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左營「見城之道」啟用!歷時7年修復重現臺灣第一石城

2023年3月26日,高雄左營「見城之道」歷時7年修復正式啟用,不但連結左營舊城的舊聚落與新社區,更縫合左營舊城的大小龜山,在步道即可眺望蓮池潭並作為歷史見學步道,重現臺灣第一石城,為高雄左營再添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新觀光據點。
「見城之道」為什麼重要?
縫合大小龜山:見城之道把1930年代因開闢道路被切開的龜山,再次連結起來,也修補龜山被勝利路切斷身首分離的風水。路線由見城館開始,連接大小龜山既有步道,銜接至北門,總長約770公尺。
重要的歷史現場:左營舊城是台灣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跨越300年的歷史的文化廊道,2016年啟動的左營舊城「見城計畫」,是全國重要的再造歷史現場旗艦計畫之一。這座城牆是臺灣歷史的縮影,也是高雄發展的見證。
「見城之道」做了哪些修復工作?
這次的修復工作,歷經7年陸續完成護城河通水、見城館設置、見城大戲、修復東、西、北門段城牆、西門遺址公園等各項重要工作等基礎建設。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見城之道,就是用天橋的形式連結起來,左營耆老都認為這樣的地方風水修補非常重要,也串連左營舊聚落和新社區,讓左營的靈龜活起來。」見城之道也讓大家更容易/願意走入左營舊城「它把整個舊的城牆一半的長度連接起來,民眾可以從南門、走到東門、到龜山、再到北門,連結一半的左營舊城對觀光是一大助益,很希望大家都可以來左營看看這個有意義的文化建設。」
西門遺址公園同步開放
在左營海青工商旁的「西門遺址公園」同步開放,公園內展示有原位於眷村房舍內的西門遺址、西門城牆與防空洞,見證從清代以來各時期的歷史痕跡。
「南門賦歸」計畫接力
見城之道的啟用是第一階段,接下來將由「南門賦歸」計畫接力,藉由南門圓環的路型改善,不僅將左營舊城的城牆重新串接,更改善南門圓環的交通問題。另外還有「見城之道」第二期,透過「見城計畫」讓左營舊城,成為台灣重要歷史再造與文化教育的示範場域。透過歷史現場的重建,不只是重建現場、記憶,更重建左營人的感情。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