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創作沙龍
人性剖析
教育現場
逍遙遊
尋食客
有肌勵
★發文攻略★
#Hit
#New
成爲作者
學習
創作沙龍
閱讀
老師
知識轉述師旅程 為什麼我要學配音?
學習配音,為的不是配有聲書,而是成為一名知識型轉述師。不是你的聲音好不好聽,而是你能不能找到適合你的地方,讓你的聲音發揮該有的特質。找到自己的聲音,就是找到自己。
2023-03-22 10:2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找到親子間的「寶寶手語」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試試看教孩子寶寶手語了呢?別忘了,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不用執著於每個手勢要百分之百和正規手語一模一樣,就像通常只有主要照顧者聽得懂孩子的臭拎呆一樣,只要多嘗試多磨合,總會找到親子間彼此都懂的、屬於你們的「寶寶手語」。
2023-03-21 09:40
自我成長方
婚姻
人生
過路一下!星雲大師教我們用旅客的心來欣賞人生
星雲大師曾經在受訪的時候說過:「我們像旅客一樣到這個地球上來,過路一下,你就當作過客,就很欣賞人生。」然而,大師也在《真誠的告白》遺囑裡提到,這些財產都不是他所擁有的,學校、文化、出版、基金會,都是十方大眾的,他覺得自己是空無一物。
2023-03-18 11:00
人生
人性剖析
工作
電腦繪圖被炎上 如果吳淡如是我們家長輩…
吳淡如因為「電腦繪圖」遭炎上,被譏笑「過氣老藝人」、「果然是長輩,才會把AI算圖當成個人畫作」。我在想,如果我到了58歲,能不能有吳淡如一半的熱情?能不能繼續對學習抱持著嚮往?如果我家有吳淡如這樣的長輩,我會想給她怎樣的修正建議?也許,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理解,一切就會不一樣。
2023-03-14 08:00
教育現場
菲律賓
學生
菲律賓遊學到底在夯什麼?語言學校都在那些城市?
許多台灣學生選擇前往菲律賓遊學,主要是因為菲律賓提供了一個擁有流利英語使用環境的地方,這對於學生學習英語是非常有幫助的。菲律賓語言學校主要分布在宿霧和碧瑤等城市。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選擇合適的語言學校。
2023-03-07 08:50
教育現場
孩子
親子關係
親子衝突時怎麼辦?別讓情緒大火忘了自己的原則!
親子溝通是一輩子需要學習的智慧,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想當脾氣暴躁的父母,誰不想溫柔說話、和孩子間相處像朋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化解親子衝突呢?提供「兩個前提、三個步驟」用智慧,來化解親子衝突。
2023-02-23 11:4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從衝突中學習 主動道歉才能贏來友誼!
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只要能從衝突中有所學習,就能讓自己更成長。父母也不必急著當判官,判斷到底誰對誰錯。只要能做到先不批評、不急著幫忙解決,陪著孩子化解內心的不舒服,陪著他們釐清內心的想法,讓他們能意識到自己該怎麼做就好。就像射箭一樣,必須先靜下心來,瞄準目標後,才能精準地命中目標。不急著盲射,停下來才能看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朝著目標,一步一步前進。
2023-02-20 12:00
母親
父母
醫療健康
有效防止憂鬱蔓延!成年子女的幽默能讓父母養成正面情緒思維
鼓勵家人們,若是察覺到年邁雙親有以上輕度憂鬱的反應時,除了學習幽默以對,也可以多陪伴雙親,主動邀請父母出遊,並適時給予鼓勵多交朋友、找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做,才能有效防止憂鬱的蔓延。
2023-02-20 08:00
教育現場
老師
學生
翻轉教育 讓課堂上沒有被排擠的弱者
翻轉學習沒有固定流程;它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表現方式。沒有一個單一的策略,在每間教室、對每位老師及每名學生都能奏效;每位老師都可以為學生客製化翻轉學習版本,也因此用來打破「只有強強聯手,才是致勝最佳策略」的迷失,會有一定的效應。但是想要成功翻轉學習情境與成效,需要相關的認知、準備、與技巧。
2023-02-16 08:00
教育現場
菲律賓
文化
疫情過後 菲律賓遊學的現況是…
疫情對菲律賓語言學校造成了很大影響,因為大多數學校關閉了,學生不能像以前那樣去學校學習。在疫情期間,許多學校推出了遠程學習選項,但這不能完全取代面對面的教學。疫情過後,菲律賓語言學校己重新開放,但有新的安全和衛生限制。
2023-02-10 08:50
教育現場
電影
孩子
致父母:你該帶孩子看灌籃高手的三個理由
致父母:你該帶孩子看灌籃高手的三個理由。這一篇,我試著從爸媽觀點,分享我從《灌籃高手》裡,得到的教養孩子的智慧。以及,跟我一樣不認識《灌籃高手》的父母,也必須帶孩子一起看《灌籃高手》的三個理由。
2023-02-08 08:50
教育現場
孩子
閱讀
把時間放在補足缺點還是強化優點?你的選擇,決定孩子注定平庸或出類拔萃!
身為父母,到底該強化孩子優點,選孩子做得好的領域去深化努力,還是應該先把缺點補足,讓孩子看來更無懈可擊?一向都是難解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心理學角度,用不同角度來解答這個疑惑。
2023-02-07 11:00
教育現場
孩子
閱讀
為什麼拼命學習沒有用?懂得暫停學習效果才更好!
最近,在「大腦喜歡這樣學(強化教學版)」書中,提到了什麼是主動學習?如何善用主動學習,讓學習效果更好?我終於找到自己當年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最近,正是孩子期末考的時間,我將書中提到的重點,簡單歸納成三個學習謬誤,我們一起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曾犯了這些錯?
2023-01-31 10:0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不希望別人這樣對你 就不要這樣去對待別人!
華人傳統思維,讓我們自小就充斥著比較文化。一出生比喝的奶量,比身高,唸書以後比成績,長大以後比薪水,老了以後比小孩的成就……,慶幸我的父母鮮少拿我跟人比較過,但成長過程中,在親戚、老師身上,不免還是會遇到。
2023-01-28 10:00
自我成長方
人生
人性剖析
當噩耗來敲門你怎麼想?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難道,我的身體真的那麼健康嗎?還是,我根本不怕死? 其實,最近員工健檢,照超音波時發現有乳房纖維瘤,所以我這次回診,順便又預約了乳房攝影做進一步檢查。我當然怕死啊,只是,我想,在面對噩耗時,我們可以有別種選擇,透過不同看事情的角度,讓生不如死,變成死而復生。
2023-01-28 08:00
職場求生術
人生
人性剖析
職場篇《上司主管圖鑑》 順著主管的毛摸很重要!
出社會工作深知不可能讓每個人喜歡你,同樣的你也不會喜歡每個人,面對爭議除了溝通、同理、協調、理解,背後如果有部門主管或是頂頭上司的意見,事情的進展會有所不同(先不討論空降主管與資深員工的角力);事緩則圓有一定的道理,但順著毛摸更為重要。
2023-01-27 09:00
社會眾生相
家庭
人性剖析
居家收納到府初體驗:衣櫃斷捨離
家裡收納空間快爆炸了,最近邀請了 「心與家,愛與收納」居家收納師張爾秦老師到府服務。因為時間有限,決定只鎖定「衣櫥」作為收納重點。本來以為,居家收納不就是幫忙摺摺衣服、教我怎麼擺整齊?沒想到,根本就刷新三觀,讓居家收納完好幾周後,我到現在還在哭。
2023-01-26 08:00
教育現場
人生
孩子
有些朋友只會陪妳走一段路 有些可以陪妳走很久!
以前的我,其實也會很羨慕人緣很好的人,但後來才發現,真正知心的朋友,只要幾個便足矣。合則來,不合則分,看似瀟灑,實則珍惜,珍惜曾經來過我生命的那些人、那些緣份。等到緣份散去,也不會太過難過。 就算難過也沒關係,會難過是人之常情。難過的時候就哭出來,準備好衛生紙,擦乾眼淚後,記得想起那些還愛著妳的人,正隔著空氣抱著妳就好。 生命中來來去去許多人,不必把太多人請進心裡,以免太過擁擠。 剛剛好的空間,舒適得恰到好處。
2023-01-19 12:00
教育現場
孩子
老師
學生的作文 正如雪崩一般的速度崩壞?
2022年年末,如逛夜市一般的心態瀏覽臉書資料時,看見一篇又一篇高中老師的發文被轉貼,主文意思為「高中生投稿校刊的作文,寫作的內容如雪崩的速度一樣崩壞」。那重複來重複去的感覺,誠如在台灣各大夜市看到一樣的攤位一樣乏味。
2023-01-17 10:20
職場求生術
心理師
人性剖析
為什麼理科太太能,你不能?
理科太太沒有心理諮商專業,憑什麼開課教人?她都說自己不是心理師了,為什麼課程還賣爆?在無數專家和網友撻伐罵翻後,我想提供一個消費者端的看法,不是很主流,但我想也許可以稍微理解這些購買者的心聲。
2023-01-11 12:0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先做該做的事 再做想做的事!
還記得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嗎?連續幾天上線上課程的姐姐都在老師的允許下提前下課。有天中午下課後,姐姐摸著肚子說:「我好餓喔!」 媽媽邊把午餐端上桌邊說:「你有發現這幾天老師都讓你們先下課吃飯嗎?」
2023-01-09 11:40
教育現場
人生
孩子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讀後感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是:「不要和別人比較,也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只要盡全力做好自己現在能做的事就好。」有時候與其說是對工作迷惘,更正確地來說是其實是害怕失敗。害怕中年轉換跑道,如果摔跤會跌得更痛,也害怕別人眼中對自己的評價。 但就像書中所說的:「挫折與困難能讓內心變得溫暖強大,人生沒有正確解答,多方嘗試才能讓生活過得更快樂。」懂得誠實面對自己,靠著「閱讀」與自己對話,獨立思考尋找未來的方向,比什麼都重要。
2023-01-09 10:00
教育現場
孩子
閱讀
陪伴孩子一起讀書讀人讀世界 讓他愛上閱讀!
閱讀其實是一種對話,要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進而愛上寫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和孩子們建立對話。不只是實際上的對話,而是心靈層次的對話,進一步去了解到他們內心的想法,投其所好才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而不是壓力。 像兒子不愛看書,愛聽故事,就用聽Podcast的方式閱讀。我甚至還買了寶可夢圖鑑,想讓他藉由對寶可夢的愛,培養對閱讀的興趣 哈哈
2023-01-02 11:20
自我成長方
閱讀
人性剖析
怎麼開始閱讀並持續閱讀?三個思考步驟找到適合你的方法
隨著人生漸長,我卻發現自己的生活越來越貧瘠、心靈好空虛,好多難題找不到解方。我也很納悶,明明我的老公工作比我還要忙,為什麼卻總是可以不斷買書、不斷閱讀?還好,「哈佛教你慢慢思考」提供三個步驟,拆解遇到複雜的問題時,如何照著步驟做,讓大腦啟動思考,想出對解決問題有建設性的答案。
2022-12-31 09:00
創作沙龍
創作書寫
人生
靈感俯拾即是!想寫什麼就將它寫下來
這兩天在準備課程的檔案時,其中提到了看完電影要將自己的「想法」敘述出來……,這不禁讓我想到,常聽到有人說身為作家,就該出去走走,刺激新的靈感或想法,然後寫出來。換言之,就是為了寫作,所以要去尋找靈感或想法。其實「有想法」這回事,並不是為了寫作才有的,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
2022-12-28 10:40
職場求生術
人性剖析
工作
不開心的工作應該持續下去嗎?職涯專家教你三個方法破解職場困境
「為什麼麻煩的事都丟給我,怎麼不找其他同事?」「處處都針對我,我到底哪裡惹到他了?」「老闆真的很難取悅耶,挑三揀四的要怎樣才滿意?」年底到,不少人蠢蠢欲動,糾結是不是要揮別不開心的工作,開始找工作?職涯專家藍如瑛接受失敗要趁早-張念慈的「失敗學學失敗」節目專訪,針對「不開心的工作,還應該持續下去嗎?」提出她的觀察。
2022-12-28 09:3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比撕去標籤更重要的是怎麼貼對標籤!父母怎麼善用貼標籤,幫助孩子成長?
考99分要檢討為什麼沒辦法考滿分?夢想成為周杰倫被說去做夢比較快……父母幫孩子貼上一個又一個負面標籤,卻忘了告訴孩子「其實你有好多地方都好棒,只要努力就有機會!」
2022-12-27 10:10
醫師
醫療健康
學習
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那些症狀?如何檢測與看哪一科?要開刀嗎?
氧氣是人類賴以維生主要元素,長期缺氧,除器官會慢性發炎外,新陳代謝下降,容易養出脂肪肝,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也容易造成心率不整、高血壓、失智、腦中風,甚至有發生猝死的風險,如不治療還會增加罹癌機率.有打呼的人千萬不能輕忽~
2022-12-19 09:00
人生
閱讀
人性剖析
活得更健康、更接近自己的目標、還能省錢?早起做與不做的九件事
在家工作如何睡飽又早起?無痛養成習慣的 7 個方法與一定要早起嗎?畢卡索都睡到11點。不能早起的4個做法中,我們談了一定要早起嗎?為什麼要早起?你可能好奇,大家那麼早起究竟要做什麼。以下整理我曾看過、聽過,或自己利用晨間時光做與不做的事。
2022-12-16 12:20
創作沙龍
創作書寫
人生
寫文章好難?怎麼把文章寫好?三個關鍵教你手把手學會寫文章!
寫文章好難?寫好文章好難?持續寫好文章好難?有沒有發現,其實一切真的沒有那麼難!只要學會「練肖話」,練習從一句話開始、從仿效建模板開始、從有興趣的話題開始,你也可以輕鬆產出好文章喔!
2022-12-15 10:20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