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一紙查樹種公文 山區、市區學校教師「認樹」兩樣情》新聞中,確確實實的引發了校園行政人員的一場怨言。畢竟教育不長期的希望達成行政減量,但在相關臨時工作的考量上確常常有這種突發奇想、天降奇兵式的奇怪公文命令下達,最後讓校內的行政人員又必須多花時間去完成教育部心中所謂的行政減量。然而針對這次樹木晚點名的紛爭,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首先,如果政策上是朝著校園植物地圖,那對於校園師生來講確確實實是一件非常貼地的學習模式。無論國中小、高中職甚至是大學都很適合。畢竟那是一種學習與觀察,最後落實的就是教學情境的整合。這點敝校做的非常的完善,也因此我的自然課走三年級、四年級康軒自然教材時,就經常帶著學生在校園內觀察植物的位置。當然,有些植物有輕微的毒性,這些可能不容易在校園植物辨識牌上說明,也因此學校教師與行政如何運用校園安全宣導特別說明,則又是另一門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