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量掉一半因禍得福?桃機滑行道等整修反而加快了

去年旅運人次不斷創新高的桃園機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天(2月15日)旅客數只剩6.5萬人次,不到今年1月以前日均運量一半,起降架次減少三成以上。桃機決定利用這段時間擴大滑行道、停機坪的整修範圍,完工日期可望提前,桃機公司總經理林祥生苦笑說,這算因禍得福。
桃園機場去年(2019)出入境與轉機旅客達4869萬人次,創歷史高峰,日均運量達13.3萬人次,今年1月仍保持相同旅客數水準。但隨著疫情加溫,兩岸與港澳航線大量減班,2月份的旅客數從2月1日的12.5萬人次,2月6日首度跌破10萬人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又說搭飛機染病的風險高,桃機運量續跌。2月15日只剩6.5萬人次,免稅店業績受傷最重,營收只剩去年平均值的三成。桃機公司的權利金收入連帶受到嚴重影響。
在起降架次方面,去年2019桃園機場總起降架次為26.6萬架次,平均每天有728個航班起降。今年2月1日仍有706架次,但原本占桃園機場旅客數三成左右的兩岸與港澳航班陸續取消,現在減少到500架次以下。
林祥生說,雖然運量呈現雪崩式下滑,他們並不得閒,不僅忙於支援防疫、供應第一線員工的口罩與加密航廈各場域的清潔消毒,也隨時做好接回台胞的武漢專機籌備。
此外,桃機一直以來有心改善飽受機師批評的滑行道、停機坪鋪面,但受制於起降頻繁,過去只能短暫封閉整修。林祥生指出,以滑行道為例,原本工期要到後年、也就是2022年才能改善完畢,如今航班大減,桃機公司藉此加速整修設施的時機,擴大靠橋停機坪與滑行道的整修範圍。
另一方面,原本只能小範圍整修的設備,如航廈內的旅客報到櫃台與行李輸送履帶、入境旅客服務櫃台、無障礙電動步道、升降電梯與手扶梯、內候機室與空橋通道等,現在可以擴大更新保養、汰換零組件。「危機就是轉機」,林祥生說在疫情回穩之後,桃機公司將以更好的服務品質迎接旅客回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