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月底解編 政院接手 藍批政治操作更難監督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明定本月底解編的促轉會業務移轉到行政院各部會,由行政院長蘇貞昌擔任召集人統籌監督。國民黨立委質疑此舉政治意圖濃厚,未來促轉業務將更不透明、難以監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則呼籲行政院要做好轉型正義工作,否則「恐怕只淪為清算跟鬥爭」。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表示,民進黨不顧反對硬推條例通過,外界看似促轉會解編、業務移交各行政院部會,但實際上只是讓在野更難監督。
林思銘指出,條例審查過程中就發現,對於促轉業務移轉,政院各部會根本沒有預算和人力的相關計畫,但條例三讀後,行政院將增設「人權與轉型正義處」做為「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的幕僚單位。他質疑解編是「假的」,政治意圖明顯,將來轉型正義業務都集中於該幕僚單位運作,一切更不透明,只是讓在野更難監督。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也直言,促轉會成立四年來,政府用人不當,張天欽任促轉會副主委時,企圖利用職權清算、抹黑藍營政治人物;且促轉會各項工作只做半套,蒐集檔案資料不公開、不透明,只做選擇性公布,對歷史人物並未功過併陳,不念其功勞,誇大過失,偏重意識形態考量,談不上轉型正義。
民眾黨團幹事長張其祿則表示,促轉會屬臨時性編組,本來就不能夠妥適地解決轉型正義問題,後也證明成效不彰,甚至被質疑是「東廠」,被詬病是打擊政敵的工具;未來促轉會將變成行政院轄下的會報,蘇貞昌應做好統籌、協調工作,用更高層次思考或借鏡國外經驗推動轉型正義,「若做不好,恐怕只淪為清算跟鬥爭」。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指出,促轉會在檔案徵集和開放應用、威權象徵的移除和責任追究上遭遇許多困難,未來承接各項業務的行政部門能否解決問題,取決於行政單位的決心;期盼轉型正義不會因促轉會解散而中斷或受阻,讓人權與民主的價值深植整個國家體制與社會文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