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民間被逼自力救濟 政府解套?

蔡政府開放美國萊豬牛進口在即,朝野攻防聚焦在能否落實查廠、萊豬標示及衝擊影響。執政黨雖給不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在野黨卻也無力阻擋。近七十家豬肉進口業者昨天連署宣示不會進口萊豬,也會落實「無萊」標示,展現民間的「自力救濟」,也凸顯政府的消極與無為。
對於豬肉進口商的行動,包括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衛福部長陳時中等官員都表示「樂觀其成」。外界也解讀業者此舉「幫政府解套」。
從實務面來看,如果解禁美國萊豬牛已勢不可免,而此際赴美查廠、標示含萊都有困難,業者「不進口萊豬」無疑是解決問題的良方:縱使對美開放,也沒有萊豬進口,國人也不必擔心吃到萊豬。這種結果,確實有為政府「解套」的功用,也難怪官員「樂觀其成」。
然而,豬肉進口業者此舉,卻是被政府所逼。業者昨天直嚷「快被政府害到沒命,怎麼可能幫忙解套」、「真是見鬼了」,可見氣急敗壞。中央官員坐收「解套」之利,能無慚色?況且,當進口業者強調會主動標示「無萊劑」,更是狠狠打臉蔡政府,足見「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但進口萊豬牛,茲事體大,不能全靠業者自救。就算有多數業者連署,惟只要還有業者進口,國人仍須面對萊豬牛進入市場的問題。政府有效且全面的把關,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事實上,此時急欲開放美國萊豬牛,也絕非聰明的政策選擇。蔡總統雖一再強調開放美豬牛不是單一議題,是解決貿易困難的問題,也是為了爭取國家有寬廣的經貿空間。但正值美國政權輪替之際,總統當選人拜登剛剛表示在完成對國內與美國勞工的投資及教育投入前,「我不會跟任何人啟動任何貿易協議」,對積極尋求和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議的蔡政府而言,恐怕正是一記悶棍。
退一步言,就算要開放美國萊豬牛進口,也該掌握最佳時機,兼顧國家最大利益。在國會,應該拿出道理,說服在野黨,讓人民安心,而不是甩鍋前朝,或畫錯重點、無厘頭地要求立委「禁帶動物內臟進入議場」。再想拉攏美國,也不該埋頭蠻幹,讓國人吃了萊豬牛,還當冤大頭。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