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阿茲海默症

政治

圖解馬斯克人腦AI計畫 豬猴試驗成功後 「腦機介面」大躍進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狂人馬斯克如何一步步實現他的「腦機介面」狂想。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29日宣布,他共同創辦的神經技術公司Neuralink28日首度成功為一名人類患者植入大腦晶片。Neuralink的技術主要是透過侵入性手術,將名為Link的植入物放入人腦發揮作用。馬斯克說,目前首名患者恢復狀況良好。

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教授謝松蒼表示,台灣腦庫起步雖晚,卻有一併保存患者器官、使用電腦斷層儀器檢測,這2項領先國際的創舉。記者陳正興/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23|專訪腦庫推手謝松蒼:研究大腦找失智、罕病解方,病患捐大腦造福世人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部分罕病等等源自於大腦的疾病,至今仍充斥許多謎團,若能解開,將為預防、治療帶來曙光。 等了22年,台灣首座腦庫終於成立,腦庫中的2台冰箱,恆溫攝氏零下80度,未來將是存放無數自願捐腦的病友、健康人的大愛。肉體雖逝,卻留下解開疾病密碼的珍貴線索。 本集榮幸邀請到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謝松蒼,分享這一路走來的艱辛,研究大腦對防治疾病的潛力,捐腦流程,以及大愛捐腦的感動故事!

頂尖運動員的新奇療法正影響著長壽領域的科學研究。部分研究人員認為,以更頻繁、更對症下藥的方式應用這些療法,將可造福一般大眾。圖為一間可達攝氏零下100多度的冷凍治療室。路透 國際

健康來得及/磁場修復、冷凍冰浴…頂尖運動員「回春」新奇療法 專家這樣看

在攝氏零下100多度的冷療室待2到4分鐘,有助恢復身體機能,還能紓壓助眠?頭戴特殊儀器將脈衝紅光射入鼻內直達腦部,有助細胞修復?這些新奇療法廣受頂尖運動選手與名人推崇,如今正影響著長壽領域的科學研究。部分研究人員認為,以更頻繁、更對症下藥的方式應用這些療法,將可造福一般大眾。究竟是吹捧或有科學依據?醫學專家一一分析其中原理。...

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深呼吸有益身心,最近研究則揭露了深呼吸還有個驚人好處,就是能預防阿茲海默症。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深呼吸放鬆好處多 新研究甚至發現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深呼吸有益身心,過去數十年的科學研究也似乎驗證各文化圈(尤其是亞洲)的人們長期以來的做法:調整節奏放慢呼吸有助於改善高血壓、壓力、焦慮,甚至慢性疼痛。最近研究則揭露了深呼吸還有個驚人好處,就是能預防阿茲海默症。它的原理是什麼、實際上又該怎麼做?

最新研究指出,患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區域會萎縮,若不治療,將會增加失智風險。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想降低失智風險 研究:先確認睡覺是否會打呼

最新研究指出,患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包括嚴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者,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區域會萎縮,若不治療,將會增加失智風險。睡眠呼吸中止患者每晚多次停止呼吸長達10秒或更久。

一項針對2萬9000多名老年人的新研究證實6種生活習慣,包括運動、健康飲食、戒菸、戒酒、閱讀或打牌等動腦活動及社交,與較低風險罹患失智症和減緩記憶力衰退有關。路透/Alamy 國際

年紀愈大愈健忘 新研究:養成6個好習慣有助逆轉退化

過去大家總覺得人年紀大了自然就會腦子不靈光、記憶力衰退,但最新研究證實,培養6種習慣能有效減緩甚至逆轉記憶衰退問題,印證了改善大腦健康永遠不嫌晚。

平衡感是一種直到失去前,我們幾乎不太會去注意的能力,但已有研究證實,缺乏平衡感與死亡風險幾乎增加兩倍有關。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喪失平衡感恐增加死亡風險 如何自我訓練預防?

平衡感是一種直到失去前,我們幾乎不太會去注意的能力,但已有研究證實,缺乏平衡感與死亡風險幾乎增加兩倍有關。曾幾何時,你是否踩在濕滑地板上而不擔心自己會跌倒,現在卻得攙扶把手?愈來愈清楚的是,喪失平衡感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早發生,關鍵是在惡化前開始鍛鍊,最好從中年期就開始。專家說,打太極是不錯的方式,此外也介紹三種由淺入深的訓練方法。

掌握雙語的好處能延伸到認知的其他方面,學界也有證據支持這種說法。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大腦訓練遊戲其實沒用?學外語更能防失智 成年學也有效

除了運動外,學習外語也能預防或推遲失智症發病?失智症是指認知能力喪失,最常見的形式之一是阿茲海默症。部分研究人員提出這種觀點,主要是基於將大腦視為肌肉鍛鍊,但這個比喻是否貼切?為了更深入地探討這種可能性,我們必須先知道關於失智症和大腦老化的一些常見誤解。...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從這次阿茲海默論文和Elizabeth Holmes (一滴血驗所有疾病)事件,都顯示不少科學研究者,臣服於權威,順從既有的知識隨波逐流。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科學界醜聞/阿茲海默症研究高牆被推倒 造假案凸顯研究者臣服權威

一篇被引用2300多次的Nature論文,竟然涉嫌造假。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篇歷時六個月的調查報告,指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學家Sylvain Lesné發表的20多篇論文中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其中就包括2006年在Nature發表的這篇開創性論文。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從這次阿茲海默論文和Elizabeth Holmes(一滴血驗所有疾病)事件,都顯示不少科學研究者,一樣臣服於權威,順從既有的知識,隨波逐流, 甚至重複沿襲,不批判不問證據。

學術圈對「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相當癡迷,因為關係到畢業、升等、工作等,反而容易造成過度美化,甚至偽造。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科學界醜聞/學界盼發表「失敗」實驗 少走冤枉路且杜絕學術造假

學術圈對「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高的期刊仍相當癡迷,因為關係到畢業、升等、工作等,反而容易造成過度美化,甚至偽造。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有科學家們提出來,應該要讓「失敗」的研究也可以發表,避免其他科學家再多花時間精力嘗試別人走過的死路,然而期刊的接受度並不高。以阿茲海默 Aβ*56 此案為例,已經有幾個實驗室曾經嘗試進行該研究,且有把失敗的結果發表出來,但一直無法撼動原始研究的影響力;東京大學學者認為,如果「失敗」的研究也可以發表,自然就不容易有人為了擠進發表窄門而造假。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又稱老年失智症。有研究員表示,啟動學術不端調查的背後原因竟然是幾個放空仔。圖片來源/Unsplashed 教育

科學界醜聞/阿茲海默症研究都假的?論文疑造假16年 台籍學者也涉入

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最近揭露2006年在另一知名期刊「Nature」所發表的阿茲海默症相關研究的關鍵論文圖片有造假疑慮,論文實驗結果存在篡改痕跡。如果最終屬實, 也就意味這16年來和β-澱粉樣蛋白寡聚體Aβ*56的相關研究與資金被運用在錯誤的方向上。調查還發現,以上述研究來開發阿茲海默症藥物的公司,長期與一台籍王姓學者合作,該學者之前發布的研究文章更遭學術期刊撤稿。

研究人員發現名為「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脢基因」的DNA修復基因,可能會增加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美聯社 國際

健康來得及/女性患阿茲海默症比男性多 科學家發現惹禍基因了

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數遠超過男性,有些人認為是因為女性壽命較長,罹患率自然就高,也有人認為跟停經後的女性賀爾蒙降低有關,現在最新研究發現了一種似乎會增加女性罹病風險的特定基因,而該基因在修復人體中DNA損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失智症大多是不可逆的,但可以藉由改變飲食習慣來預防或延緩。 歐新社 國際

健康來得及/到底吃什麼能預防失智?專家點評這幾類「超級護腦食物」

提到健腦食物,坊間許多說法稱核桃可以提升認知能力、藍莓能增強記憶力,而魚油可以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等,但當中究竟有哪些「超級護腦食物」真能延緩或預防失智症?營養專家透過研究,檢視飲食與失智症間的關聯。 紐約時報報導,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營養與代謝精神病學主任奈杜(Uma Naidoo)說,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逆轉這種情況,但是,飲食習慣可以間接影響失智症找上門。

根據研究結果,盡責性得分高或神經質得分低的人患輕度認知障礙的可能性較低。法新社 國際

性格決定疾病? 研究:神經質、沒責任心 老年易失智

最新研究發現,某些人格特徵可能是人們晚年是否會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的關鍵因素。研究團隊聚焦在「盡責性」、「神經質」、「外向性」等特質,對老後認知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盡責性」高或「神經質」低的人,較少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

失智照護成本高,衍生的問題漸浮上檯面。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理財線上/失智照護貴森森 千萬元跑不掉 如何轉嫁風險?

國內失智人口快速增加,65歲以上的長者,每12位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衛福部也推估長照需求時間約7.3年,顯見失智症照護費用可觀,層出不窮的照護問題與詐騙案件,更讓失智症的問題浮上檯面。

美國作家布魯姆(左)近日出書詳述她在丈夫艾米契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之後,陪伴他走向生命終點,引發許多迴響。圖/取自Linkedin、mactivitynh IG 國際

真實人生/為夫尋求安樂死艱難旅程 她守護失智丈夫的最後尊嚴

她注意到丈夫的一些改變:不再做過去喜歡的事、少跟先前熟識的朋友來往、忘了孫子的名字、在社區雜貨店迷路、說起話來多半憶當年、走路失去平衡。磁振造影結果顯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他說,他寧死不投降,希望妻子幫他。真實人生的一部分就是死亡,而死亡的歷程常比死亡本身更驚心動魄。當終點來臨,作為妻子,她該如何為丈夫送行?

有研究指出,最終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人,比非患者更常拖欠信用卡費用,且可能信用評分較低。圖為示意圖。路透 國際

【健康來得及】尋失智前兆 研究曝信用卡帳單有一共同點

如今想知道自己未來究竟是否會失智,你得接受醫學檢測及專業諮詢。但不少人好奇:是否有些日常行為,可預知失智風險?例如,多次忘了繳信用卡或貸款帳單,駕車時習慣急剎車,會是失智前兆嗎?

臨床試驗證實Aduhelm能分解消除腦部形成的澱粉斑塊,這種由類澱粉蛋白形成的斑塊,據信會破壞細胞,引起癡呆。圖為正子腦部掃描顯示澱粉斑塊減少。美聯社 國際

阿茲海默症新藥療效爭議不斷 FDA急著批准上市為哪樁?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7日核准了近20年來的首款阿茲海默症新藥,但這項決定極具爭議,連FDA自己的獨立諮詢委員會都持反對意見,認為沒有充分證據顯示這種藥對患者有幫助。FDA是在病患團體的壓力下核准這款新藥,因為市面上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太少,讓這款藥物上市,可以讓患者有更多選擇。彭博資訊評論,這款新藥稱不上是醫學奇蹟,FDA核准上市是一大錯誤。...

金子阿嬤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常看到各式鬼魅幻影,一天有20小時在驅鬼。 圖/高雄長庚失智共照中心提供 生活

失智嬤「見鬼」記憶檢測卻滿分 何時發作只有老天知道

86歲「金子阿嬤」個性幹練,會說英、日語,3年前家人發現她開始似有神通,一有光,就看見周遭各式鬼魅游移,但她也不讓「魔神仔」越雷池一步,傘、棍、掃把都成了降魔除妖的武器,家人懷疑中邪,收驚、下符、請地基主全試了一番,最後回頭求醫,才發現原來阿嬤患了路易氏體失智症,幻覺驅使她成了另類抓鬼達人。

億萬富豪馬斯克28日為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舉行發表會,身旁為該公司的手術機器人。法新社 國際

影/馬斯克想治癒腦疾 在小豬腦中植晶片無線傳遞神經訊號

正當人們以為2020年發生再奇怪的事也嚇不了人時,億萬富豪馬斯克就跳出來證明大家錯了。28日在他共同創辦的Neuralink公司發表會上,馬斯克向外界介紹了他的「3隻小豬」,乍看之下就像一般活潑的豬,但其實腦內都植入了最新型的腦機介面晶片,能無線傳遞神經訊號。這是該公司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朝著治癒人腦疾病邁出早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