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豬肉攤產地標示完整 林姿妙教消費者辨識國產豬

快過年,各家戶少不了使用豬肉食材,宜蘭縣長林姿妙今天前往宜蘭綠九市場及羅東民生市場了解豬肉產地標示,近來經由衛生局輔導,多數業者都落實產地標示,肉攤前掛有「屠宰證明書」、「每日進貨憑證」及「輸入許可證明」,消費者年節買豬肉「安啦」。
政府規定從元月起食品販售場所、食品製造業及直接供應飲食場所等食品業者,製售任何含豬肉及其可供食用部位原料的食品,都要清楚標示豬原料產地,並以屠宰地為原產地,提供消費者清楚明確的資訊;過年期間,很多家戶都要買肉做菜,消費者擔心買到來源不明的豬肉。
縣長林姿妙今天由衛生局人員陪同前往傳統市場,了解防疫措施及豬肉產地標示。一、兩個月前,縣衛生局就動員大批人力宣導,今天各商攤的標示非常完整,宜蘭縣肉品市場配合開給業者「屠宰證書明」,只要經過縣肉品市場宰殺運出的豬肉都有證明,保證都是安全的國產豬肉。
此外,還有每天「進貨憑證」可以讓消費者了解進了多少豬肉,攤商掃QRcode清楚肉品來源;如果是國外進來的豬腸衣,也都有掛出「輸入許可證明」。
萊豬就算進來,推算時間上約是今年4月以後,目前消費者在市場買豬肉,基本上都還是安全的。至於將來會不會有業者把萊豬混在溫體豬裡販售?衛生局表示,進口豬肉冷凍的,解凍後放在肉攤的肉體色澤,與一般溫體豬肉絕對不同,肉眼可以辨識,未來衛生局人員也會加強稽查頻率,食安把關絕不退讓。
縣長林姿表示,宜蘭採取「守得住」、「查得到」及「看得清」把關手段,即透過自治條例修訂以「守住」乙型受體素「未檢出」,並推動「拒用含瘦肉精肉品自主管理商店」安心標章及鼓勵團膳業者優先採用在地優良可溯源的農業產品,讓消費者選購時能「查得到」,另也籲請業者應確實標示肉品來源,讓民眾能夠「看得清」。
縣府提醒業者,如果未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規定標示,可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標示不實者,可處以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