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創作沙龍
人性剖析
教育現場
逍遙遊
尋食客
有肌勵
★發文攻略★
#Hit
#New
成爲作者
Psyche賽心姬
英文名Psyche,譯為賽姬。台大臨床心理研究所畢。分享融入心理學的育兒經驗,故粉專命為賽心姬。曾任台北美國學校與台北歐洲學校的家教老師。目前為全職媽媽。想生第二胎,故記錄第一胎胖靈精的育兒經驗,供日後參考,也歡迎新手爸媽們參考交流!也會分享親子生活、旅遊與美食哦!歡迎大家「加關注」!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24 篇文章
教育現場
當長輩跟孫子炫富時 爸媽該怎麼辦?
六歲孩子想學直排輪,二十四堂一萬元的學費。媽媽把握機會教育,跟孩子討論學直排輪的事,例如一萬元的學費是多是少、想要還是需要、賺錢與存錢、學習的態度、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如何克服等等。孩子跟阿嬤說想學溜冰的事,結果孩子說:「阿嬤說:『二十四堂,一萬塊,很便宜啦!』」
2022-05-08 11:00
教育現場
孩子
老人
打招呼是從「心」做起!「尊重孩子」問題就能解決一大半
現代文明社會講究禮儀,禮貌也是互相的。「為老不尊,為幼不敬」,大意是指老人自己不尊重自己,連孩子也不會敬重您,或更深遠地說,老人做了與其年齡不相稱、與其閱歷不相符的事,連小孩也不會尊敬您或對您有好感。孩子見到長輩的確要有禮貌,但也請長輩多給些時間、耐心與善意。有些情況還得請長輩先尊重孩子,再要求孩子有禮貌。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就會「尊敬」對方,也能逐漸學到「禮貌」,因為打招呼真的也是從「心」做起!做到「尊重孩子」,打招呼的問題就能解決一大半了!
2022-04-23 11:0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父母如何因應學步兒的「我的」,或「全部都是我的」階段?
當孩子不斷大喊「我的!」、「都是我的!」、「全部我的!」,表示進入了「全部都是我的」階段或「我的」階段,開始有所有權的概念。面對學步兒的小皇帝/小霸王行為,父母要如何幫助他們呢?
2022-04-16 11:00
家庭
人性剖析
以家人「的家人」之名的親戚往來 更應該斷捨離!
最近過年又將至,免不了在「行春」(台語「走春」)活動遇到一堆親戚。有些親戚本來就熟識有來往,有些平日沒什麼交情,有些好相處,有些卻很令人「反感」,例如平時便會以家人「的家人」之名干涉他人的家務事、道人是非或當伸手牌等,徒增家裡困擾。面對這些以家人「的家人」之名的親戚,很多是遠親,也談不上什麼感情,倘若不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還是得「斷捨離」,保持距離、敬而遠之,慢慢地互不聯絡最好!
2022-01-24 10:28
教育現場
家庭
母親
不要告訴媽媽!到底是教小孩說謊還是服從?
「不要告訴爸爸媽媽。」到底教給小孩的是「說謊」、「順從」還是「服從」?與長輩有關的育兒教養問題中,最常見的情境題:阿嬤拿糖果給孫子吃,並要孫子「不要告訴媽媽。」殊不知,這不只會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貪小便宜的個性。
2022-01-03 10:44
家庭
人性剖析
婆媳
「娘家」才是我的家!回娘家不需要徵求誰同意
媳婦喜歡回娘家,因為只有娘家才是媳婦的家,只有當媳婦才懂的感覺。媳婦為什麼那麼喜歡回娘家?回家充電啊!因為婆家沒溫暖嘛~~婆家擔心媳婦常回娘家,會被人家說「婆家對媳婦不好,媳婦才天天往娘家跑。」為何不想想:若真對媳婦好,還怕人家說嗎?
2021-12-24 12:00
家庭
母親
人性剖析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當婆媳走到「不用你管也不用管你」時
婚後才聽到「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這句話,深切覺得這是對婆媳關係最好的寫照。若能婆婆將心比心地善待與尊重媳婦,自然而然媳婦也會孝敬婆婆。倘若婆婆對媳婦不好,當婆婆年老時,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呢?
2021-12-22 10:30
尋食客
手作DIY
Funsiamo烘焙體驗空間 手作生日蛋糕體驗
親子手作生日蛋糕,做出滿滿的愛與祝福!一開始由現場人員做導覽介紹,每組都配有平板,已經設定好該次要製作的流程步驟。櫃子下面有推車,第一層是原料類,罐子上均有標示名稱。
2021-12-15 08:30
教育現場
家庭
母親
當長輩說「你要阿嬤,不要媽媽」 媽媽該如何跟孩子說?
阿嬤對孫子說:「你要阿嬤,不要媽媽。」在旁的媽媽剛好聽到了,心裡感覺受傷,跟老公提這件事,老公說這只是玩笑,何必當真!若你是實例中的媽媽,心中有何感受?又做何感想?你會有什麼反應?你會怎麼跟孩子說呢?
2021-12-14 10:30
教育現場
家庭
母親
親子活動DIY教會我們的事 讓孩子隨意揮灑無限創意
很多觀光工廠都有親子DIY活動,非常適合全家一同參與。參觀觀光工廠了解生產線,也能自己親手DIY實際做做看,孩子覺得好玩又有趣,有些作品還能激發創意。爸媽們也可以多考慮這類寓教於樂的親子DIY活動哦!
2021-12-13 10:00
家庭
母親
人性剖析
婆婆提出「挑好時辰剖腹產」難題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挑好時辰剖腹產」對我這個媳婦來說,是難以答應的事,所以我不願意!同樣的難題,如果「挑好時辰剖腹產,但孩子跟我姓」您願意嗎?
2021-12-08 13:20
家庭
人性剖析
婆媳
我會把妳當女兒疼! 先搞清楚是哪種「疼」
很好奇被「我會把妳當女兒疼」這句話騙的媳婦有多少??老公有次跟他阿嬤起了點小爭執,老公吐槽了一句話,在我聽來猶如當頭棒喝!只是千金難買早知道~「我會把妳當女兒疼」,在搞清楚之前,這句話真的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我會把妳當女兒疼」到底跟老公有什麼關係?老公說了什麼呢?
2021-12-07 11:30
手作DIY
為家中增添聖誕氣氛!親子動手做聖誕花圈 有趣又有成就感
聖誕節除了聖誕樹,也可以做聖誔花圈來增添聖誕氣氛。誕花圈製作時間約莫2.5小時,老師也在旁說明、示範,給予適當的建議與修改,也會告訴我們有關聖誕節的一些知識。親子一起動手做聖誕花圈,既有趣又很有成就感!
2021-12-06 11:00
教育現場
母親
孩子
孩子在外的行為 就是家長的責任!
帶胖比去公園吹泡泡,卻吸引來一群小孩子,發生好多事。短短四十分鐘左右,這群小孩子也讓我上了一課:孩子在外面玩,家長的責任是什麼呢?因為是小孩,就能隨意翻弄或拿取別人的東西嗎?可否管教別人的小孩呢?
2021-11-25 12:45
教育現場
家庭
母親
兩代教養大不同 媽媽如何避免自己被黑化?
媽媽的底線就是最簡單的四個字:「平安健康!」,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媽媽就順心。這個底線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困難,如果又遇到教養觀念不一致的另一半或長輩,情況也會更艱難。
2021-11-11 11:25
教育現場
家庭
孩子
教小孩科學知識方法懶人包 說明科學現象、概念一點都不難!
學齡前兒童總是愛問「為什麼?」,但如何跟小小孩解釋科學現象或說明科學概念呢?有朋友覺得教小小孩科學好難、不知道怎麼講,孩子才會懂。這篇跟大家分享一些如何教導學齡前兒童,科學知識的方法或原則!
2021-11-02 12:05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0~6歲兒童繪畫發展階段懶人包 孩子的畫中藏了這些意義!
孩子拿起筆便自然而然地畫來畫去,開始塗抹起來。從一開始看似亂畫的塗鴉,到漸漸有主題,畫人、畫動物,到漸漸具有整體性。原來孩子的繪畫中藏了這麼多的意義與進步!
2021-10-29 11:05
教育現場
家庭
孩子
「死亡概念」發展懶人包:各年齡層的死亡概念發展、繪本推薦與作法參考
親友逝世,如何與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溝通「死亡」?不同年齡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均不同,可由死亡的四個特性來理解:不可逆、終止、無可避免與因果。了解兒童當時對「死亡」的所感、所知與所想,有助於家長們掌握如何與小孩溝通親友死亡一事,並安撫其情緒。
2021-10-22 10:00
教育現場
家庭
孩子
不要再追餵!請改教吃飯坐好有規矩、餐桌禮儀
吃飯時追餵、邊玩,不累嗎??我用看的,都累了~吃飯就是吃飯,乖乖坐好,隨年齡與動作發展情形,學習與練習自己吃!這也是學規矩!追餵、吃飯不坐好、跑來跑去,會有什麼後果?分享胖靈精「血淚」經驗,以及一個令人扼腕的遺憾,希望大家引以為鑒!
2021-10-15 11:10
教育現場
夫妻相伴,遇一人白首,走的是「長情」陪伴
結婚後一年,與公婆同住,第一個最深的感受是:這個家裡的人各自為政,沒有任何交集、沒有團結的感覺、沒有家庭的溫暖感,例如不會在同一個餐桌上吃飯,大家都各吃各的(除了外出聚餐或一年一度的年夜飯),或是從來不會一起出去玩。白話地說,就是家人之間好冷淡,讓我好不習慣。隨著跟老公愈聊愈多,知道更多內情,讓我領略到「陪伴」的重要性與意義。
2021-10-07 10:30
教育現場
母親
孩子
媽媽不能教長輩 但一定教會孩子的事
利用每次事件好好澄清,雖然只是一事件,但一點一滴記在他的小腦袋瓜裡,媽媽期待他終究會學習到: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互相尊重不同的意見,不是誰大聲、誰發脾氣,他就是對的,也不是被罵的人就一定是錯的。
2021-10-04 08:0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六種值得省思的教養態度 反映父母教養哲學與責任
雖然自己主修之一是兒童心理,但教養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即使有兒童心理學或發展心理學的知識背景,但也是生了小孩,才「實務」學習如何當爸媽。尤其小孩本身就是一個難以控制的「自變項」,但卻更能反映出父母教養哲學、態度與責任的重要性! 常常觀察別人怎麼帶、教小孩,學習榜樣、警愓教訓,不求完美、但求盡力而為!以下六個實例搭配「育兒經句」,從結果論來看,值得令人省思「何謂父母」!
2021-10-01 10:30
人性剖析
父母
行為
小媳婦心聲:當孩子說出「妳不要再罵我媽媽了!」
知名歌手周杰倫的「別再這樣打我媽媽」一首歌,描述孩子目睹媽媽遭受家暴的心聲……前陣子全台防疫三級警戒期間,五歲半的胖靈精突然對阿奏說出「妳不要再罵我媽媽了」,不只阿奏嚇一跳,我聽到心也震了一下。當下心中五味雜陳,既心酸又心疼、不捨又感動。感動不捨的是,事情的經過,孩子都看在眼裡,原本以為才五歲半的他怎能懂得大人的世界如何運轉,殊未料也許已在不知不覺中隨年紀漸增而慢慢了解事情原委;心酸心疼的是,媽媽被罵、選擇默默忍讓、不回嘴,只能單方面不讓他看到或模仿頂撞長輩,卻無法阻止他目睹到家中的醜陋。
2021-09-27 10:10
孩子
人性剖析
父母
小媳婦的心聲「鎖門篇」—與公婆同住,關門鎖門比照在外租屋
與公婆同住,公婆能否開門進入?房間門該不該鎖?能不能鎖?這是個很現實又必要的問題,因為它真的會發生!試想一個人從小到大,什麼時間會在房間裡呢?什麼時候會鎖門呢? 房裡有重要東西、心情不好想獨處、受委屈想好好哭一場、想好好專心準備考試、想暫時逃避爭執、想安靜一下、換衣服……等等情況,都會在房間裡,也可能鎖門。這個空間是必要的,因為它是屬於自己的,能獨處、專心、好好發洩安撫情緒、沈殿冷靜心思。
2021-09-13 11:05
您搜尋的作者不存在,
系統將自動重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