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考量人權和勞工議題 Uniqlo母公司以後不會有「緬甸製造」的衣服

早晨財經速解讀/清明變盤 現金為王?那指入牛市 日本GDP又掉一名?

中國大陸如何滲透加拿大?「紅色媒體」效應操弄華語社群

北醫

繁星放榜 桃園4高中學生成績優異上醫科

2023年大學繁星放榜,桃園啟英高中共有44位學生成功摘星,更有5位醫科學生;治平高中則有39位學生成功繁星,醫學系達6人、台大2人;育達高中則是59人摘星成功,1人通過醫學系第一階段篩選;大華中學...

文教

北醫附醫院長被爆大搞婚外情 陷醜聞傳訊請辭全文曝光

媒體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被媒體直擊與相差14歲的義守大學教授楊智惠有「超友誼關係」,疑似大搞婚外情。消息曝光後,邱仲峯已請辭院長一職,其職務由副院長張君照代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表...

生活

靠「良性」競爭 台東這對雙胞胎攜手通過醫學系首試

大學甄選入學今公布繁星推薦錄取榜單,國立台東高中一對雙胞胎兄弟陳典亨和陳典佑,從小一路靠著「良性」競爭,兄弟倆分別通過長庚大學醫學系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首試,若通過第第二階段,兄弟倆就確定錄取,成為...

文教

重粒子治療2/15家醫院發展粒子治療 台灣成最密集國家

台北榮總斥資四十五億元設立「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今年五月將正式啟用,自林口長庚醫院2015年啟用質子治療中心後,目前國內已有8間質子治療室,北榮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為國內首座,讓國內粒子抗癌戰,開啟...

生活

立委吳欣盈籲導入數位科技 升級國內整體醫療效率

台灣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張其祿今天舉行記者會,指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健保支出速度遠超過保費收入,健保要永續經營不能只靠漲價或撥補,呼籲政府將數位科技導入醫療,積極發展智慧醫療,促進醫療品質升級,以維護民...

要聞

來台讀碩每天花400元「超商吃三餐」 法國美女親揭原因

來自法國的美女Angele,目前在台北醫學大學攻讀生物醫學工程碩士,但因為在台灣沒有朋友,租屋處也沒有廚房,所以每天三餐都在超商解決,一天的餐食花費高達400元台幣。然而,她也喊話希望可以交到台灣朋...

Oops

藥品短缺1/基層診所缺破傷風疫苗 食藥署籲盡速通報

國內缺藥情形備受關注,跌倒、被狗咬傷常須施打的破傷風疫苗於去年10月開始缺貨,食藥署今年1月緊急協調廠商專案輸入,但近日有民眾向本報反映,到診所打破傷風疫苗卻被告知缺藥。食藥署表示,今年農曆年節前已...

生活

參與醫師:TPMI資訊未開放給國外學者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質疑「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商業技轉有瑕疵,參與計畫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說,TPMI目標蒐集百萬名國人基因資料,針對台灣特有疾病,進行相關基因統計分析,有助研發用...

產經

老婦到北醫麵包店購物摔倒骨折 她控醫院有疏失提告求償499萬元

一名年近七旬的老婦3年前欲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的麵包店購物,途中不慎摔跤腿骨骨折,她指控醫院疏於管理讓地面溼滑,事後又誤診導致骨頭異常增生,提告求償499萬餘元,台北地方法院認為老婦舉證不足,判...

社會

疫情助增病識感 北醫附醫:慢性阻塞性肺炎早期患者增

新冠疫情持續超過三年,疫情期間除了讓流感、腸病毒一度消失,也讓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早期患者揪出比例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炎屬於不可逆的疾病,愈早...

生活

北巿男子駕車左轉進巷口 碰撞機車19歲男騎士遇死劫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一處巷口,今天早上10時許發生死亡車禍,楊姓男子(30歲)駕駛小客車,從忠孝東路五段西向北方向左轉到215 巷口時,與東往西方向直行的19歲鄢姓男子騎乘機車碰撞,鄢姓男子當場...

社會

疫情後國際交流復甦 東協醫院參訪北醫質子中心

全球邁入後疫情時代,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緬甸等國家近兩百位東協醫院及醫界代表今起一連兩天分赴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參訪,為疫後最大醫療參訪團。今年全新啟用的蔡萬才癌症大樓與...

生活

僅需拍一次電腦斷層 北醫附醫直接秀4疾病篩檢結果

台北醫學大學今年在醫療科技展以「智慧醫療・創新永續」主軸,結合一校六院的特色,展出多項亮點項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AI人工智慧為發展主軸,展示「Deep-Lung 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台」...

生活

迎接數位浪潮 AI、機器人化身尖端醫療新標的

數位化浪潮來襲,AI、機器人整裝邁向醫療新世代。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1)日表示,帶來充滿科技感的機器人醫療大軍,包括台灣第一個通過美國FDA審查的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首座具高中低階復健機器人的機...

產經

台灣醫療科技展 北醫大一張電腦斷層預測4疾病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登場,台北醫學大學展出包括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台等,一張電腦斷層可預測4種疾病;長庚醫院則規劃4大主題區,讓民眾體驗尖端科技便利性。2022第6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從今天起至4日...

生活

29歲男中風跌谷底 北醫附醫機器人助3個月後可登山健行

29歲林姓男子今年年初突然中風,生活陷入困頓,左側肢體癱瘓,無法靠自己從床上起身,隨時都需要有人從旁協助,人生正起步的時間點,令林姓男子身心跌落谷底。為爭取黃金復原期,北醫附醫使用動力式下肢助行器,...

生活

國發會與Coursera簽署備忘錄 齊心力推雙語政策

國發會今(4)日宣布,與全球知名數位學習平台Coursera簽署備忘錄,將有助於導入全球先進觀念與做法,利用國際優質課程培育我國雙語專業人才,並推動國家語言的數位學習,期為台灣雙語政策數位學習帶來新...

產經

橄欖球/杜元坤花45年 扮職業化推手

等了45年的夢想總算開花結果,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從橄欖球的愛好者、贊助者,到今年如願催生國內首屆企業聯賽開打;他直言聯賽的開打只是階段性目標達成,未來除了希望協助引進外籍球員、教練達到國際化外,最終...

運動

醫界版「保持通話」 救護員全程聯繫 22分鐘救回遭電擊男

電影「保持通話」,被綁架的女主角靠打通陌生電話救回一命。41歲的王姓男子,工作時不幸遭到電擊,救護人員抵達現場時,王男已經失去生命跡象,到院前停止呼吸心跳(OHCA),但多虧救護人員在救護的過程中,...

生活

中山大學醫學院揭牌 賴清德:南北醫療平等重要一步

中山大學醫學院今天揭牌,成為高屏澎首座具醫學院系、培育公醫的國立大學。副總統賴清德致詞說,這是台灣南北醫療平等、健康平權的重要一步,盼培養視病如親的醫界人才。國立中山大學今天舉行醫學院揭牌典禮,並現...

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