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下月選第二任黨主席 坦言資源有限 地方扎根辛苦

台灣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右)今上廣播節目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訪問,坦言台北市議員只上四席「差強人意」,本來期待更多席次。  圖/擷取自POP Radio直播網站
台灣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右)今上廣播節目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訪問,坦言台北市議員只上四席「差強人意」,本來期待更多席次。 圖/擷取自POP Radio直播網站

台灣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今上廣播節目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訪問,表示將進行黨代改組,下個月選出黨代表和黨主席,這次選舉可作為檢視民眾黨在地方扎根的情形,坦言台北市議員只上四席「差強人意」,本來期待更多席次。

謝立功說,台北市議員選舉結果可惜,很多都是「落選頭」,坦言現在選民自主性高,要配票不容易,台北市六選區推出的八位候選人各有特色,但選舉變化多,且理念不同,比方有些不掛看板等,「理念太高打起來會非常辛苦」。

謝立功說民眾黨2019年8月6日成立三年多,「一群人才能走得遠」是共同理念,2024年柯文哲選總統是既定目標也是黨內同志期待的,昨天黨內開了一個檢討會,也開始接受黨主席、黨代表選舉報名,12月10日投票選出民眾黨第2屆黨主席。

謝立功看這次新竹選戰,認為藍營並非完全棄守,朱立倫和韓國瑜都有到新竹替林耕仁站台,高虹安勝出是新竹選民的選擇。認為仇恨值是此次選舉的關鍵,雖候選人本身是重要因素,但有時不是候選人本身問題,而是社會整體的風氣,對執政黨的仇恨值加諸於政黨再延伸到個人。

主持人問外界質疑民眾黨未來會「寄生新竹」,謝立功說,那民進黨執政,不也寄生總統府、行政院等,柯文哲團隊裡各種政黨色彩的人都有,高虹安當選後也提到,未來小內閣不分顏色,只要是人才都會用,所以謝認為,如果高團隊中有白營的人也不足爲奇。

謝立功表示,兩年多來民眾黨在各地成立縣市黨部,代表扎根態度,但資源有限,要做到細膩的「遍地開花」不容易;國民黨是百年大黨,有其基礎在,民進黨是執政黨,經費資源多,民眾黨地方這一年多來慘淡經營,非常辛苦,地方主委都是無薪志工,平均一個地方有薪水的約只有一人個半,一人加一個時薪。

台灣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今上廣播節目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訪問,表示將進行黨代改組,下個月選出黨代表和黨主席,這次選舉可作為檢視民眾黨在地方扎根的情形,坦言台北市議員只上四席「差強人意」,本來期待更多席次。  圖/擷取自POP Radio直播網站
台灣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今上廣播節目接受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訪問,表示將進行黨代改組,下個月選出黨代表和黨主席,這次選舉可作為檢視民眾黨在地方扎根的情形,坦言台北市議員只上四席「差強人意」,本來期待更多席次。 圖/擷取自POP Radio直播網站

2022大選 投票 台灣民眾黨 謝立功

延伸閱讀

北市立委補選下周一起登記 民眾黨喊話不缺席

新竹市長開票結果/遭對手高虹安瓜分藍營票倉 林耕仁自行宣布敗選

吳子嘉稱「被民進黨收買」 林耕仁批不實怒提告

朱立倫選前拍影片力挺 呼籲選民「團結支持林耕仁」

相關新聞

民進黨苦吞選舉敗仗只剩5縣市 苦苓揭16大致命原因:不輸才怪!

隨著12月18日嘉義市長選舉結束,2022九合一選舉全部落幕。這次選舉民進黨慘敗,只剩原本執政的四縣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外加新攻下的澎湖縣,總統蔡英文辭去黨主席一職為敗選負責。作家苦苓分析民進黨敗選的原因至少有16個,引發大批網友熱議。

盧秀燕小內閣出爐! 黃國榮、王育敏任台中市副市長

台中市長盧秀燕連任,台中市政府今(21)日公布一級主管政務官名單,副市長分別由黃國榮、王育敏出任。王育敏是前立法委員,長...

蔡詩萍早知深藍恐不滿 蔣萬安一句話「幫你扛」安了心

準台北市長蔣萬安找來媒體人蔡詩萍出任文化局長。蔡詩萍今上午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主持人黃暐瀚專訪,提到獲邀請出任文...

才建議蔡總統當太上皇 蔡啟芳再點名「頭號戰犯」是柯建銘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黨內檢討聲浪不斷,民進黨前立委蔡啟芳昨天建議蔡英文總統當太上皇即可,把所有政務與內閣人事交由新主...

副手延攬女檢 高虹安:無關官司

新竹市長當選人高虹安昨天公布首波小內閣人事,台灣高檢署檢察官蔡麗清出任副市長;高表示是借重法制長才和公務體系經驗,與自身...

蔣上柯下交接倒數 蔣萬安明天親自聽取大巨蛋簡報

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下周日將上任,蔣萬安團隊交接小組今天上午九點半在準副市長李四川帶領下,與北市府團隊第二度交接,因準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