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標章之亂 廠商撤823件申請案

因應萊豬進口,農委會推出台灣豬標章,但從標章貼紙之亂,到審認資格不明,屢爆爭議。農委會統計,截至十四日止,全台有一萬六三八二件台灣豬標章申請案,已審核通過案件總計六二四三件,另有一一三○件被撤銷,其中光是業者自行撤銷案件就高達八二三件,讓台灣豬標章公信力引發外界更多質疑。
標章審核機制 回歸農委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在台南表示,台灣豬標章的政策是百分之百正確,過去有一些紛擾,農委會將深切檢討;昨天起台灣豬標章管理及審核機制,由原本中央畜產會改回歸農委會畜牧處執行,也會透過中央畜產會協助執行,不會再有台灣豬標章審認不明的困擾。
實際上,不少業者因混用進口豬,自行撤銷台灣豬標章。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豬標章到十四日止,扣除業者自行撤銷八二三件,以及因資格不符遭畜產會撤銷三○七件,有六二四三件審核通過。
陳吉仲表示,自從推動台灣豬標章以後,有很多業者來申請,原本使用進口豬肉則改用台灣豬,這是當初設定的目標,代表這個方向正確,執行時雖有不周全的地方,但會全力檢討改善。
農委會主秘范美玲表示,去年試辦開始,中央畜產會本著推廣、輔導業者使用台灣豬標章,但在部分執行規範上,確實有未盡清楚明確之處,造成各界對台灣豬標章是否能夠落實管理有些許疑慮。
日前有民眾爆料,指台灣豬標章申請切結書上多加了一個「多」字,變成「多為國內飼養豬隻」,是中央畜產會副執行長王旭昌同意,且農委會畜牧處長張經緯也知情,讓業者忍不住痛批政策混亂。
須全店用台灣豬 腸衣例外
知情人士表示,對話截圖曝光後,農委會多名畜牧處人員昨到中央畜產會開會,同一時間,范美玲在農委會開記者會,強調要收回中央畜產會核發台灣豬標章的審認權力。
范美玲重申,必須全店都使用台灣豬,才會核發台灣豬標章,唯一例外是香腸的腸衣,因為台灣沒辦法快速有這產業產生。貼台灣豬標章能證明豬肉直接可食部位,或加工品主要原料,來自台灣養殖的豬隻,農委會在這立場的原則從來沒有改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