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批電價凍漲大開改革倒車 籲應強化電價調整配套
國民黨、民眾黨立院黨團昨在立法院會聯手通過「電價凍漲」案。環團表示,4月上路的電價調整方案是依「電業法」,由電價審議委員會邀集外部專家學者及民團審議,呼籲藍白立委不應讓政治凌駕法治與專業,讓全民納稅錢繼續補貼高汙染產業用電,變相圖利財團,大開改革倒車,建議應強化電價調整後的相關配套及節電政策方案。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4月上路的電價調整方案是依「電業法」,由電價審議委員會邀集外部專家學者及民團審議。電價審議應獨立於政治力,回歸符合公平、公正與專業的審議機制,並透過合理的電價調整方案,促進節能、保證社會公平、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並負起台灣在氣候緊急下的減碳責任,立委應把關由納稅人所支付、向耗能產業投入的鉅額化石燃料補貼,而不應避重就輕將焦點放在民生用電費率上。
綠盟指出,電價調整是為反應用電的真實外部成本、移除對化石燃料的不當補貼。台灣化石燃料補貼於2022年時大幅增加至近100億美元,為2021年的5倍,達到歷史新高,不僅耗費國庫、違逆國際減碳趨勢,更加阻礙台灣達成淨零目標。
綠盟進一步表示,台灣經濟長期仰賴高耗能產業,並享有全球第3低的工業電價,不利於節能與產業創新;2022年台灣民生電價全球第5低,民生330度以下費率已16年未漲,甚至比20年前還低。電價作為反應環境外部成本及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工具,有合理調整的必要性,以發揮引導節約用電、產業轉型、提升經濟競爭力,並落實環境永續的效果。
綠盟表示,此次330度以下用戶調整幅度為3%,平均每月電費增加20元;331至500度調整5%,每月增加46元,對多數一般家戶影響較少,若國民黨立委真正在乎在立院喊出的「苦民所苦」口號,就不應要求凍漲電價,反倒「省小錢虧大錢」,而應強力監督內政部、經濟部評估電價調整對弱勢者、租屋族的可能影響,並趁勢強化相關配套與節電政策方案,達成「電價費率調漲,但電費支出不增加」的效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