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灣豬標章之亂始於農委會?民團:貼了無意義

台灣豬標章再惹爭議,民眾向平面媒體爆料,業者申請台灣豬標章,中央畜產會的切結書範本變更,多加了一個「多」字,變成「多為國內飼養豬隻」,是中央畜產會副執行長王旭昌同意的,且農委會畜牧處也知情,報導出示Line截圖證明;對此,王旭昌昨日至今都未接電話,畜牧處長官也未接電話回應。
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藍綠立委都質疑,中央畜產會執行台灣豬標章計畫,要求餐廳、業者簽切結書,上面「為國內飼養豬隻」,加了一個「多」字,變成「多為國內飼養豬隻」,同時「約定進口豬肉使用期限」,讓業者弄不清究竟是要求百分之百國產豬,還是「多」為國內飼養豬隻,業者不滿政策混亂,立委高嘉瑜更痛批政策陷業者於不義,應該檢討。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管90%台豬,為何不直接管不到10%的進口豬就好?
她表示,貼台灣豬標章根本毫無意義,就算貼了標章,國產豬以外的豬肉又該如何分辨呢?肉品是否含萊克多巴胺才是民眾最想知道的。
農業粉專「Linbay 好油」版主林裕紘說,國內消費者對台灣豬肉很認同、很願意消費,為何要推標章?現在是標示有沒有清楚的問題,何不推「不含萊標章」,比較有意義。
知情人士表示,去年底,為了衝高層要求台灣豬標章的「量」,到處請業者申請加入,因此走了偏門了,才有後來的豬標章是不是「百分之百台灣豬」的爭議風波。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