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男師出軌博士生 助發高水準論文還幫她獲得大學教職
媒體人再發聲明指遭傅崐萁性騷擾 點名郝龍斌出來說明
康康被騙480萬後露面 曝江蕙一通電話罵翻了
受虐兒
武聖夜市「棉花糖妹妹」太累遭父打 台南社會局:涉不當管教
台南夜市常會看到的10歲「棉花糖妹妹」,前天深夜被民眾發現疑似賣到喊累,卻被父親打手、摀嘴,最後妹妹躲進公廁,連門都沒鎖,就坐在馬桶旁睡著了,讓發現的民眾覺得好鼻酸。市府獲報後立即聯合警政、社政單位...
住商不動產南科建國加盟店慶三周年 捐30萬元助家扶受虐兒
住商不動產台南南科建國加盟店店東李書儀、總經理王秀蘋今天到北台南家扶捐贈30萬元作為兒童保護專款,希望為受虐兒少盡一分心力。北台南家扶主任莊淑惠代表接受並贈感謝牌,呼籲社會大眾能一起來關懷受虐兒。住...
疫情悲歌...父母經濟困難以孩童性影像謀利 菲國兒少性剝削頻傳
疫情引爆兒童性剝削風暴!居家隔離與遠端課程已導致許多菲律賓家庭出現經濟困難,不少父母竟將兒童性影像上傳網路謀利。近期調查指出,將近200萬名菲律賓兒童有性剝削的風險,尤其在貧窮社區狀況更加嚴峻。民團...
虐兒慣犯!年輕狠父「倒吊、毆打、射玩具槍」害2歲女重傷
日本發生一起虐兒案件。一位24歲的父親平井凜太郎,上個月21日因為涉嫌用玩具槍攻擊2歲的女兒,造成對方腹部出現彈痕且內出血,因此被未婚妻報警處理。平井因傷害罪嫌遭到警方逮捕後,被發現早在過去,他就已...
11個月大男嬰遭母親小王虐重傷 機警路人瞥瘀青打113救出他
高雄一名出生未滿1歲的男嬰,遭母親李女的同居「小王」傅男家暴,男嬰被虐到重傷,臉上冒出「熊貓眼」,去年6月傅男帶男嬰外出,路人發現男嬰臉上全是傷,懷疑遭到家暴,機警通報113,順利讓警方揪出這起虐童...
高齡產女凌虐 父母二審判5年餘
高雄林姓女童前年昏迷送醫,三歲體重僅七點九公斤,瘦成「皮包骨」,且全身多處傷勢,檢方認定女童父母施虐,依妨害兒童發育罪起訴;一審判林姓夫妻各一年六月徒刑,二審認為女童送醫時已達「重傷害」,撤銷改判林...
熱血兒醫築保護網追真相 不讓孩子走得不明不白
屏東4歲男孩「小豪」 去年3月被送到高雄長庚醫院已昏迷,檢查發現是急性腦出血,小小身軀布滿瘀青,生殖器有遭綁傷痕,兒科醫師徐美欣直覺不尋常,經通報後,疑似是加害者的男童父親遭收押,家中另一名2歲女童...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孩子的自白」 談預防兒童受虐
筆者在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曾支援外科急診。有一天救護車送來一位七歲小女孩,頭髮和臉上都是血,頭部受到撞擊,意識不清。家屬聲稱是因意外跌落而受傷,但我們一看就知道狀況不單純──那幼小的身軀遍體鱗傷,身...
兒童專責醫師試辦3個月揪疑似兒虐 5月擴至10縣市
少子化下每個孩子都是寶,衛福部去年10月在6縣市試辦兒童專責醫師計畫,追蹤3.5萬名幼童健康狀況,短短3個月揪出1例疑似兒虐案、30多名疑發展遲緩童,預計5月將擴展至10縣市。根據內政部2020年人...
2歲男童陪髮型師媽媽上班 竟被店長帶入房狂打
別人的孩子開罪你了嗎?台灣新竹一名媽媽帶住2歲兒子上班,她工作期間,男店長將她兒子帶入員工休息室,看似只是幫同事照顧孩子。但店長鎖門後突然暴打男童,不單摔他到牆角上,又把他抱起大力掌摑、用手敲他的頭...
人力、口罩都不夠 安置機構求援「可以多重視我們嗎」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凸顯出弱勢族群長期被社會遺忘以及忽略的慘況。台灣全國兒少安置聯盟今成立,原本人力就吃緊的安置機構,擔心一旦機構內出現確診個案,無人可擔任替手,盼政府給予解決之道,而口罩的配置各縣市...
第29屆醫療奉獻獎/李登輝「御醫」 憂研究型醫師斷層
第廿九屆醫療奉獻獎今頒獎,總統蔡英文昨接見得主,盼透過醫奉獎拋磚引玉。曾為李前總統登輝「御醫」的台大內科名譽教授連文彬為獲獎人之一,昨特別感謝李登輝設置健保,大幅改善國人就醫權利,兩人過往嫌隙似乎已...
第29屆醫療奉獻獎/國內首位女法醫尹莘玲 投入驗傷終結兒虐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病理部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是國內首位女法醫,33年醫師生涯中,有三分之一從事法醫工作,透過司法解剖,從死者身上找答案;她以法醫領域第一人投入兒虐驗傷,成為「兒虐終結者」。意外?兒...
兒虐家庭需精神輔導員 醫師也籲:社工勿長期外包
兒虐案層出不窮,而學齡前的兒虐事件相對易遭忽略。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少保護中心召集人黃璟隆表示,兒虐案件近年有增加趨勢,長庚平均每個月都接獲受虐兒案例,而像酗酒、藥癮、失業或同居等脆弱家庭,其兒虐...
強化社會安全網 衛福部將為個案算風險分數
兒虐案件頻傳,社會安全網屢遭詬病漏接不幸個案。為強化不幸事件的預警機制,衛福部除將轄下各項通報系統資料串聯進「社會安全網保護資訊系統」,目前也找專家研議針對部分風險因子加權、嘗試計算個案的風險分數,...
吳佳璇/探觸兒虐事件的深井
農曆年前兒虐事件頻傳,我們看到激憤的鄉民,群聚在因「肉圓沒有加辣」痛毆小孩的醉父家門前,展現以暴制暴的「私刑正義」。還有民意代表重提修法,虐童致死最高處以死刑,彷彿與主張「殺童唯一死刑」之網路聲量遙...
春節壓力大兒虐風險提高 打113多分關懷
衛福部統計,每年寒暑假結束後是兒少保護案件通報的高峰。衛福部保護司提醒大人關注自身身心健康,避免將孩子當成出氣筒,同時留意周遭親友是否需要協助。如果發現有疑似兒少虐待事件,可撥打110或113尋求協...
虐童案頻傳…托育黑名單 衛福部設專區公告
虐童案頻傳,本報調查發現全台僅八縣市設置專區公布不適任托育人員與機構負責人姓名,無法讓家長及時避開惡質托育人員。衛福部昨宣布已在社家署網站建置公告專區,連結各縣市資訊供民眾查詢,並要求未建置專區縣市...
避免兒虐悲歌 美國兒童健康專家建議要做這件事
近日殘忍的兒虐案件接連發生,社會高度關注。專家表示,3C褓姆扼殺家庭親子互動的時間,親子共讀可以讓家長與小孩關係更緊密,避免家長在照顧過程中出現不當管教;另嬰幼兒處於貧乏的閱讀環境與文化刺激,日後成...
不耐幼兒哭鬧 研究:小爸媽缺乏育兒技巧較易釀憾事
台南發生一起兒虐致死案,疑似施虐的母親年僅17歲。研究發現,小爸媽是兒虐案風險因子。保護司統計也發現,因小爸媽較缺乏育兒技巧和知識,難耐小孩哭鬧,易釀兒虐憾事。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