單只是美學,比例與角度問題,同時也要兼顧鼻腔呼吸以及鼻竇的功能,這就是功能性鼻整形會同時兼顧的部分。
2023-03-07 10:20
創作沙龍
創作書寫
醫師
《活出意義來》了解痛苦意義,你就能活下來
作者本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家庭美滿,卻在一夕之間淪為納粹集中營的俘虜,一無所有,精神肉體都受到虐待,在營裏猶如畜牲般的生活,到底是如何走過來,而沒有自殺或精神崩潰呢?
2023-02-17 08:50
人生
醫師
行為
耳鳴能根治?新一代耳鳴治療方法
大多數的耳鳴是良性的並不會影響病人生命的危險,但慢性的耳鳴卻會造成病人情緒上、生活上甚至是工作人際關係的損害。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像是梵谷,因無法忍受長期的耳鳴而割掉自己的耳朵,可見長期耳鳴對於一個人的情緒有多大的損害。 今天查克醫師就來跟大家說明 ,耳鳴治療方式。
2023-01-10 09:40
醫師
醫生
醫療健康
頭暈、暈眩症狀與原因多種不可輕忽!醫師帶你認識耳鼻喉科常見的暈眩症
眩暈發作時,會有極度不舒服的感受,包括天旋地轉、走路顛簸無法平衡等,甚至伴隨噁心、想吐的症狀。雖然不會影響生命,卻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今天帶大家更多認識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暈眩症。
2023-01-06 09:10
醫師
工作
醫療健康
睡覺打呼很大聲代表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原因與如何改善?治療要看哪一科?
打呼的人不一定都有睡眠呼吸中止,但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大多數都有打呼。打呼有分兩種狀況,一種聲音是規律、低頻的,這類型的打呼比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另一種是聲音是不規則的間歇打呼,這類型患者通常睡眠品質不好,有很高機率伴隨失眠,如你嘗試過改善睡眠,但依舊睡不好或醒來感到疲憊,那你有很高機率罹患了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就是睡眠呼吸中止。
2023-01-02 09:20
醫療
醫師
父母
過敏性鼻炎症狀有那些?治療能根治嗎?鼻子過敏該如何緩解?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眼睛癢、喉嚨癢甚至耳朵癢等等,症狀和一般的小感冒有時候很難區分,尤其是小朋友,因為小朋友很難描述自己哪裡不舒服,因此容易被家長當作不反覆的感冒,甚至時常就醫吃下不必要的抗生素。 大部分過敏的症狀從小時候可能就會開始並且一直延續到青春期以及成人。一般來說異位性皮膚炎或是氣喘,可能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症狀就會變得比較輕微,但是過敏性鼻炎通常會持續到成人時期,從小就習慣這樣的症狀大多不以為意,因此許多人有過敏性鼻炎可能都不知道。
2022-12-21 10:20
醫師
醫療健康
學習
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那些症狀?如何檢測與看哪一科?要開刀嗎?
氧氣是人類賴以維生主要元素,長期缺氧,除器官會慢性發炎外,新陳代謝下降,容易養出脂肪肝,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也容易造成心率不整、高血壓、失智、腦中風,甚至有發生猝死的風險,如不治療還會增加罹癌機率.有打呼的人千萬不能輕忽~
2022-12-19 09:00
創作沙龍
沙龍評論
醫療
台版Doctor X?《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用喜劇沈痛控訴台灣醫療現況!
由蔡淑臻主演,一向給人高雅形象的他,這次在劇中不計形象披頭散髮、甚至大扮鬼臉。在劇中,與朱軒洋的「大膽姐弟戀」令人印象深刻,不只愛情戲令人過癮,就連醫療場景也十分到位!
2022-06-20 11:20
社會眾生相
醫師
醫生
救人的濫醫師?這個人到底該不該醫他?外科醫師的溫暖掙扎
「你以為你做手術很厲害,是不是?」「我們恨你!」「醫生,你不要救他。」「醫生,你假如幫他治療,你就是壞人。」「醫生,你又不差一個病人。就算做點好事,不要幫他開刀。」我看著一臉無辜,坐在我擠滿了人的診間的這個男人。他頂著一頭凌亂的捲髮,身材瘦小,穿著早該送洗的衣服,用一種求助的眼神,跟我靜靜的對望著。我們兩個人坐著,都沒講話,反而是站在周遭的人,各自發表意見。 雖然是七嘴八舌,但看法卻是一致,就是──不要醫他。
2021-12-25 15:00
醫療
醫師
人性剖析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為你好?這樣是真正的孝順嗎?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2021-10-17 15:00
醫療
醫師
人性剖析
一線急診醫師新冠肺炎戰紀 這裡沒有神與英雄,只有與死亡對抗的人
這是一首急診之詩,一曲醫療前線醫師之歌。他們憤怒、憂傷、焦躁,卻始終緊握希望的螢光,在無數次絕望中,浴火重生。暴起的疫情是猛獸,它無形、無體、無心,而人要面對的,是它徹底的無情。在醫療現場,沒有神與英雄,只有與死亡對抗的人。
2021-07-22 06:00
創作沙龍
沙龍評論
電影
台北金馬影展/今宵多珍重 男人就能容忍自己亂搞,竟不容女人偷歡?
只能壓抑在暗處的情感始終是痛苦的,顧影就這麼被圈入了碉堡裡,當個不見天日的二太太,她一點也不快樂,身旁侍女雖唯唯諾諾,其實在等待取而代之的機會,或許她當初也是這樣來的,巧地攀上富商的門,卻不一定走得出來。
2020-12-02 11:55
人生
醫師
醫生
等不到的病床與社會階級 「金包銀」面對臺灣的另一種社會現實
能不能住進醫院的病床,不只與病情有關,與病人及病人家屬的「社會階級與資源」,更是正相關。總而言之,除了從門診預定動手術絕對有病房住以外,急病住院就嚴重考驗病人與病人家屬的「社會資源」!因此,當我看到一些「特權住院」的事件就特別義憤填膺。凡此種種,都證明在病床的分配中,「金包銀」歌詞中「別人的性命是框金又包銀,阮的性命不值錢」,確實是臺灣的一種社會現實。
2020-11-24 12:15
真相
醫師
人性剖析
法醫解剖台上的真相!面對屍體所刻劃的紀錄,真相只有一個
其實,被送來的遺體不見得都是「完好如初」的狀態。有的渾身是血,有的則有部分損傷;或許會遇到已腐敗的情況,也有可能已經化成白骨。在這些狀況下,只會先打開屍袋確認遺體全身的狀態。不管怎麼樣,若須解剖,送上解剖台的遺體必須是軀體打直的仰躺狀態。
2020-09-27 18:00
創作沙龍
沙龍評論
電影
石原聰美主演的《默默奉獻的灰姑娘 葵綠》醫院藥劑師比你想的更不簡單!
石原聰美今年七月主演關於藥劑師的日劇《默默奉獻的灰姑娘 葵綠》,本文簡介第一集及觀後感。石原聰美飾演的藥劑師葵綠有8年資歷,一開始她出現在急診處,有一名患者因過敏性休克急救,卻對腎上腺素沒有反應,並且心跳停止,這個時候石原聰美跳上去幫他心腹復甦,但不見成效。後來,石原聰美在他口袋裡發現β受體阻滯劑,建議醫師趕緊打了胰高血糖素後,病人才獲救,此時另一個新人藥劑師看到此情此景,驚訝的說「原來藥劑師也能救人啊!」
2020-09-22 13:42
創作沙龍
沙龍評論
電影
不夠叛逆的好學生《新變種人》有種被愚弄的感覺
因為各種因素一再延期的《新變種人》總算克服萬難搶先出現在觀眾面前,可以說這一部作品從故事到主旨還有片中的特效與動作元素都有到位,也讓這部片就像個好學生一樣至少有一定水準,然而這部片也像個好學生一樣使人無聊,儘管片中被關押的青少年理應是無法控制自己超能力,危險的青少年們,而一切刺激理應由此而來。
2020-09-02 08:23
醫療
醫師
評論
李伯璋/第三波健保改革之路:健保署的定位、挑戰與展望
誠如美國知名醫療經濟學者任赫德(Uwe Reinhardt)曾說:「Waste is sinful. God will not forgive.(浪費即是罪惡,上帝不會原諒。)」我們期待有效控制不必要的浪費,將有限的健保資源回歸至盡職醫療人員的合理給付,也讓臺灣珍貴的健保制度永續下去!
2020-08-16 15:00
創作沙龍
沙龍評論
真相
東野圭吾接班人?《假面病棟》搶匪人質深夜急診的意外真相
【假面病棟】電影宣傳打著「東野圭吾接班人……」的字眼,眼睛業障深的我,竟然只看到「東野圭吾」,以為是東野圭吾又有作品被真人化了!當然,事實並非如此。而是有「東野圭吾接班人」之稱的醫生作家知念實希人所寫的人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
2020-07-23 11:45
醫師
人性剖析
工作
如果你是社會工作者,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了嗎?
社會工作的方法一項都是根據案主的需求與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就如同水一樣,案主需要我是圓的,那我就是圓的,案主需要我是方的,那我就是方的,如何將其他的專業合宜的連結起來,發會最大的團隊合作與效率就是社會工作最大的功能與任務,不是社會工作者本身多厲害,而是社會工作者可以協助杯子(案主)找到最厲害最合適的石頭 (專業),讓杯子可以填滿與圓滿。
2020-06-19 11:28
台灣
醫療
醫師
醫療共產主義蔓延,健保卡會不會有天變廢紙?
你的健保卡現可治病,將來難說。你再不關心,讓台灣醫療惡化,將來它可能像希臘許多福利卡變廢紙。不能治病,但能用來憑弔台灣一段失敗過的醫療史。
2020-06-17 10:24
教育現場
台灣
醫療
念完醫學系,真的榮華富貴嗎?可以與適合是兩回事
我念書時醫學系畢業生稀少,到小鎮開診所都可成小富豪,廣設醫學系後競爭者多,全民健保施行後管制診看診量、還管到處方怎麼開,房子租金卻高漲,與當年已大不同。現在多數醫師,追求去大醫院工作,在台灣醫療官司比率攀至世界第一時,有制度與律師的地方,有更多保障、薪水也穩定。若你追求薪資還不錯的工作,也能接受醫療體系的階級文化,要踩階而上,才登堂入室。
2020-06-02 12:24
醫療
醫師
醫生
長輩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怎麼辦?
真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是我們能正視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精神醫學也是醫學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全的健康包括身心靈全面向,也不再以尋求精神科協助為忌諱。不忽視、不歧視,看精神科不需要解釋。
2020-04-19 18:00
社會眾生相
醫師
人性剖析
如果可以好好說再見:在YouTube宣告自己將死亡的女子
年僅二十九歲的布蘭特妮,希望自己的人生不是結束在痛苦中,而是在所愛的人的圍繞下離開。假如我罹患和她一樣的疾病,面臨人生盡頭,我有辦法做出和她一樣的抉擇嗎?
2020-04-11 17:00
社會眾生相
人生
醫師
說壞消息的藝術:在醫療裡,找回彼此信賴溝通方式
我們也不該忘記,在告知壞消息時基本上總會造成角色的變化,因為壞消息的「接收者」隨後立刻就會變成壞消息的「轉告者」;也就是說,接下來他們自己可能得要再把壞消息告訴他們的伴侶、子女、親友。這往往就像一場接力賽,差別只在,這裡是將壞消息從一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
2020-03-25 10:01
醫療
韓國瑜
醫師
姜冠宇醫師藉韓國瑜抱女嬰「衛教」,符合醫療倫理嗎?
姜冠宇醫師藉韓國瑜抱女嬰事件「衛教」,本文從醫療倫理角度探討。
2019-12-24 11:23
職場求生術
醫師
人性剖析
某些老師的「安胎假」浮濫問題
安胎假的立意良善,許多老師在懷孕初期有出血或流產徵兆,硬要他們來學校久站上課,苦撐著不適的身體上班,也是強人所難,但就如那位投書的老師所言,如果走一些旁門左道就能拿到安胎證明,兩個同時期懷孕的老師,一個每天來學校上班,一個明明身體沒有不適,還能去逛百貨公司,每天在臉書po文貼圖,到了月底,領的錢卻所差無幾,難免會產生破窗效應,有樣學樣,起而效尤。
2019-10-15 10:33
創作沙龍
醫師
工作
急診室值班/一年裡最艱困那幾天
有時候,你會覺得可以跟這些下鄉的醫師一起工作,度過一年中小鎮醫院最艱困的那幾天,是一件快樂而有成就感的事。當你看到這些醫師們像受盡折磨一樣徹夜未眠,在疲倦的時候努力保持清醒,你就會明白,在這個即將崩解的醫療世界中,仍然有很多醫師擁有不被擊倒的熱情。因為有他們,在黑暗裡,你仍然看得到希望……。
2019-10-13 13:00
醫療
文化
醫師
病醫關係的省思/別以為病人聽不見
現代醫學之父奧斯勒,有句名言:「聆聽你的病人,因為他正在告訴你診斷結果。」沒錯,病人總是會告訴你診斷結果為何,但是聆聽似乎並不容易。病人述說的故事聽來迂迴曲折、與病情無關。我們當醫師的,也許常覺得時間不夠,總希望病人能說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然而,病人只能告訴我們他們知道的。過去的干擾加上心裡掛念其他重要的事,我們總是無法耐心聽病人述說。
2019-09-15 16:00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