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2:說禮貌的話 講讚美的話

品德教育是學校敎育的重要一環,其中一項是「説禮貌話」。簡單説,就是希望學生能彼此打招呼、並向師長及來賓問好。這看起來很容易,卻需二、三年的時間,才能形成風氣。我有一次到中學演講,校長陪我參觀校園,多...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1:你愛的是什麼?

越南人有句玩笑話,如果有女孩子對你說:「我愛你的人,我愛你的美,我愛你的心」,不要立刻心花怒放,一副飄飄然的樣子。其實她說的是:「我愛你的人民幣,我愛你的美金,我愛你的新台幣」。金錢與愛情如果對方是...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0:小心 壞習慣成自然

幾十年前,在台中成功嶺大專暑期集訓,當時軍營設備十分簡陋,廁所是蹲式茅屎坑,沒門、沒隔間,上大號時,大家—字排開,對面也有一排,大家袒裎相見。在我隔壁的一位學員,用手托住屁股,我覺得奇怪。他主動告訴...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9:懂得表達感激

民國五十年代時,台灣國民所得只有幾百美元,百姓的日子普遍不好過。有個人家收入微薄,卻有七、八個孩子,經濟的困窘可想而知。最難過的是,孩子的學費無以為濟,午餐只有—個饅頭。早上坐公車上學,晚上回家就用...

評論

網傳趙少康「私吞競選結餘款」退出新黨 侯辦嚴厲譴責:勿傳不實言論

針對網路傳趙少康私吞競選結餘款遭到王建煊譴責後退出新黨。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王敏旭表示,這則網路謠言明顯不符事實,且已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認定為不實謠言,競選辦公室嚴厲譴責網路的不實言論,也呼籲社會...

要聞

傳趙少康私吞經費遭譴責才退出新黨 侯辦:不實謠言

網路謠傳,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1994年私吞競選結餘款3億元,遭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譴責後退出新黨。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辦發言人王敏旭說,不符事實,且已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認定為不實謠言。近期網路...

要聞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8:不放棄就有希望

有對夫妻結婚十五週年,先生送太太一枚鑽戒,價值新台幣二十萬元。太太在削水果時,隨手將鑽戒取下,用衛生纸包好放在口袋裡。後來以為是垃圾,把它送進垃圾車運走了,發現時,她家的垃圾袋已混在三噸的垃圾中送到...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7:廣義的門當戶對

上帝從亞當的身上取了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女人是男人骨中骨、肉中肉(創世紀第二章 22至23節)。所以創世紀第二章24節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結為一體後就不再分離。基督...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6:讚美帶來成功

一位國中女生,作文課上偶有佳作,被老師評了甲上,並全班傳閲。這位同學感到意外,但也有説不出的欣喜,以後對作文特別有興趣,更加倍用心。不久,她又有一篇作文獲得「全班傳閲」的榮譽。讚美有神奇功效從此以後...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5:歪嘴配駝子的婚事

從前結婚常是媒妁之言。有位男士是個駝子,一直找不到對象,於是找媒婆幫忙。剛好有一位歪嘴的小姐,因為沒有對象,也來找媒婆協助。媒婆要懂機靈這位腦筋靈光的媒婆安排兩人見面,不過相親的方式很特別,媒婆跟女...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4:學習孟母三遷

有立太太育有一子,由於夫妻倆經營一間小餐廳,日夜忙碌,根本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就將孩子寄養在妻子的大哥家。她的哥哥是知名大學校長,嫂嫂是大學教授,哥哥、嫂嫂有愛心,又善教,視孩子為己出,這個孩子被教導...

評論

影/王建煊名列新黨不分區第一 曝參選主因

新黨今到中選會登記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名單,新黨創黨元老、監察院前院長王建煊領軍,名列不分區立委第一名,王建煊表示,願意出來的主因就是兩岸若擦槍走火恐發生戰事,受苦的是台灣人民。王建煊說,新黨創立三十年...

要聞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3:結交益友最快樂

我們常説,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到了陌生的地方,最常講的是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人生最痛苦的時刻,是眾叛親離的時候,最哀傷的是親人離散或逝世。苦悶的人生,不是缺少名利,而是沒有朋友。父母確是我們的...

評論

新黨不分區立委提8人登記 王建煊列第一

新黨今到台北中選會登記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名單,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新黨很慎重地考慮後,共提出了8位不分區立委參選人,由監察院前院長王建煊領軍,接著依序為前監察委員仉桂美、吳成典、台灣新住民經貿交流協會...

要聞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2:有使命感 屢敗屢戰

我們常會發誓要做好某件事,否則就如何如何。例如青少年會説 「一定要怎樣怎樣,否則就剃光頭或三天不吃飯。」這就是使命感。怎麼定義使命感?使命感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圓滿達成任務的強烈意願。這種圓滿達成...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1:錢都留給子女好嗎?

有對夫妻有三個兒子,都已結婚生子。後來小兒子離婚、失業,住在父母家,他的兩個孩子也由媽媽照顧。兩個哥哥覺得不公平,弟弟吃住不用花錢,孩子還有人幫忙帶。這對老夫妻沒辦法,就給兩個哥哥各五十萬元。有人問...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0:別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中國大陸曾經邀請日本中學生參加一項野外求生競賽,將中丶日學生各若干人放在深山中,不供應水、食物及任何物品,讓他們生活二十四小時,測驗他們野外求生的能力。結果發現日本學生求生能力比較強。在大陸曾經掀起...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9:管好孩子的口腹之慾

中華料理聞名世界,江浙菜、廣東菜、四川菜、台灣菜等不勝枚舉,各有特色。但要問什麼菜最好吃,還是媽媽做的菜。我們常説,這道菜有家鄉味。今天吃的菜餚,使我想起了媽媽的味道!為什麼媽媽做的菜最好吃?因為我...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8:善用經驗法則

監察院有個小花園,內有一魚池,養了四、五十隻彩色錦鯉,有時我會趁著午休去散散步、甩甩手,小魚池約有十公尺長,我站在一頭作甩手運動,不一會兒魚都游了過來,群魚相聚,十分好看。後來我走到另一頭去運動,魚...

評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7:栽培孩子要找好土

栽培孩子要找好土。耶穌曾對眾人講了個撒種的比喻「有個撒種的人,撒出去的種子,有的落在路旁,被飛鳥吃掉了,有的種子落在淺土裡,發了芽,但養分不夠,不久就死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被荊棘擠死了;只有落在好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