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聞眼/促轉換湯不換藥 歷史傷痕難癒合

蔡政府視為重要施政的促轉業務將轉型,綜觀促轉會過去四年運作,不僅在野黨不滿意,包括綠營、專家學者、民間團體的質疑聲也未曾停歇。促轉會成效不彰解編,可歸咎「缺乏帶領社會討論、凝聚共識」與「最高層缺乏決斷力」兩大主因,如今改由行政院接手,換湯不換藥,蔡政府顯然還是沒搞懂問題出在哪。
促轉的核心價值,是要能透過轉型正義手段,促進社會和諧。促轉會最為人詬病處,即在於沒有帶領社會對話,就進入具體執行階段,反而加劇族群衝突。
如今,在「行政不法」仍未有社會共識情況下,即透過修法將其增列為促轉新範疇,顯然又再另闢新戰場。在野黨在朝野協商與院會投票時表達的異議,已為日後新一輪爭議埋下了伏筆。
促轉工程的另一大問題在於,蔡總統對該議題缺乏決斷力,諸如指標性的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促轉會數度提出建議方案,但層峰態度始終是不支持也不反對;在促轉會沒能帶領社會進行公共討論的情況下,最高當局的猶疑態度,無疑只是放任社會兩極持續對撞。
過去種種問題,讓促轉業務兩面不討好,這回修法也未對症下藥,朝野立場互異、政治受難者團體也對部分內容感到遺憾,連民進黨立委都有人跑票不背書。
事實上,現存問題也難靠修法解決。因為,若蔡總統對促轉議題仍抱持曖昧態度,則促轉業務改由哪個部會接手,意義不大,同樣會陷入難有突破性成果的窠臼,且「打開過去歷史傷疤,卻無法癒合」的情況將持續上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