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創作沙龍
人性剖析
教育現場
逍遙遊
尋食客
有肌勵
★發文攻略★
#Hit
#New
成爲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著有《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等書,為2018年博客來、讀冊百大暢銷書作家。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95 篇文章
人性剖析
為什麼打死不認錯,還說都是別人害的?
生活中,這樣的情形太常見了,幾乎所有人都會這麼做,也都遇過這樣的人。但若是有人習慣性地死不認錯,或老是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那麼,肯定會惹人厭;在嘴上佔了上風,卻傷害了人緣。 曾有個太太與我抱怨,她有缺乏責任感的先生,不會為家庭、為孩子想就算了,又常自作主張、隨性花錢。而且,一年換了好幾個工作,所以收入極不穩定,起因於常在職場上與人起口角。
2021-09-06 09:00
教育現場
孩子
學習
顛覆你的學習重心 「紮實預習」幫助你學得更好
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學習高手的讀書效率之高,關鍵不在他們比別人更聰明,也不是課後花了更多時間複習,而是在進入課堂前,就已掌握大半的學習內容,也就是「贏在上課前」。 這大大翻轉了一般人的學習習慣,你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在「課前預習」這道功夫上。課前預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根據明天老師可能會講授的課程進度,把教科書或教材拿起來瀏覽一次,對學習內容有個概括的認識與印象。
2021-09-03 10:26
孩子
人性剖析
青少年
允許自己成功,也允許自己失敗
你的想法裡,充滿了後悔、自責,也對自己感到不滿。而我有些擔心,擔心這次的失敗經驗,成了未來你面對挑戰時的心魔。 這就是我希望你能允許自己失敗的原因。 一個不允許自己失敗的人,是很危險的;一旦認定自己不能成功時,便會提早放棄,不再嘗試了。
2021-09-02 10:10
教育現場
孩子
父母
那個「總是」在說謊的男孩
到國小進行親職講座的分享,最有趣的事情是,父母和孩子會一起在場聆聽。講座結束後,照慣例,許多家長排隊前來問問題。一位媽媽帶著三個孩子,等了好久終於輪到了。媽媽小聲地說: 「我們家老二,一直有習慣性說謊的問題,我們怎麼糾正都沒有用。很奇怪的是,生活中很小的事情都要說謊,像是,放在桌上的東西不見了,我們問:『是誰拿走了?』,他立刻說:『不是我!』但一追查,就他是他拿的。最近學校老師也有發現這個現象,要我們多留意。我跟他爸爸都感到很困擾。」
2021-08-13 10:30
自我成長方
人性剖析
學習
在情緒低谷中,更要保持清明
這幾天,你有些神色慌張。我問你,怎麼了?你猶豫許久,說不出口;在我不斷追問下,你告訴我,班上有個同學出事了。「前幾天,我發現班上有個女同學,她的手上有著一道一道的傷疤。我問她怎麼了,一開始,她告訴我,是不小心跌倒的,我有些不相信。隔天,我又看見,她的手上有新的疤痕,我又問她,她才吞吞吐吐地說,是她拿美工刀割自己的手臂。」
2021-08-12 10:49
自我成長方
人性剖析
學習
總是半途而廢嗎?透過環境設計讓自己進入預備狀態中
你是否也與我一樣,曾經想要學習一項新才藝,精進某個新技能,一開始信心滿滿,沒多久便半途而廢。你總是告訴自己,太忙了,沒時間,或者,有事,先擱著;但也很清楚知道,時間一定有,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夠堅定。
2021-08-11 10:13
自我成長方
家庭
人性剖析
打擊情感害羞症,你需要使用不同「愛的語言」
感恩的力量,在於幫助人看到自己擁有的,而不是缺少的,因而覺得自己是富足的、幸福的。於是,有了「感恩日記」這樣的心理學技巧。也就是,每天在睡前回想幾件一天之中發生在自己身上,值得感恩的事情,並且記錄下來。這個練習幫助到許許多多遭逢情緒幽谷的人,走出低潮,重見光明。
2021-08-10 09:30
自我成長方
家庭
人性剖析
沒有夢想,不行嗎?
現代社會鼓吹年輕人要懷抱夢想,勇敢前行!走進書店,關於如何實現夢想的書,不計其數。例如職涯規畫類的書籍中,就常會提到:努力工作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夢想,過著夢想中的生活。
2021-07-22 10:18
自我成長方
社會眾生相
人性剖析
為什麼總是「見不得人好?」
最近和一位幾年不見的老友聯繫,談起一些共同朋友的近況。他滔滔不絕地說起: 「你知道那個小吳嗎?就是,之前班上個子最矮的男生。他幾年前結婚,我去參加他婚禮,他太太超正的!拜託,這也太沒天良了吧!」
2021-07-09 12:55
教育現場
家庭
親子關係
數位時代的父母,如何一邊手持數位產品,一邊陪伴孩子?
女兒剛出生時,我和太太為了幫女兒找個保母,加入了臉書上的保母媒合社團。裡頭有新手爸媽要徵保母,也有保母要徵需托育的幼兒。我仔細看了在社團中發文要徵保母的父母,對理想保母羅列的條件或要求,除了愛心、溫暖、細心、家中人口單純、無不良嗜好外,往往還加了一點:「禁止數位育兒」。
2021-07-08 13:02
教育現場
人性剖析
親子關係
如何透過情感表達幫助孩子建立行為邊界
最近社會上慘忍的殺人事件頻傳,不論是發生情侶間、夫妻間甚至親子間。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人可以如此冷血?何以有人可以「想要如何就如何」,絲毫不需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2021-07-05 13:04
自我成長方
人性剖析
除了「喔!那很好啊!」外,肯定他人時還能說些什麼?
不管在什麼形式的人際關係中,多對他人表達些肯定與讚美準是沒錯的。一個組織或團體中,如果肯定的語言多過與批評、指責與謾罵,成員相處自然是融洽且充滿凝聚力的,反之亦然。
2021-06-28 15:07
教育現場
家庭
親子關係
擁抱未來,還是緊抓過去?你的教養被焦慮給綁架了嗎?
「別再想找到一個一輩子不會後悔的科系就讀了!」,這是最近這幾年,我對即將邁入大學的年輕孩子們的呼籲。為什麼?因為,期待自己在 18歲時,就為自己找到一個適合終生的職涯方向與發展領域,怎麼想就是不合情理。
2021-06-25 11:24
教育現場
自我成長方
人性剖析
從不可能到可能 如何讓自己相信 自己能做到?
剛進入高一就讀時,才第一次月考,我的數學就考砸了。當我看著考卷右上方斗大的紅字「 26 」時,我屏住呼吸、閉上眼睛,豆大的汗水流了下來——我完全不敢置信!
2021-06-24 11:55
教育現場
家庭
親子關係
孩子,我好想懂你!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這孩子很幼稚,都快上國中了,問他話也講不清楚,有時候還愛說些反話!」,一位母親帶著就讀小六的男孩,在一次課程間的空檔,前來找我諮詢。 看得出來,男孩是被硬拉來的,臉上掛著不悅的神情。看得出來,男孩是被硬拉來的,臉上掛著不悅的神情。
2021-06-21 13:03
自我成長方
人性剖析
如何在疫情危機感中,找回生活掌控感
當一個人身陷危機,常會感到失序混亂。那是因為,原有的生活步調與規劃被打亂,生活中的大部分,都不再是自己能掌控,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也難以預測。 在目前疫情嚴峻的當下,人們多少都有類似的感受 ——覺得缺乏掌控感。
2021-06-18 10:44
教育現場
家庭
親子關係
居家防疫 如何管理孩子的線上學習與玩樂?
3C 網路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因此,當孩子在學習上有需要,用到數位裝置來寫作業、查資料或交報告,都是可以被允許的,而且應該被鼓勵。 現在有很多的學校教師,將大量的教學資源,建置在網路雲端,也會要求孩子透過數位載具,去下載、研讀或撰寫作業。另外,有不少的作業或報告,也都要求用數位形式呈現,例如製作簡報、拍攝微電影或撰寫程式等。
2021-06-17 11:09
心理師
人性剖析
醫療健康
來不及說再見 疫情期間該如何面對突然的告別
疫情爆發至今,我關注一個問題已久,就是死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眾所皆知,新冠肺炎的可怕之處,除了傳染力強之外,重症患者的死亡率高,更是令人聞風色變,尤其是高齡長者。從媒體報導中得知,有許多死亡案例,從發病、確診到死亡,時間只有短短幾天;甚至,有很多是到院前死亡,或者,死後才確診。
2021-06-16 12:01
自我成長方
人性剖析
學習
想要能夠「正向思考」?先允許自己「做不到」正向思考吧!
上週,是全年級啦啦隊比賽的決賽日子。為期好幾週的複賽,你們班一路過關斬將,殺進了決賽。很可惜,在決賽中,一個小小的失誤,把冠軍獎盃讓給了別班。 許多同學都哭紅了眼,你也不例外。畢竟,這一路走來,相當艱辛。
2021-06-15 11:33
教育現場
親子關係
情緒
別再對孩子說:「沒有那麼嚴重啦!」 情緒教育從正視孩子的情緒開始
最近大家都在談「情緒教育」。我時常到各地分享與情緒有關的主題,許多人問我,情緒教育該怎麼實施?該如何教出孩子的「情緒力」? 我認為,孩子情緒調控的能力,不該只仰賴透過制式的教材教法傳授,而是孩子從與周遭大人真實的互動中逐漸學習與培養而來的。
2021-06-11 12:56
自我成長方
人性剖析
《我還能變好嗎?》迷失方向時,如何找到人生指引?
前一陣子,身旁有不少同是心理專業領域的朋友,受邀去各高中職,擔任高三學生甄選入學模擬面試的考官。聽他們轉述,這幾年,對心理領域有興趣,想要進入大學心理相關科系就讀的年輕孩子,似乎越來越多。
2021-06-10 13:22
自我成長方
心理師
人性剖析
串起深厚的人際連結,你需要的是不帶分析的同理心
在各種研習場合裡,我致力於推廣同理心回應的技術。因為,同理心在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上,是相當具有力量的對話模式;不管在職場上、夫妻伴侶間、朋友間、銷售場合、談判桌上及助人工作中,無一不適用。
2021-06-09 10:54
教育現場
家庭
親子關係
期待孩子能配合,但又不想讓孩子事事討好沒想法
「謝謝你願意這麼做!」、「當你這麼做時,讓我感到很欣慰!」 我在示範如何對孩子表達「正向聚焦」時,常會這麼說;這是用感謝表達正向聚焦,以及,把情感連結放入正向聚焦的回應技巧 。
2021-06-08 11:37
教育現場
家庭
親子關係
永遠有比不完的目標 擁有「拒絕拿孩子做比較」的勇氣
「每次遇到家族聚會,我總是很抗拒,可以不去我就不去!」 眼前這孩子有點生氣地說:「他們總愛拿我跟其他同年齡的兄弟姊妹做比較,弄到大家都很尷尬,真的很煩!」 「可是,我更討厭的是,我總也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我們都討厭被比較,但我們卻又愛跟別人比較。
2021-05-13 10:46
教育現場
家庭
父母
為什麼孩子總是有苦難言、沈默以對?
孩子遇到困境時,會怎麼求救呢? 他們會大喊:「救命呀!快救救我吧!」,並不會!小一點的孩子,會用「哭泣」來表達痛苦;而大一點的孩子,則常用「問題行為」來呼救。你肯定很疑惑,說謊、偷竊、暴力、退縮、憂鬱、暴怒、欺騙等問題行為,是如何呼救的呢?如果你是長期在校園中深耕學生輔導的專業人員,肯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2021-05-05 11:14
自我成長方
社會眾生相
人性剖析
管住你的嘴,別再給建議!對方最不缺的,就是建議!
常在進行親子諮詢時,遇到家長這麼問我:「我該怎麼跟孩子說,孩子才會聽?」視狀況不同,我有時候會說:「如果一直說都沒有用,那就先別說了。」 這時,我會收到既驚訝又疑惑的眼神,我便要解釋:「因為,你說出來的話,都是一道又一道的建議,這是孩子最不想聽到的。」
2021-05-04 11:43
教育現場
家庭
性別
各有天賦 允許孩子可以長得不一樣
一位憂心沖沖的父親問我:「我的孩子一直很內向,不太喜歡交朋友;我希望他活潑一點,但怎麼鼓勵他都沒有用,該怎麼辦呢?」 他的孩子小學四年級,課業及才藝表現都不差,唯獨喜歡待在家裡畫圖、寫作或閱讀,很少往外跑。父親認為,男孩子就該外向點,但這孩子卻文靜內向;父親有些擔心,孩子未來會在職場上吃虧。在給出這位父親回應前,我問自己: 「人一定要長得活潑外向,才能活得好嗎?」
2021-05-03 12:23
教育現場
家庭
親子關係
為什麼即使祭出極大誘因,卻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改善毫無效果?
最近有個家長來找我諮詢。他家裡有個小六的孩子,他描述這孩子「天性好動、靜不下來,常不寫作業,準備考試總是很隨性」,還說這孩子「頭腦很不錯,但就是用錯地方,不肯用功讀書」。 他知道我對於孩子的「學習議題」頗有鑽研,特地前來討教,如何幫助他的孩子靜下來,專注一點,好好向學。
2021-04-29 14:48
家庭
人性剖析
脫口而出的質問式語言,常是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也許你不知道,日常生活中時常使用的說話方式,有時候是破壞關係品質的殺手,特別是在越親近的家人或伴侶之間。
2021-04-19 15:02
教育現場
走出羞愧的牢籠,你是值得被愛的!
羞愧( Shame)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它混雜著丟臉、害羞、內疚、自責或自卑的感受,你一定不陌生。 我想起,女兒在一歲多時,剛學走路,站起來雙腿彎彎的,走起路來有些內八。我的父親,也就是女兒的祖父,不斷叮囑我們要帶女兒去看醫生,如果腿部發育有問題,一定要及早治療。
2021-04-14 12:52
看更多
您搜尋的作者不存在,
系統將自動重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