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公布餐飲食安新規 外送平台回應:上線前已落實夥伴食安教育訓練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4日公布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適用對象從食品製造業擴及至所有食品業者,包含餐廳、小吃攤及外送服務平台等。新規明訂從業人員不得在接觸金錢後直接處理食品,外送食品須完整包覆,避免污染,要求在取餐與交餐過程中,禁止吸菸、嚼檳榔、嚼口香糖或其他可能汙染食品的行為,且外送過程應避免劇烈溫度變化。
新規也指出,所有接觸食品的新進人員,包括工讀生與兼職人員,皆需接受至少3小時的食品安全教育訓練,並於每年持續進修至少3小時,且於作業場所須全程佩戴口罩。違反者最重可處2億元罰鍰。
對此,兩大外送平台foodpanda與Uber Eats皆表示多項食安措施早已在平台上實施。foodpanda表示,其所有外送夥伴在初次上線前,都需完成三小時食品安全、道路安全、職業安全訓練課程並通過測驗,平台也定期宣導食品安全觀念,並提醒餐廳合作夥伴應於衛生福利部之非登不可網站登錄,取得食品登記字號。
Uber Eats亦回應,平台十分重視食品衛生,「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所增訂的外送服務衛生管理規定,目前均已落實在平台針對外送合作夥伴提供的食品安全衛生教育課程中,內容包含保溫袋的使用與清潔、正確處理特殊餐點、維持包裝完整,以及冷熱餐點的有效區隔與運送時的遮蔽措施,避免食品受日曬、雨淋或劇烈溫濕度變化影響等,將持續配合政策方向,攜手合作夥伴,致力提供消費者安全、可靠的外送體驗。Uber Eats強調,「我們也會持續提醒商家合作夥伴落實包裝密封相關規範。」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