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鎖骨沒刺青」遭質疑婚內出軌?大S公開放閃照原檔打臉葛斯齊

才辦「白花運動」追念過勞法官 高院民庭女法官突昏倒緊急送醫急救

不用睡公園!日本一家3口靠「股東優待」免費吃喝玩樂7年:堅持到人生結束

生態旅遊

20輛休旅車圍觀印度豹吞食羚羊 侵略式旅遊當道 專家坐立難安

兩隻印度豹捕食一隻羚羊?人們常見這圖像,沒問題。攝影機長鏡頭遠距拍攝印度豹捕食羚羊?沒問題。印度豹捕獵成功後開始吞食羚羊,十幾二十輛觀光狩獵休旅車立即開到旁邊圍成一圈讓遊客近距離觀看?兩個多月前上傳...

聯合報

創森也創生/「森林療癒」和登山健行大不同!五感體驗全然放鬆

雲林石壁以天然巨大岩石壁以及豐富、茂密的森林和竹林聞名,雲林縣政府即將於草嶺石壁打造全台首座、以多項竹裝置構成的森林療癒園區!遊人們能夠以最不打擾森林的方式與森林互動,讓森林療癒旅人們的身心靈。打造...

倡議家

墾丁社區生態旅遊更好玩 屏東大學注入創意新遊程

墾管處推動觀光發展與生態保育並重的生態旅遊,已拓展至11個社區,今年和屏東大學合作,盼透過學生創意發想與獨特體驗,設計與在地連結的特色遊程;屏大教授邱毓斌暑假帶學生進駐滿州鄉港口及恆春鎮水蛙窟社區,...

文教

征戰「旅遊界奧斯卡」 環科大4生過關斬將入選金質獎

雲林縣環球科技大學觀光與生態旅遊系學生范桂鳳、曾彩瑜、簡廷叡及張佑民,日前參加有「旅遊界奧斯卡」之稱的2022校園金質旅遊行程競賽,入選金質文化類旅遊行程,指導老師、觀光與生態旅遊系主任陳泰安也獲傑...

文教

疫後旅遊行程講求小團又獨特 客製化加速旅遊業數位轉型

疫情衝擊全球旅遊市場,也造成旅遊就業人口大量流失,雖然政府釋出邊境解封訊息,未來旅遊市場可望快速復甦,但目前旅遊業嚴重缺工、缺才,加上旅客對疫後旅遊需求的改變,產業也必須加快腳步善用科技、數位轉型,...

聯合報

出發永續旅遊-旅遊業推「與自然共生綠色路線」

愛地球的永續旅遊將成未來趨勢,不少業者積極布局,像是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認證,推出23條綠色路線,也有走親山行程。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永續旅遊將成未來的旅遊趨勢,有業者布局相關項目,像是旅宿業者推出綠...

倡議家

餵食萌鹿、水豚君免出國 可愛動物帶動國旅 祕境爆人潮

不用飛日本奈良就能餵鹿,宜蘭近年竄紅的斑比山丘等熱門景點,遊客能近距離接觸梅花鹿與水豚等可愛動物,還可體驗餵食樂趣,吸引不少大小朋友到訪,每逢周末、連假人氣爆棚,就連縣府之前公布的確診者足跡也經常榜...

聯合報

動物展演規範嚴 業者怨難生存 學者:都是為動物好

農委會2019年9月實施《動物展演管理辦法》,規定以動物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收費,皆需事先申請,並依動物隻數繳納10萬到200萬元不等保證金,還需有駐場獸醫師等,因規範嚴謹,申請通過的家數寥寥可數,不...

聯合報

買山容易養山難!日本興起山林訂閱制 年繳2.5萬玩到飽

現煮咖啡用訂閱制省荷包,影音串流訂閱期內看到飽,蔬菜箱定期訂閱不煩惱,在日本,連山林都有訂閱制。疫情時代,戶外活動大受歡迎。矢野經濟研究所調查,2021年日本戶外用品、設施及租賃市場比前年度增4%、...

聯合報

屏東大學「七仙女」墾丁挖寶 墾管處驚豔洽簽合作協議

國內疫情近期發燒,在定調與病毒共存方向後,旅遊業蠢蠢欲動,扶植在地社區發展「小而美」生態旅遊的墾管處也提前部署,昨天與國立屏東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由墾管處提供11處社區為實作場域,讓學生下鄉深入鄉里...

文教

收行李也要愛地球-三大永續行李準備指南

度過了兩年多被疫情籠罩的時光,許多人都被悶壞了,迫不及待想重新踏上旅途。在計畫下趟精彩假期的同時,旅人們也開始思考旅遊可能為環境帶來的衝擊。事實上,根據全球數位旅遊平台Booking.com日前公布...

倡議家

圖片故事/螢火蟲大爆發!水社寮車站 攝影迷首推秘境

又到了螢火蟲爆發的季節,嘉義縣仁壽村的水社寮車站下方有一座廢棄校園,今年螢火蟲適逢大爆發,加上山區雨水豐沛, 螢況相當不錯,滿天飛舞的螢火蟲在夜光中閃耀,彷彿為地面織上一大片螢光地毯,這幾天吸引許多...

聯合報

雲林「全民造林」拚碳平衡 科大變森林大學 珍稀動物也來了

雲林縣政府統計,麥寮六輕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約6700萬公噸,需造林338萬公頃才能達碳平衡。三月植樹月,雲林縣連年熱中在校園、堤岸或社區等地種樹,每年新植超過萬棵喬、灌木,積極在平地造林,飽受濁水溪揚...

聯合報

青春留鄉/小白鶴推一把 清水濕地復育 種出生態永續

2014年,一隻小白鶴迷途來到新北市的金山清水濕地,讓原本就在當地推動友善耕作、擴大生態棲地的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加速這項在地創生行動;十幾年來,友善耕作面積從0.5公頃增加至23.5公頃,老農...

聯合報

穿行日治灌溉渠道間 跟著嘉南大圳去旅行

農委會農水署已完成雲嘉南水圳國家綠道規畫,將嘉南大圳南、北幹線與濁水溪幹線串聯起來,從中扮演催生角色的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發展出兼具挑戰性的單車結合火車的旅遊方式,在疫情不能出國旅遊之際,逐漸成為新興...

聯合報

【旅遊業玩完?/下】疫情下旅遊業拚轉型 觀光科系也要教會學生「轉行」能力

疫情迫使旅遊業面臨轉型的嚴峻挑戰,即使業界轉而深耕深度國旅,還是讓多數從業人員看不到未來,紛紛跳船另謀生計,幾年前火紅的觀光旅遊及餐旅管理科系,也因業界一片停業潮頓失實習機會,報考人數大降。業者直白...

聯合報

【幫教師打分數/上】給學生成績愈高教學滿意度也愈高 「和諧」趨勢健康嗎

又到了學期終了,不少大學教授最近一想到期末考完要算學生成績,頭就開始痛,萬一學生對分數不滿意,教學意見調查給分很低,就難看了。一名大二學生說,很多同學不在乎老師教得好不好,重點是分數給得甜不甜,通常...

聯合報

青春留鄉/補習班業務轉行投入在地食農 九四友善小鋪成為青年回留基地

苗栗縣公館鄉福基村的「九四友善小舖」聚合了一群立志推動青年回留農村的青年與苗栗小農,一點一滴打造出一家從生產到消費、產地到餐桌、全程友善的農產小鋪。34歲店長梁佩玲在台北成長,近7年來她從行銷公館有...

聯合報

【開放山林搶商機/下】布農4部落攜手打造旅遊品牌 成山林共管典範

台灣山域管理亂象多,但並非沒有解方,南投縣信義鄉潭南、雙龍、地利、人和4村共組「丹大布農生態旅遊協會」,並在林務單位輔導下,攜手建立生態旅遊品牌,宣傳在地原住民文化,也確保居民生計,帶動地方發展,成...

聯合報

靠生態旅遊挺過疫情-菲律賓小漁村,轉型綠色景點

COVID-19疫情使旅遊業幾乎停擺,業者收益大受影響之外,自然生態也受到不少衝擊。《紐約時報》指出,雖然航班取消、遊輪停駛、觀光人潮消失,熱門景點附近的野生動物終於可以大方現身;但是在開發中國家,...

倡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