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町生野孕育而生的另一種燒肉 「平盆鍋」特色鐵板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心齋橋:祭屋(まつりや)
下町生野孕育而生的「另一種燒肉」。
只要前往以韓國街聞名的大阪生野,就代表是要去吃燒肉、烤內臟。燒肉不是用我們熟知的火爐烘烤後沾調味料食用,而是用「平盆鍋」的鐵板燒方式料理。平盆鍋發源店也在南區,並吸引很多粉絲朝聖。
在附有邊框的四角鐵板上,將內臟、洋蔥、蔥沾著甜辣醬邊烤邊吃。原創店是位於生野的「萬才橋」(万才橋),目前由二男、三男共同經營。也許是「平盆鍋」這名字太醒目,這家店10幾年前在南區開店時,當地雜誌就依此為報導,成為廣為人知的燒肉、內臟料理了。
最具特色的鐵板,是祭屋的老闆中山由夫先生的父親,50多年前拜託附近工廠的焊接工製作。
當時生野地區仍有許多家燒肉店,並成為「當地的驕傲」,但在這樣的激戰區當中,不論哪家燒肉店都無法成功模仿「平盆鍋」的味道,關鍵就是原創食材和醬汁的調味料及配方。
雖然醬料很簡單,只有醬油、砂糖、味噌、芝麻、芝麻油、辣椒粉,不知道父親怎麼會想到選中這些並不特別的東西。雖然老闆嘴上這麼說,但仍持續購買這些材料,並遵照配方製作。
平盆鍋和用網子烤的內臟燒肉吃法相同,雖然簡單,但稍微有點特殊。先從烤鰻魚肝開始,再來是主菜內臟、烏龍麵、再用白飯結尾。
就先從大多數會點的「烤鰻魚肝」開始。一開始只會在鐵板上放入醬料和色彩鮮豔的魚肝就端上桌,避免燒焦所以盡可能用小火烘烤。溫度上升後,魚肝周邊和表面會變白捲起,醬料也會變得濃稠,這時候就可以立刻一口咬下,讓人吃驚的是竟然沒有怪味或腥味,還會忍不住開心地說:「喔~真是好吃」。
吃完魚肝後暫時拿開鐵板,接下來是醬油基底的「祭典拼盤」(まつり盛))和味噌基底的「健康拼盤」(ヘルシー盛)登場。雖然是滿滿一盤,但基本上也得用小火烘烤,肉和內臟的美味油脂、會慢慢流到醬料內,等流到洋蔥的時候(這時最甘甜最美味)就可以開始食用了。雖然調味重了點但仍非常爽口,十分適合搭配啤酒和燒酒。
吃完後就可以選擇烏龍麵或白飯。這天我選擇烏龍麵,白色烏龍麵被醬料包圍,染成褐色後放入生雞蛋,攪拌後關火。會吸收一整盤的肉和內臟美味,成為超濃郁的味道,但鹹味、甜辣味真的是無懈可擊。
現在可以在道具屋筋達人用料理工具店內,找到平盆鍋的鐵板,除了大阪,京都和神戶也有許多店家競相推出,但果然開山始祖就是比別人多一手。
他處無法複製的燒肉和鍋料理,就是大阪生野孕育的昭和偉大發明。
店家資訊
祭屋
菜單基本是上牛肚、五花、橫隔膜的祭典拼盤(800圓)、以及牛大腸、第4牛肚、第3牛肚等等內臟系的健康拼盤(550圓)兩種。這裡也有里肌肉(950圓)、臉頰肉(650圓)和氣管(550圓)等等,以及中途追加最愛的紅肉和內臟。烤魚肝650圓、中杯生啤480圓、大瓶啤酒600圓。
大阪市中央區心齋橋筋1-3-12
田每Plaza Bill 1F
06-6251-3588
週一、週三至週六, 18: 00∼24: 00
週日, 16: 00∼23: 00, 週二公休
.作者: 江弘毅
.譯者: 鄭光祐
.出版社:橙實文化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