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子支付戰國時代來了!LINE Pay獲金管會核發電支執照將加入戰局

川習會+貿易協議…川普對陸態度軟化 外媒分析「打破紅線全為這事」

藍天 白雲 綠空廊道 21.7 公里休憩綠廊 漫遊台中最長自行車道

串聯10車站 站站有看頭

隨著2020年台中鐵路高架化,原有的平面鐵道騰出成為新生地,台中市政府斥資12.5億推動「綠空廊道計畫」,將鐵路高架橋下的閒置鐵道規劃成休憩綠廊,自最北豐原站一路往南串聯至大慶站,途中跨越6個行政區、10個台鐵站點,總長21.7公里,成為台中市最長的自行車道。

舊鐵道變身 樂騎YouBike

素有「鐵馬友善之都」美名的台中市,擁有完善自行車路網,每逢週末及假日,便吸引大批「騎士」騎乘在各大自行車道,包括「后豐鐵馬道及東豐自行車綠廊」、「潭雅神綠園道」、「濱海自行車道」及「乾溪自行車道」等,不但遍及山、海、屯且各具在地特色。如今又多了一條「綠空廊道」,民眾可以悠閒騎乘穿梭於市區之中,享受「台中騎時很美麗」的休閒樂趣!

由於台中鐵路高架化釋出閒置空間,市府團隊將原有的平面軌道路廊重新規劃,轉型為兼具休憩與交通功能的綠廊步道,除了運動,民眾還能透過自行車與火車搭配使用,作為通勤、通學與消費的中程距離移動,除此之外,市府沿線用心設計的植栽景觀,也替城市增添不少綠意。

綠空廊道總長21.7公里,是全台最長橋下自行車道,但卻不用煩惱自行車租借問題,因為行經的10個台鐵車站皆設有YouBike站點,租借自行車十分方便,遊客可以搭乘火車前往,挑選喜愛的站點作為起點,出站即可「隨租隨騎」,開啟鐵馬挑戰之旅,途中體力不支也不用擔心,到鄰近車站即可還車,再搭車返程,對於喜好輕裝出遊,不愛被租車時間限制的遊客,絕對是便利、低成本的好選擇!

穿梭市區 享受站站風光

台中市目前有94條自行車道,綠空廊道是唯一全線穿越市中心的自行車路線,由於與台鐵車站重疊,途中又和松竹及大慶捷運站相接,因此無論騎完全程,或中途搭車返程都十分便利。除了騎乘自行車,還可以散步、慢跑甚至搭火車及捷運,是多元類型的都市移動選擇。

由於途中經過10個台鐵站點,各站點本就屬於當地較為繁華的區域,若再搭配公車及公共自行車作短距離移動,即可輕易抵達鄰近熱門景點,對於來自外縣市甚至是外國的旅客,可說是漫遊台中市區的最佳選擇。

如豐原站距離「豐原廟東夜市」僅800公尺;太原車站坐擁兩大古蹟名勝,包括「台中市眷村文物館」與「一德洋樓」;精武車站則有十分受到小朋友歡迎的「豬事圓滿公園」、經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台中放送局」以及集結美食小吃、流行服飾、百貨精品的「一中商圈」;台中車站則是相鄰「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以及「綠空鐵道1908」,若再搭配YouBike,還可以到擁有百年歷史的「台中公園」,一覽市定古蹟「湖心亭」。

更多新聞請見《臺中新聞》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相關新聞

台灣好行X台中觀光公車 尋訪台中本色

台灣好行」及「台中市觀光公車」精選8條特色旅遊公車路線,串連山、海、屯、城,搭載旅客暢遊臺中。

軍用機場 百年華麗新生

水湳經貿園區總面積約250公頃,前身為「水湳機場」,是日治時期由日軍所建造的軍用機場,台灣光復後由我國空軍接收,並在1972年開放為軍民合用。

台中啟動星燃計畫 總獎金120萬元 擺脫六都最胖 市府號召市民參與減重挑戰 減重3%以上可抽獎品、賺獎金!

台中市成功甩開「六都最胖」稱號,榮登「六都第二瘦」!為持續提升市民健康意識,中市府推出《2025台中星燃計畫:終結超重挑戰》,總獎金高達120萬元,並由副市長鄭照新領軍,號召BMI超過24的市民,一同點燃決心讓脂肪退散!

水湳再進化 孵化超巨蛋 多功能超巨蛋 可容納3萬人以上 預計2030年前完工啟用

台中市政府將在水湳經貿園區打造多功能超級巨蛋,最快2030年前完工啟用,成為繼台北之後,全台第二座超級巨蛋。

萌閱讀 跟著貓貓蟲咖波逛圖書館!為「綠美圖」12月13日開館暖身 中市府推限量咖波借閱證

台中「綠美圖」是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國際知名日本建築大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共同成立的有限會社SANAA事務所,以及台灣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的國際級文藝地標,為慶祝綠美圖即將在12月13日開館,台中市政府與超人氣IP「貓貓蟲咖波」聯名推出限量咖波借閱證、主題書展以及借書抽大獎活動,快來和咖波一起遨遊書海!

台中七線齊發 啟動大捷運時代

台中市政府為提供市民便利的交通環境,已全速推動捷運建設,隨著「捷運藍線」即將開工,象徵台中正式邁入「大捷運建設時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