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研擬兩岸論述 訴求「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
排灣族
排灣族女生全國武術冠軍 獲彰化縣模範兒童表揚
彰化縣政府今天上午在彰化演藝廳舉行國小模範兒童表揚活動,由彰化縣長王惠美表揚452位模範兒童,其中來自花壇國小焦沛清是排灣族,是中正盃全國武術冠軍,中山國小陳思穎已經通過全民英檢初級檢定。受表揚的學...
排灣族學生張豐緒品學兼優 瑞芳國中棒球隊投打俱佳
瑞芳國中棒球隊成立至今八年,培育出不少優秀學子,球隊裡頭也有不少原住民臉孔,其中排灣族學生張豐緒,雖然個頭不高,但是具有爆發力,不論是投手或是打擊都有不錯的表現,加上他自我要求高,課業也是都維持不錯...
口鼻笛大師許坤仲告別式
屏東縣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許坤仲本月11日辭世,享壽89歲,昨天舉行告別禮拜,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其子女代表受贈,原民會也頒贈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文化部指出...
口鼻笛國寶大師許坤仲告別式 屏東縣府頒贈褒揚狀
屏東縣排灣族人間國寶口、鼻笛大師許坤仲,本月11日辭世,享壽89歲。今20日告別式由屏東縣政府秘書長邱黃肇崇代表縣長周春米出席頒予褒揚狀,以表揚許坤仲一生奉獻排灣族口鼻笛製作、演奏的保存、推廣與傳承...
排灣族口鼻笛國寶許坤仲逝 原民會追頒專業獎章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許坤仲3月11日辭世,享壽89歲。原住民族委員會表彰其貢獻,今天追頒「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原民會發布新聞稿,為表彰許坤仲PairangPavavaljung...
口鼻笛國寶許坤仲辭世 文化部代頒總統褒揚令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許坤仲3月11日辭世,享壽89歲。今天告別禮拜,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子女撒古流‧巴瓦瓦隆等共同代表受贈。文化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許坤仲(...
南臺灣原民文化音樂饗宴 「Kinisenayan星空音樂會」今明登場
茂管處與屏縣府於今、明2天聯合舉辦南台灣最美大型音樂展演活動,「Kinisenayan星空音樂會」於三地門鄉地磨兒藝術公園邀請屏東境內部落優秀藝文團體,傳達深厚文化底蘊,以「生命舞臺、祖靈柱和灶」結...
石板屋遭火劫 耆老領族人修復
屏東縣春日鄉老七佳石板屋聚落群去年遭祝融,燒毀1幢石板屋廚房及2座涼亭,縣府今年獲中央補助,由耆老帶領部落青壯年展開修復,以傳統工法與技術,傳承先人生活智慧,預計今年5月可完成。文化處指出,在排灣族...
屏東老七佳石板屋去年慘遭祝融 修復工程預計5月完工
屏東縣春日鄉老七佳石板屋聚落群去年遭祝融,燒毀一棟石板屋廚房及兩座涼亭,屏東縣政府今年獲中央補助,由耆老帶領部落青壯年展開修復,以傳統工法與技術,傳承先人的生活智慧,預計5月修復完成。文化處指出,這...
為電影「超級公民」配樂 排灣族口鼻笛國寶許坤仲辭世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許坤仲昨(11)日辭世,享壽89歲。文化部長史哲聞訊後深表哀悼並表示,許坤仲藝師一生熱心教學,奉獻排灣族口鼻笛製作、演奏的保存、推廣與傳承,作育英才無數,除指示...
走跳世界/恆春半島 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桃花源
今年春天,讓我們去「桃花源」走走吧!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吸引了無數人想要一探究竟、尋覓這處自得其樂的烏托邦。而在台灣最後的桃花源─恆春半島,旅人將可感受到這股遺世而獨立的閒適和樂,令人心動不已。美...
秀姑巒溪遊客中心地標 將拆
花蓮縣秀姑巒溪遊客中心有個約4層樓高的大頭目圖騰柱,原本是為了裝飾水塔的「偽裝」,如今是當地重要地標。由於遊客中心已使用超過30年,加上去年918地震建物損壞,且頭目圖騰是屬於排灣族,跟當地文化沒有...
花蓮秀姑巒溪遊客中心整修 地標大頭目圖騰拆除
花蓮縣秀姑巒溪遊客中心有個約3、4層樓高的大頭目圖騰柱,原本是為了裝飾水塔的「偽裝」,如今是當地重要地標。由於遊客中心已使用超過30年,加上去年918地震建物損壞,且頭目圖騰是屬於排灣族,跟當地文化...
排灣女孩志氣高 憑專業技能錄取高師大金榜
台南市私立光華高中動漫國際特色班學生曹翁若嘉,憑藉在校努力鑽研多媒體設計各項技能,日前通過甄選,錄取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她有遠大的夢想,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原民的文化與藝術。校長張敬川表...
整建8年 大鳥休憩區完工啟用
台東南迴大武鄉大鳥休憩區,整建8年完工啟用,嶄新觀景平台融入在地排灣族文化,遊客站在觀景台上,遼闊宜人的海岸風景盡收眼底,能與大海親近接觸,成為大武鄉南迴公路新景觀地標。
完成石板屋修復 排灣族趙秀英獲三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
屏東縣春日鄉排灣族七佳部落傳統領袖趙秀英selep lja curimudjuq1月30日辭世,享壽62歲。為表彰對排灣族重要祭儀文化傳承及石板屋保存之貢獻,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Calivat‧Gad...
【當代散文】鄭麗卿/遠遠一座大山
回老家的路上,車過海豐,從右手邊即可望見大武山。近二三十年來,這一路上舉目所見盡是灰濛濛的煙霧氣,好天氣時勉強可見大山一點模糊輪廓。我鄉東邊綿延的群山,我們籠統指稱為大武山。遠遠的大山,恆定穩重屹立...
願你了解我的明白 臺文館推原住民族文學展
國立臺灣文學館推出「原住民族文學捐贈展」,邀請民眾一同追溯臺灣文學史長河的源流——原住民族文學。本展以典藏文物為基礎,呈現原住民族文學的各樣載體,史前的口傳時期,有神話、傳說、祭儀、歌謠等多元文本,...
【文學遊藝場.第34彈 2022晚禱優勝作品】曾元耀/半島盟約
可不可以去墾丁,跟南方的陽光借一身稻禾色的皮膚與龍磐草原共浴夏日,養傲岸的孤獨可不可以去八瑤灣,向太平洋的海借一條溫柔的海岸線把時間的傷痕密密縫合,養無憾的日子可不可以向半島的棋盤腳樹借一夜風情的花...
明興閣試布袋戲、享火龍果燭光晚餐 2022潮旅行開跑
屏東潮州明興閣掌中劇團,是台灣唯一一個從雕刻、操偶到文武場,全部由同個家族包辦、可以自給自足的布袋戲團。17日將在「2022潮旅行」中打開戲台,邀請參加旅人一起為戲偶穿衣、化妝、接受完整的操偶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