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
人生逆轉學/啟發學障女兒天分 藝術家韓湘寧笑看低谷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
【昨日之書】何定照/白先勇──扛起文化向歷史敬禮
白先勇坐在東區住家附近熟悉的歐風茶館,全身沐浴在金黃色燈暈下。那光柔黯黯包裹他一身,是八十七歲的他喜歡的懷舊味,「東區現在這些人在想什麼,我有點搞不清了」,就像他比較一甲子前提筆寫《台北人》裡台北樣...
紀念五四運動 管中閔曬北京大學照:不是去兼課哦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在臉書發文,紀念五四運動105周年。他表示,2018年5月4日一批台大師生發起了「新五四運動」,抗議當時的教育部對台大校長遴選結果的打壓。若非去年他們出版《大學的脊梁》,詳細描述當年...
美國學運衝突相比五四運動 洪秀柱嘆:不如當年北洋政府
加薩戰爭近日引爆美國大學生抗議浪潮,部分升級成為暴力衝突,得出動警力壓制。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今天表示,恰逢五四,看到美國各大學生為巴勒斯坦抗議以色列的行為,被美國警方逮捕,突然有一種時空混亂的感覺,...
五四105週年前夕 習近平籲青年聽黨話跟黨走
五四運動屆滿105週年前夕,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今天呼籲廣大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好青年。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學生抗議...
馬英九訪北京大學 盛讚「我的名字只有你們寫對了」
前總統馬英九訪問大陸的行程接近尾聲,9日下午到訪北京大學,他在座談會的簡短致詞中盛讚北大把他的名字寫對了,並強調北京大學不僅是戊戌變法的產物,也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興學圖強的結果,「希望兩岸年輕人未...
黃埔百年/鳳山陸軍官校創校有國共合作背景 揭開被忽略的真實百年歷史
位在台灣高雄鳳山的陸軍官校即將慶祝100周年校慶,而隨著長期以來扭曲的政治情勢發展,有關於陸軍官校的歷史,在官校的官方網頁上語焉不詳,陸軍官校創校過程的蘇聯因素與國共合作背景消失不見。1924年創設...
王家衛《繁花》片頭字體源自《萌芽月刊》藏「魯迅精神」
電視劇《繁花》爆火,在觀賞劇集的同時,相信許多人也被這部劇的海報和標題字體所吸引。字體的源頭來自1930年1月1日創刊、魯迅擔任主編的現代文學雜誌《萌芽月刊》。被譽為「全能大師」的魯迅親自設計了這本...
【當代散文】季季/吹著黑管的社運健行者(下)——綴拾阿肥與我的60年代碎片
從《野鴿子的黃昏》引出感人的故事後來楊蔚為王尚義寫的追念文,則是他告別阿肥家的客廳並為「這一代的旋律」譜寫的最後篇章。1967年11月12日,楊蔚在《經濟日報》「綜合」版發表〈從野鴿子的黃昏引出感人...
「把這所大學獻給宇宙之精神」 台大增一處市定古蹟是這裡
今(12/20)為台大前校長傅斯年逝世72週年紀念日。台大指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昨日召開文資大會審議傅園文資價值案,經文資委員投票,全數投票同意指定「傅園」為直轄市定古蹟。台大校長管中閔今也率領數名...
五四最後大師!成大中文系設「蘇雪林教授研究室」開幕
文壇譽為「五四最後一位大師」的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蘇雪林,身後將生活文物與作品著作權捐獻給成大,中文系特別整理出一個空間規畫為「蘇雪林教授研究室」,並以「詩文學海天地心」為題策展今(12日)天開幕,邀...
五四最後大師!成大中文系設「蘇雪林教授研究室」開幕
文壇譽為「五四最後一位大師」的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蘇雪林,身後將生活文物與作品著作權捐獻給成大,中文系特別整理出一個空間規畫為「蘇雪林教授研究室」,並以「詩文學海天地心」為題策展今天開幕,邀請文學愛好...
內捲研究室/陸劇「紅色經典」改編熱 憑什麼圈粉年輕人還推升紅色旅遊?
1974年大陸上演了一部電影《閃閃的紅星》,講述中共在江西柳溪鄉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時,當地一名少年潘冬子,在父親潘行義因國軍五次圍剿,隨紅軍展開長征離家,留下他與地主胡漢三鬥爭的故事。片名的「紅星...
他鄉故鄉/「台大的事真多」傅斯年辦學鞠躬盡瘁 埋骨台大校園
傅斯年,這三字如雷貫耳,但是,誰知道傅斯年何許人也?若不是台大學弟要求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小組」,要去除校園「威權地景」,「包含但不限於」點名了傅園和傅鐘,傅斯年早被忘了。傅鐘每日21響 源自傅斯年名...
高凌雲/返校 電影背後的真相
取材基隆中學事件電影「返校」引起社會話題,故事題材取自1950年代的基隆中學事件,校長鍾浩東是客籍共產黨員,根據鍾的妻舅戴傳李口述,當時鍾浩態度強硬,不願接受政府感訓,才會遭到槍斃。戴傳李的姐姐蔣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