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防疫新制後疫情趨勢 指揮中心下午2時記者會說明
瓦格納集團:被普丁犧牲的送死傭兵?國際能否制裁打擊?
郭台銘低調等國民黨 藍端出徵召提名 「郭侯大戰」提前開打?
癌細胞
健康主題館/標靶+化療 乳癌晚期存活期提升
「對於晚期乳癌病友,希望是永遠存在的!」台大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表示,目前乳癌病患即使進入晚期,且癌細胞已經轉移,病患還是有機會延續生命,以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陽性病患...
重粒子治療3/5月啟用 陳威明:是責任也是壓力的開始
台北榮總重粒子中心即將於5月正式啟用,號稱為台灣癌症放射線治療,「拼上最後一塊拼圖」,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難掩興奮:「這十多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北榮為了重粒子中心斥資45億元,歷經四任院長,具有五...
長聖2月營收3,904萬 月增18%、年增22%創同期新高
長聖(6712)今(1)日公布2月營收3,904萬元,月增18%,與去年同期成長22%,為歷年同期新高。長聖總經理黃文良表示,隨著公司多元細胞治療產品布局及合作醫院數增加,有信心今年業績將持續穩健成...
國內兒童癌症發生率上升 父母留意9大關鍵警訊
根據WHO統計,全球有40萬兒童癌症患者,每3分鐘有1人死亡,國內兒童癌症發生率有上升情形,國際兒童癌症日前夕,花蓮慈濟醫院舉辦個案分享暨宣導會,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際兒童癌病協會將每年的2月15...
仁新急性白血病新藥 獲准進行澳洲臨床一、二期試驗
仁新(6696)(10)日公告,該公司的全癌症候選新藥LBS-007,已獲澳洲人類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CALHN HREC)核准進行急性白血病第一/二期臨床試驗,並已獲澳洲藥物管理局(TGA)備查,...
巨生醫MPB-1523顯影劑臨床二期試驗結果 將登國際期刊
巨生醫(6827)今(2)日宣布,自主研發的MPB-1523 MRI顯影劑-肝細胞癌的臨床二期試驗結果,已於1月20日通過著名放射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
染新冠高燒殺死癌細胞? 癌末翁意外重生
新冠病毒引發的高燒可以殺死癌細胞?南方周末一名記者82歲的父親罹患膽囊癌晚期,醫師估計只能活三個月,但其父確診新冠,高燒一度達40.8℃,卻在住院11天後離奇好轉出院。有醫師不排除是新冠引發持續高燒...
體質偏酸易罹癌? 醫師:無科學依據
「體質偏酸才會罹癌」、「抗酸或鹼性飲食可改變體質並抗癌」,網路充斥許多似是而非的養生之道,讓不少癌友力行「鹼性飲食」,國衛院學者提醒,癌症病患腫瘤附近一兩公分組織的微環境偏酸,不能說癌症病人全身偏酸...
別再傳酸性體質致癌!國衛院研究揭癌細胞長期適應之謎
數百年來,科學家持續試圖解開癌細胞壯大轉移之謎,尚無簡單答案,但坊間謠言及其衍生商機已導致社會大眾觀念錯誤,例如「體質偏酸才會罹癌」、「抗酸或鹼性飲食可改變體質並抗癌」。學者提醒,癌症病人體內頂多只...
長壽=高罹癌風險?揭開老化與死亡的「關鍵機制」
文/強納森.席佛頓(Jonathan Silvertown)所有的生命都難逃一死,但死亡的年紀未必相同,例如果蠅孵化後只能活幾個小時,地球最長壽的生物奧氏蜜環菌(Armillaria solidip...
攝護腺癌治療新里程 新療法提升癌友生活品質存活時間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12月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開幕,和信醫院核子醫學科展出攝護腺癌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法,為晚期癌症精準診療提供新方向。專家表示,通常攝護腺癌進入轉移期後,治療目...
「抗老明星」B3成分導致小鼠乳癌轉移? 國內學者建議這樣吃
抗老是現代人追求的目標,參與長壽蛋白質活化的NAD+(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一種維生素B3的衍生物,因被認為有抗老功能而大受歡迎,連帶含有NR(煙酰胺核糖)、NMN(煙醯胺單核苷酸)等NAD+前驅...
剋癌魔術子彈 晚期乳癌治療精準化
女性乳癌死亡率年增10% 居癌症榜首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在衛福部公布的十大癌症中,乳癌發生率近幾年急速飆升,連帶女性乳癌死亡率也增加到24.6%,排名第四,且死亡率年增10.2%,高於其他癌症...
取代傳統乳房全切術 「乳癌手術中放射治療」復原迅速
許多人對罹患乳癌有刻板印象,誤以為得全乳切除治療;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表示,目前醫術可改以「乳癌手術中放射治療」取代傳統乳房全切除手術,只要是早期乳癌患者、腫瘤小於3公分且無淋巴轉移以及癌細胞切...
北榮新發現/血癌前期藥 竟激活致癌基因
血癌前期的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MDS),須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台北榮總最新研究發現,此藥物會啟動致癌基因「癌基因SALL4」,讓癌細胞繼續生長,影響療效,研究成果已被刊登在國際知...
血癌前期精準治療大突破 北榮監測關鍵基因隨調藥物
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突變或輻射線暴露、接觸化學藥物等,可能讓骨髓造血生產不良品,造成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數量不足,甚至是製造出血癌細胞。就臨床分類若血癌細胞未達20%,其為血癌前期,稱為骨髓造血細胞...
血癌前期治療藥物竟會激活癌細胞 北榮新研究找到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突變或輻射線暴露、接觸化學藥物等,可能讓骨髓造血機制生產出不良品,造成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數量不足,甚至是發生異常製造出血癌細胞,但若癌細胞未達20%,即為血癌前期「骨髓造血細胞...
34歲女星無預兆罹患甲狀腺癌爆哭 醫:女性發生率是男性三倍
34歲女藝人林欣霈,17日於臉書公開近三個月對抗「甲狀腺癌」的歷程,幸甲狀腺癌僅是初期,目前已完成療程,後續需定期回診追蹤。甲狀腺癌多發生在女性,除了林欣霈以外,藝人寶媽、前副總統呂秀蓮都曾罹患過甲...
國際乳癌防治月 醫師提醒早發現早治療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台灣革瑞蔻癌醫智療藝術學會今天舉辦宣導活動,醫師提醒,防治乳癌牢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定要尋求正規治療管道,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及早發現永不放棄、國際乳癌防治月記者...
吳淑珍眼瞼發現惡性腫瘤 醫師分析「這種癌」最容易忽略
70歲的扁嫂吳淑珍近期切除左上眼瞼之惡性腫瘤、接受眼瞼重建手術。眼科專科醫師指出,80%眼瞼瘤是良性的痣、黃斑瘤、囊腫、肉芽腫、血管瘤,20%是惡性腫瘤,其中多數為較少轉移、預後較佳的基底細胞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