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安全零容忍 台鐵卻在賭運氣

太魯閣號事故奪走四十九條人命,如今滿一周年,台鐵卻端出「零重大事故」說嘴。事實上,台鐵這一年來,大小事故仍不斷,不管是鋼軌樁砸到太魯閣號車頭,還是工程圍籬入侵路線、被捲進列車底,雖幸運無人受傷,但這類事故一不小心就會再釀列車出軌。假如台鐵老拿「小幸運」沾沾自喜,難保不會再有「大事故」。
攤開台鐵大小事故的數字,去年比前年還多了七十件,台鐵卻在太魯閣號事故周年前開記者會,強調這一年來零重大事故。但軌道安全應該跟飛航安全一樣「零容忍」,這一年零重大事故,並不代表零風險。
假如當初那根飛落的鋼軌樁不是砸到車頭玻璃,而是掉落軌道,高速行駛通過的太魯閣號,難保不會出軌;工程圍籬被EMU九○○型列車捲入車底,同樣也有出軌可能。這類被歸類為小事故或零重大事故的疏失,其實與重大事故僅一線之隔。
再回顧太魯閣號事故,當初台鐵工務處早就發現施工現場安全圍籬有部分缺口過大及歪斜情況,卻無追蹤機制,任由包商在未適當防護的便道進出,終釀成工程車入侵軌道的悲劇。事後交通部、台鐵緊急檢討工地安全管理,引進SMS風險管理系統,但去年十二月在宜蘭線發生的工地鋼軌樁砸太魯閣號事故,事後調查發現原來風險評估報告早就指該案屬高風險工程,應夜間施工,台鐵卻在白天施工。
這類「只點出問題、未追蹤管考」的形式主義,凸顯台鐵「差不多」的組織文化,這一年來始終沒改變。難怪連交通部長王國材都不敢保證,台鐵不會再有狀況發生。
為了改變台鐵組織文化,交通部雖喊出公司化,但在公司化條例草案中,卻未將「安全」規章入法,也沒提及票價調整機制。不禁令人懷疑,連年虧損,疏失靠幸運的台鐵局,改名成台鐵公司後,就真的能轉骨?
普悠瑪、太魯閣,兩個源自於花東原住民族語的列車名稱,也是台鐵唯二向民間徵名的列車,原本應該是花東人返家最熟悉的交通工具,卻因兩次重大事故,成為台灣鐵路重大事故的代名詞,令人格外諷刺。
一年過去了,搭台鐵安全嗎?公司化後,台鐵又會更安全嗎?台鐵每次疏失都在「賭運氣」,但行車安全不能永遠只靠運氣,台鐵要讓外界真正看到徹底改革的決心,就應從運務、工務、機務、電務各方面,落實標準作業流程、調整嚴謹心態,朝「零事故」、「零容忍」前進。
▌延伸推薦:走過太魯閣/永遠等不到LINE已讀…失去妹妹的痛 化為監督台鐵力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