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投姐、魔神仔...妖怪台灣地圖帶你現場尋妖
行經大稻埕,你可知裡頭古井曾埋藏台灣三大奇案之一,並冒出「古井魔女」?墾丁曾傳女魔神擄人,為何引起當地人為「八寶公主」辯護?奇幻╱歷史小說家何敬堯,花五年進行全台妖怪田野調查,集成《妖怪台灣地圖》(聯經),要以妖怪為窗口,讓民眾更認識台灣的歷史文化、民俗觀念乃至族群與生態。
何敬堯長年耕耘妖怪研究,曾花三年研究400冊文獻典籍、蒐集台灣三百多來數百種台灣特有妖鬼神怪,以《妖怪台灣》掀起台灣妖怪學旋風。如今他更進一步,實境探尋這些妖、神出處,讓台灣「妖怪」擺脫日本語意脈絡,廣納各種妖鬼神怪。
書中分北、中、南、東部與離島章,從劍潭的魚精與龍怪、蟾蜍山的蟾蜍精、菁桐古道的魔神仔洞,日月潭的人魚傳說,台南的林投姐、早年荷西人帶來南島原住民奴隸「烏鬼」史實,到台東鯉魚精與山貓精的恩怨、澎湖七美的女魂花由來,何敬堯都一一探訪,也解開不少謎題。
像他從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中讀到達悟族人想獵狐狸,但他納悶台灣離島應該沒有狐狸,造訪蘭嶼才知「狐狸」說法其實是文化轉譯誤差。因為早年漢人老師來教漢語時,將達悟語的果子狸(白鼻心)說成漢語的「狐狸」。而達悟人獵狐狸被魔鬼嚇跑的神話,其實傳達人類勿貪、保護生態的觀念。
他也發現家鄉台中南屯犁頭店在端午節前後的「穿木屐敲醒穿山甲」慶典,很可能來自平埔族影響。何敬堯說,傳說犁頭店地底有隻金色穿山甲總冬眠,夏天吵醒穿山甲翻身可幫助農田豐收,因此大家此時都會穿木屐踩街。不過他研究並向媽媽求證,才知早年只是單純賽跑,而這可能源於平埔族「走標」活動,也印證妖怪傳說會因族群不同誕生新想像。
前身是「十四份埤」的內湖大湖公園,裡面有座「老公祠」,是紀念早年為了築埤犧牲的老乞丐,何敬堯也造訪廟宇管理人說從頭。他說,外界曾捕風捉影大湖公園曾傳多起落水事件是因亡魂作祟,但他實際了解所知,當地對這位老公仙祖都很崇敬,一直感念祂護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