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路坍封山7年 花蓮慕谷慕魚道路復建5月底完工
花蓮縣秀林鄉慕谷慕魚生態廊道是知名景點,有「小天祥」美稱,但聯外道路7年前發生土石崩塌及路基流失,封山至今。花蓮縣府向中央爭取1.8億元復建,前年開工,因台電管線、疫情等因素延誤進度,預計5月底完工。
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慕谷慕魚道路因受天然災害影響,造成道路邊坡及隧道洞口坍塌。經向公共工程委員爭取,獲核定1.8億元進行復健工程,全長324公尺,面積9845平方公尺,主要是重建擋土牆,並做邊坡整治及建立完善排水系統,將地表逕流有效分流至下游安全地區,同時加固和修復隧道,再增設36公尺長的明隧道。
建設處表示,慕谷慕魚因坍方範圍嚴重,加上邊坡屬於順向坡的片頁岩,地形複雜,都增加復建工程難度,又因台電管線、疫情影響,也調整工法增加地錨施作數量,使得工程展延,目前進度87.3%,預定5月31日完工。
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位於秀林鄉銅門村,面積涵蓋木瓜溪及其支流清水溪,以清澈碧綠溪水和巨石景致聞名,2002年開放觀光後大批遊客湧入,每年吸引2、30萬人潮。
2016年10月聯外道路銅門一號隧道東側約30公尺坍塌,洞外也有落石造成約20公尺長坍方和路基流失,當時一度造成100多人受困。災後封山,因山區有台電水力發電廠及部落居民耕地,僅開放當地民眾及台電人員改走溪床便道通行,禁止遊客進入。
縣長徐榛蔚近日視察工程,期許完工後,可以大幅改善當地觀光環境及品質,也對在地交通、經濟及文化發展有幫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