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勒死女友竟從無期變15年 高院:因為無期等假釋要很久
T1聯盟/魔獸心目中的夢幻隊友 點名這4位國內頂級球星
影/中檢今揭五億生解剖鑑定報告「體內無毒物反應」律師要求再查
SARS
台灣作為COVID-19疫情下的優等生 在SARS中獲得什麼樣的教訓?
《和平歸來》是最近熱播台灣電視劇集,以2003年台灣爆發SARS為背景改編,因面對陌生兇猛的病毒,加上政治角力因素,帶來和平醫院封院的悲劇,但從SARS風暴我們獲得什麼樣的教訓和經驗,讓我們能在CO...
【重磅快評】新冠防疫得幾分?不是大官說了算
新冠防疫指揮中心今天解編,四月二十七日最後一次記者會蔡總統在疾管署現身,感謝所有參與防疫人員,只講防疫做得好,不提引起爭議的諸多細節,場面十分溫馨、熱鬧。不過大官定的調公衛界、民眾卻是搖頭的多。原先...
「我也是人,可不可以不勇敢?」醫師看《疫起》:覺得痛快淋漓地被同理了!
在歷經了三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終於常態化,以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和平醫院封院二十周年之際,我看了由林...
《疫起》喚回SARS記憶 當年這公司招待防疫英雄看電影
以2003年SARS封院事件為背景的電影《疫起》上映中,曾在當年送出許多物資、以阿薩姆奶茶聞名的匯竑國際不忘響應,今天在雲林斗六環球中華影城包場,招待雲林警消醫護等防疫英雄觀賞。《疫起》電影背景為2...
影集「和平歸來」嘉義大林萬國戲院18日夜 2集搶先看
以2003年台灣爆發SARS為背景改編創作的迷你影集,國際橋牌社外傳「和平歸來」將於本周六18日晚間6點,在嘉義縣大林萬國戲院舉辦免費特映會,當晚一次播映兩集,映後製作人汪怡昕、熊九山、導演林世章及...
揭陸隱瞞SARS疫情、籲平反六四…軍醫蔣彥永去世 僅網路零星悼念
據多家媒體一致的報導以及社交媒體披露的消息,二十年前揭露中國當局瞞報SARS疫情的第一人蔣彥永醫生日前在北京去世,享耆壽91歲。當年,中國青年報曾把退休軍醫蔣大夫稱為「第一個披露瞞報疫情的人」,財經...
確診死亡免盡速火化 可瞻仰遺容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冠輕症「0+n」防疫鬆綁措施三月廿日上路,其確診者死亡「盡速火化」、「雙層屍袋」在歷經三年後,一併走入歷史,家屬終能好好送最後一程。第一線醫護人員分享,疫情嚴重時,因病程...
政治職人劇「和平歸來」公開戲劇片段 知名醫師客串反差大
影集「和平歸來」以2003年台灣爆發SARS為背景改編,劇組近期公開劇中片段,知名醫師蘇怡寧、陳志金不僅客串現身,還扮演反差極大的「機車」黑臉,讓網友直呼醫師太會演。政治職人劇「國際橋牌社」外傳「和...
挺過SRAS、新冠肺炎 「抗煞英雄」三總副院長張峰義屆齡榮退
前疾病管制局局長、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張峰義,於今年2月屆齡65歲退休,三軍總醫院昨特別舉辦榮退歡送會,由院長王智弘帶領三總一二級主管及同仁歡送,未來張峰義將持續於三總任職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感染科主...
專家籲港府檢討3年疫情 為下次做好準備
香港權威傳染病學專家袁國勇今天建議港府檢討和調查過去3年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為下一次可能出現的大流行做好準備。官方香港電台報導,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
【極短篇】鍾玲/母女的順增上緣
喜美四歲時,母親帶她去慈心庵。他們一家六口,父親在鳳梨廠工作,母親是家庭主婦,大姊、二哥、三哥年齡大喜美許多,都在讀中學。每隔幾天母親忙完早餐,帶著小喜美越過曾文溪上游的橋,走十五分鐘到山坡的慈心庵...
以SARS為背景改編創作 「和平歸來」為醫護人員發聲
近日在台北市政府捷運站出口出現巨型看板,看板上有大批醫護人員試圖衝出封鎖線的場面吸引眾人目光,這個巨型看板其實是「國際橋牌社」外傳「和平歸來」為了戲劇宣傳,特別豎起看板,希望除了為戲聚焦,更要為醫護...
感染過Omicron BA1/BA2 可預防BA5?何美鄉引述國際研究給答案
全台感染Omicron變異株者已逾500萬人,幾乎都是BA.1、BA.2,但BA.5已進入社區,且免疫逃脫特性更強,中研院生醫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援引國際研究表示,BA.1/BA.2染疫者有...
亞洲每年六萬人 感染SARS相關病毒
世界上有五億人住在靠近冠狀病毒病原動物的棲息地。最新研究指出,在亞洲,由於有將近5億人居住地方靠近攜帶SARS相關病毒的蝙蝠棲息地,每年約有6.6萬人會因此感染SARS相關病毒。從中顯示,蝙蝠傳染病...
研究:東南亞每年6.6萬人感染SARS相關冠狀病毒
今天發表的研究指出,東南亞每年約有6萬6000人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相關冠狀病毒,有近5億人住在被發現是那些病毒宿主的蝙蝠棲息地附近。路透社報導,發表在線上期刊「自然通訊」(Natu...
大疫醫奉/埔里基督教醫院 偏鄉奉獻逾66年
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於1955年進駐南投埔里鎮,開啟山地醫療先河,從小診所轉型醫院,由首任院長謝緯啟動原住民山地巡迴醫療,堅定「與主同行」,深入偏鄉部落,廣設醫療站據點,將醫療...
在地心產業/友善環境 「鵝媽媽」致力環保產品
雲林子弟陳宏杰一手催生「鵝媽媽清潔用品」,每天生產上百種清潔用品,進入民眾家庭,疫情期間陳更率領團隊新創研發自動霧化噴霧系統、移動式棚架消毒系統,後者在去年獲得專利,3分鐘即可完成消毒。56歲陳宏杰...
新冠病毒疫苗三傑 獲唐獎「生技醫藥獎」
世界學術大獎《唐獎》,正式公佈第五屆「生技醫藥獎」獎項,授予成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mRNA疫苗的三位關鍵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
名人找個家/曾東茂 有三大心法
瑞普萊坊董事長曾東茂有三大購屋心法,一是買房時機最重要,掌握不動產周期,在市場最低迷時危機入市,可搶到低價;二是買房的地點,以自我需求為出發;三是建商口碑,口碑好、品質佳,住得舒服也有較大增值空間。...
為什麼我們無法像消滅天花那樣 靠疫苗根除流感和新冠病毒?
▍流感和COVID-19:大流行的威脅我們能不能藉由專門的疫苗接種計畫,根除流感大流行的威脅,就像根除天花那樣?儘管疫苗可能證實愈來愈具有預防作用,新的抗病毒藥物也可能改善流感的療法,但恐怕我們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