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創作沙龍
人性剖析
教育現場
逍遙遊
尋食客
有肌勵
★發文攻略★
#Hit
#New
成爲作者
李登輝
中國
台灣
評論
台灣人不知道的李登輝──在北京取得「不對台動武」的口頭承諾
讓更多日本人、台灣人或中國人能以台灣現代史為明鏡,思考自己的現在和未來,朝向正確的道路,實踐躬行,戮力不懈。
2021-11-14 15:00
評論
觀光
李登輝
從陳水扁指李登輝遺願非下葬五指山,再看蔣介石蔣經國移靈五指山費用已花近四千萬的荒謬
陳水扁反對李登輝下葬五指山,筆者則認為應尊重生者意見,並再度指出蔣介石蔣經國移靈五指山費用已花近五千萬的荒謬
2020-08-11 11:38
台灣
國民黨
評論
以朱宥勳《假如沒有李登輝》為例,談「利用」前總統過世把外省標上「國民黨、反本土」現象
本文認為部分不同意「反對李登輝」意見的人,沒有必要特別以個人經驗強調省籍在此情形的影響力。李登輝過世後,各種功過解讀與「蓋棺論定」皆有之,其中一種特別引人側目的看法是針對部分人士意見的「再評論」,他們的目標並非爭執意見的對錯,而是對發言者「身份」的質疑,本文即以朱宥勳「假如沒有李登輝:外省—國民黨的『李登輝情結』」一文為例,探討他這種「敘事」方式,究竟妥不妥當。
2020-08-05 11:40
評論
李登輝
總統
李登輝若安葬國軍公墓,我以安葬於五指山老兵家屬的身分表示支持
本文支持李登輝前總統安葬於五指山。李登輝前總統7月29日病逝,包括中央社等媒體均報導李將安葬於五指山國軍公墓,雖然有異見認為「占地遼闊、人煙稀少的五指山,對有心人的破壞騷擾,根本沒有防範能力」及「墓園道路旁就是龐大的『異日國家得統一,家祭毋忘告乃翁』標語,周遭一切布置,更都充滿他鄙薄的『中國』意象」。但我以安葬於五指山老兵家屬的身分,支持李登輝安葬於國軍公墓的決定。
2020-08-03 12:26
中國
台灣
評論
百年孤寂——台灣前總統李登輝
本文簡介李登輝當總統與卸任後的歷程,並思考他留下了什麼。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於2020年七月卅日以耆壽九十八歲辭世,結束他波瀾壯闊的人生,從影響他畢生「二十二歲以前是日本人」到「民主先生」乃至於要帶領台灣「出埃及,尋找流著奶與蜜之地」,我們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當總統」與「卸任後」來看,並察看他留下有形與無形的遺產,是否隨他而去。
2020-07-31 12:23
評論
歷史
政治
李登輝逝世的啟示/開懷心胸對歷史,社會才會有民主對話的可能
人們總是將歷史形塑成對自己有利的樣子。同理,李登輝是個怎樣的人,實在不宜簡化。他也曾經是「萬惡的國民黨」的一份子,多少今天痛罵他的深藍,當年對他卑躬屈膝,主席前主席後總統前總統後的叫他,他們痛恨的可能不是李,而是自己被背叛的過去。至於要把「台獨教父」和「台灣民族主義」的概念硬套在李登輝身上,恐怕也是過度牽強。在那個可以為了意識形態殺人的冷戰年代,手握大權的政治人物的內心都是複雜的,李光耀、馬哈迪如此,蔣經國、李登輝也是,不是簡單好人壞人那麼黑白分明,他們都有自己的理想
2020-07-31 09:50
台灣
人性剖析
政治
蔣經國為何選擇李登輝,而非林洋港當副總統?
關於蔣經國的用人之道,坊間有許多研究與討論,其中一個最讓大家議論不止的問題是:蔣經國當年為何選擇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擔任副總統?畢竟林洋港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台籍政治菁英,而且每個重要職位都走在李登輝前面,包括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都是林走李接,政壇上因此有「望洋興歎」之說。但一九八四年第七屆總統、副總統選舉時,蔣經國提名當時的台灣省主席李登輝為副總統,而非時任內政部長的林洋港,兩人的政壇追逐之路就此轉向。
2020-07-29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