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技壓英特爾、三星搶攻AI晶片商機 台積電靠的是CoWoS及SoIC

龍邦完全執政!王燕軍、詹晋嘉助陣 能擦亮泰山老招牌?

同意八八會館郭哲敏5000萬交保裝電子腳環 新北院曝理由

傳統文化

【向山林學習/下】屏東縣泰武國小連17年登北大武山 孩子懂得互助與永不放棄

屏東縣泰武鄉北大武山是排灣族聖山,是南台灣唯一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也是五嶽之ㄧ。17年前,當時泰武國小校長陳再興帶領孩子們登北大武山,當時還有萬安國小參與,但帶學童登山挑戰性大,隔年不再有其...

聯合報

國圖珍藏古籍山海經、茶經 出庫房與讀者會面

國家圖書館典藏豐富藝術類珍貴古籍文獻。即日起至12月1日止,在國圖藝文中心一樓展覽廳舉辦「玩.美生活」傳統文化美學古籍文獻展,精選館藏宋、元、明、清等具有代表性的藝術類珍貴古籍與文物精品逾60種,機...

文教

青春留鄉/苗苑裡藺編百年技藝 外地媳婦靠叛逆決心助阿嬤變藝師

苗栗縣苑裡鎮有百年歷史的藺草編織產業,隨著機器取代手工、加上人口老化,轉而式微。直到廖怡雅這個外地媳婦帶著對家裡的叛逆,和復興藺草編織的決心,創辦了「藺子」品牌,才逐漸扭轉頹勢。大三到苑裡做專題 見...

聯合報

青春留鄉/不捨家鄉青年外流 她在桃園三洽水設青創基地找回年輕人

廖緗翎帶領桃園市龍潭區三洽水的在地青年組建「三和青創基地」,以「為青年找一條回家的路」的核心理念,串聯在地社區發展協會、農場及特色產業,建立在地共好的網絡,期待發展跨界共融的新生活型態,讓留在家鄉與...

聯合報

【漢服HanFun】楚楚/時令漢服:柚見中秋(下篇)

●專欄「漢服HanFun」:楚楚,「衣冠楚楚」的「楚楚」,來自臺北的漢服生活化研究生,分享美好衣冠文化,以及漢服的一百種生活方式。每月刊出2篇,敬請期待。文/楚楚上篇我們透過習俗與食俗,認識中秋節的...

琅琅悅讀

【來吃蛋黃酥/下】法朋主廚李依錫:蛋黃酥要一口咬 品嘗酥甜鹹最佳平衡

訂戶獨享內容,限時開放試閱酥皮有層次、紅豆餡細膩富香氣、鹹蛋黃油潤。法朋烘焙甜點坊負責人兼主廚李依錫做了28年甜點,他心目中蛋黃酥口感的黃金比例是40%酥皮、40%紅豆餡、20%蛋黃,「而且不要用刀...

聯合報

桃園復興區原鄉國小開學 小一新生體驗傳統泰雅族射箭

最長暑假結束,桃園市原鄉復興區11所國小都是小型學校,學生3到20多人不等,各校在防疫前提下都安排迎新,光華國小3位新生在老師、高年級學生協助穿上泰雅族傳統服裝,還體驗這學期才啟用的全新射箭場,了解...

文教

青春留鄉/南漂的文創執行長孫育晴 用異鄉人的不尋常重探嘉義的日常

從北部派任嘉義文創園區執行長的孫育晴,把在地文化、文青名店帶進園區,舊酒廠也成功轉型;今年初工作雖告一段落,但她決定住下來,輔導產業媒合跨界資源,並持續挖掘在地隱藏版景點、美食等寫上臉書粉專,要以異...

聯合報

【陣頭年輕化/下】他180公分反串「十二婆姐」超吸睛 融入電子元素迸出新火花

近來有愈多年輕人投入地方傳統文化創新,訴求先讓民眾樂於親近,文化才以得傳承。26歲陳永宏自創「鳳軒民俗技藝團」,他以180公分身材反串招牌陣頭「十二婆姐」與「民俗牛犁陣」,未料大受歡迎,活動邀約不斷...

聯合報

98歲仍每天練拳 功夫奶奶圈粉戰狼發言人

大陸人稱「功夫奶奶」的張荷仙人氣不墜,高齡98歲的她仍出席村里的武道大賽擔任裁判,不只外媒報導過她,連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為她點讚。張荷仙說,她現在每天仍堅持練拳,拳法要靠下一代傳承,希望孫子少...

聯合報

【陣頭年輕化/上】雄中轎班囝仔扛轎遶境 感動神明帶來的安定力量

高雄大坪頂聖和宮前貼出大大的紅榜,慶賀轎班中的雄中學生許博翔、邱莆翔、顏宇佑與蔡宗嶧,錄取台大、中山醫學大學與台科大,四人都很認同民間信仰與地方傳統文化,在扛神轎遶境的過程中,感受到信眾的虔心與神明...

聯合報

日本皇室護衛官「女力」抬頭 會武術騎馬還要懂花道茶道

負責護衛日本皇族與皇居警備任務的皇宮警察本部,已有130年的歷史,但直到今年終於首次誕生了女性的「皇宮警視正(相當於護衛署署長)」。日本最傳統的中心誕生的首位女性署長,似乎也為日本男女平權翻過一個新...

聯合報

打開抖音「學物理」?陸青少年的網路知識革命

大陸的「00後」、「10後」是網路世界的「原住民」,比圖文更加生動的短影片內容,大大降低了他們獲取知識的門檻。一度曾被罵翻的大陸「抖音」,最近轉型創辦許多供給這些小小孩觀看的短影片,提供小小孩獲取知...

聯合報

「我家住芝芭」...地名活像罵人 住戶們尷尬不敢自介

住在「烏龍村」,是不是很烏龍?介紹自己來自「芝芭里」、「林北街」、「北七路」感覺似乎在罵人?台灣有不少從古延襲至今的老地名,也有新創諧音怪怪的;有些住民自覺不雅申請更改,有的則因有歷史意義地方認為有...

聯合報

陸舞者水中跳「洛神」 網友驚呼:我是看到神仙了嗎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河南衞視日前播出端午節特別節目「端午奇妙遊」,當中單元之一的「洛神水賦」(原名「祈」)舞者化身中國神話「洛神」於水中跳舞,令大陸觀眾驚豔,舞者一夕爆紅。就連大陸外交部發言...

聯合報

王光祿持槍狩獵釋憲案部分違憲 原民立委遺憾:稱不上正義

攸關全體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的司法院大法官審理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及卑南族獵人潘志強的狩獵聲請釋憲案,大法官今作出釋字第803號解釋,宣示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20條第1項合憲、但辦法須修正,讓原住民能使...

聯合報

青春留鄉/她開一家不存錢的文化銀行 只「存取」傳統文化的靈魂

「我們讓文化不只是個名詞,而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5年前,台灣出現第一家專門存取「文化」的文化銀行,由一群平均20幾歲的年輕人到全台各地,透過媒體記錄的型式,保存台灣正在消失的傳統文化,進而用另一種...

聯合報

線上掃墓人數暴增 長輩難接受、年輕人避開掃墓親友敏感話題

去年疫情爆發,影響民眾出門掃墓意願,參與線上追思人數是過往三倍,改變外界對掃墓的認知。今年疫情趨緩,但線上追思人數不減反增,代表現今台灣社會中,傳統掃墓觀念不再是絕對,但對有些長輩們來說,掃墓雖然是...

聯合報

【四月瘋媽祖】年輕人呼朋引伴跟遶境 求平安、體驗人情味還是追求流行?

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即將分別展開遶境、進香之旅,不少年輕人呼朋引伴參加,追媽祖風潮再現。學者觀察,近年參加媽祖遶境的年輕人大幅增加,甚至有學校鼓勵學生體驗遶境,有人參加為了體驗宗教文化、感受台灣...

聯合報

【消失的神明桌/下】年輕人「怕麻煩」祭祖花錢了事?學者:趨勢難避免

現在年輕人不太愛掃墓、拜拜,長輩也知道。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有老人家告訴她考慮樹葬,不麻煩子孫了。傳統更認為女兒嫁出去是人家的,不能回娘家掃墓,怕分掉哥哥的福分,嫁出去的女兒只能在清...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