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創作沙龍
人性剖析
教育現場
逍遙遊
尋食客
有肌勵
★發文攻略★
#Hit
#New
成爲作者
曾箏。晴空歡顏。生活學
不談成功,只聊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名之為生活學。 生活學基地1:https://www.facebook.com/happysmilinglife 生活學基地2:https://vocus.cc/user/@ watermoon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10 篇文章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父母傳承經驗很重要 有些事別到職場上再學!
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文化不同,也知道要入境隨俗,到了職場,就是另一個國度,怎麼不知道要入境隨俗呢?我也有兩個心肝寶貝,在家我抑是不拘著她們,但我會把職場上的事跟她們說,告訴她們出了家門就不能恣意妄為,要用心觀察與判斷環境,為的是先求活下去再求活得好,畢竟資源有限而慾望無限。
2022-11-11 10:20
台灣
逍遙遊
美食
馬祖/款款行 有生活味的津沙聚落
晨起是滿潮的,淹沒了沙灘,日出東山後,看著光潔的沙灘,十分美麗,走進才會發現,有不少瓶瓶罐罐遺留在堤防邊,只是遠望看不到而已。黃昏時刻,到沙灘玩水,女孩手牽手逐浪踏浪,我在後面看著,深怕她們太往前,看看周遭,爸爸帶的孩子全往前衝下水,媽媽顧的孩子碰到水就行,不覺莞爾,天性不同,行事自有差異,旅行也是,每個地方每個季節都有相同相異之處,與旅人當下的心境,碰撞出不同的旅情。
2022-11-10 09:10
創作沙龍
創作書寫
閱讀
《早知道就待在家》讀後感 無法常旅行就提筆寫作
許多人認為旅行能創造美麗的回憶,或是能成為更棒、更好、更出色的人,因此,人們願意花大把鈔票,把自己置身在陌生與無知之中。謝哲青卻認為無論旅行或待在家,都不會讓我們成為更好或更糟的人。
2022-11-03 10:40
台灣
逍遙遊
美食
馬祖/款款行 初次見面南竿你好!
搭公車到北海坑道,女孩原先想划獨木舟,我們沒事先弄清楚會弄溼衣服,改成走坑道與搖櫓就好,坑道濕滑,小心翼翼地走著。這座堅硬的花崗岩山呀,當年國軍大哥們流血流汗犧牲了不少人,才開鑿出水面上下合計約六層樓高的空間,以備必要時船隻能突擊出航,雖說軍令如山不能不從,他們的心裏想必也是期盼能早回故里與家人團圓吧,舊日的時代悲歌,成為來日的觀光景點,短短人生悠悠歲月啊!
2022-08-25 10:30
中國
台灣
逍遙遊
南投/溪頭台灣銀杏較為骨感,植物界的活化石!
銀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可追溯到2.7億年前,原產於中國,廣披於世界,不易受蟲害及病菌感染,耐寒耐熱抗旱,適應力極強,亦能抗城市汙染,故中國與日本拿來當行道樹,若以種子繁殖銀杏,約要20-30年才能結果,故又名公孫樹。知道銀杏生命力有多強嗎?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一個月,距離核爆點1000-2000公尺處,發現了六株依然存活的銀杏樹,而且還冒出新芽,說它是希望之樹也不為過呀!帶著期待的心情,看到的銀杏是這樣~
2019-12-13 12:25
中國
逍遙遊
藝術
中國澳門/世界文化遺產 大三巴景區
員工旅遊四天三夜選定澳門與珠海,出發前趕緊查了一下澳門的歷史,這個在南海北岸、珠江口西側的偏僻漁村小島,在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就一直是中國的領土,明朝中葉開始租借給葡萄牙,一直到1999年歸還中國前,四百多年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由此可知,澳門必定交雜中葡文化與風情。
2019-11-22 12:29
中國
逍遙遊
香港
中國/港珠澳大橋之一步跨
澳門珠海四日遊最讓我興奮的就是港珠澳大橋之一步跨。離開賭場酒店穿越友誼大橋到澳門半島,彎上港珠澳大橋,沒多久就抵達人工島上的邊檢大樓,出乎意外的冷清,連個商家都沒有,遊客只有我們這一團,工作人員都比我們多,原來,多數人還是走拱北口岸,一出關就是珠海市區,交通更為便利。看到「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幾個地標字,觀光客心態馬上浮現,若不是紅線圍住,可是要跳過去跟它拍張照,在台灣要出國是要搭飛機的,那有這樣跨一步就是另一個疆域的情況。
2019-11-16 05:00
教育現場
創作書寫
孩子
讀寫實驗:從喜歡的事物開始
讀過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後,決定在女孩身上做實驗,女孩不愛寫作,我的第一步是從她們喜歡的事物開始引導,剛好學校閱讀課作業是旅行的記憶,因勢利導,就從此刻開始進行我的讀寫實驗。
2019-11-06 10:44
台灣
逍遙遊
美國
台北/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帶著老媽走一走
國慶連假第一天,手足說好帶著73歲的母親出遊,老人家喜歡綠樹草地,體力不太好也不太能走,想來想去只有陽明山美軍宿舍群最為合適,便選定這一處走走坐坐。
2019-10-19 09:00
尋食客
咖啡
新北
新北三峽/La Olive 義式蔬食咖啡館,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要減少畜牧產業對地球帶來的傷害與衝擊,就要讓蔬食自然而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老闆想把有質感的美味蔬食帶入社區,進入大家的日常生活裡,只要不犧牲味蕾上的享受,就會有更多的人接受蔬食,進而可以減少殺生尊重生命,這就是La Olive的宗旨。
2019-10-16 10:49
您搜尋的作者不存在,
系統將自動重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