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周四颱風假第一槍!小犬颱風強襲 花蓮今晚及明天停班停課

亞運拳擊/林郁婷搶進金牌戰 5:0完勝印度選手

韓國瑜扮「桶箍」1015重返凱道?韓粉發動員令 侯郭柯朱也觀望

金門馬拉松/競賽組開跑 首次跨越大橋成亮點

2023金門馬拉松競賽組賽程今天登場,今年賽道不同以往,首度跨越剛完工的金門大橋,並環繞小金門。記者余承翰/攝影
2023金門馬拉松競賽組賽程今天登場,今年賽道不同以往,首度跨越剛完工的金門大橋,並環繞小金門。記者余承翰/攝影

2023金門馬拉松競賽組今天開跑,這是16屆來首次跨越金門大橋,跑向烈嶼。不少跑友說,是受大橋吸引而來,尤其無風無雨也沒有太陽,跑起來十分舒適;烈嶼戰備道更充滿挑戰。

延續昨天休閒組1.3萬人的空前盛況,金門馬拉松競賽組上午熱鬧登場,10公里路跑組、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3組先後從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前廣場開跑,穿越去年10月底通車的金門大橋。路跑組在大橋中段折返,半馬和全馬跑持續向前行,直奔烈嶼鄉(小金)。共約有8000多名跑者上橋,相當壯觀。

來自肯亞的Joseph Mwangi Ngare,開跑沒多久就一馬當先,一路領先到底,最後以2小時21分4秒奪冠;第2名為台灣「黑色閃電」蔣介文,成績2小時24分50秒。女子組全馬由同是肯亞的Priscila Chepatiy Kipruto封后,成績3小時0分19秒;台灣的李佳玫以3小時2分5秒拿下第2。

肯亞男女冠軍選手表示,雖然前2天才從肯亞轉機馬來西亞到台灣,花費50小時才抵達金門,金門馬拉松是一個很特別艱辛的賽道,他們希望明年有機會要再來金門衛冕。

蔣介文說,金門馬拉松是自己今年的第1場馬拉松,當然想奪冠,但Ngare實在跑太快了。而得知Ngare 已47歲後笑說示,這給了他非常大的鼓勵,讓41的他知道自己可以再跑好幾年。

金門馬拉松為了 鼓勵第1次挑戰金門全馬的跑友,今年首創「初馬獎」,有284人報名領取。其中,來自苗栗的解啟法跑了60多場馬拉松,受到金門大橋吸引,首次參與金門馬拉松;他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說,雖然大橋上上下下,難度不小,但繳出2小時58分的成績,相當滿意。

住中壢的國際馬拉松常客蔡國圳告訴中央社記者,金門馬拉松很有特色,尤其戰備道起伏不已,峰峰相連,相當有挑戰,這是他連續6年參與,也是少數他參與多次的馬拉松。不過,蔡國圳說,今年由路跑組、半馬、全馬依序出發,路跑組影響全馬跑者,造成賽道打結,險象環生,建議日後由全馬先行。

除了解啟法,不少跑友也是受到金門大橋吸引參與金門馬拉松,遠從花蓮來的張小姐將人生的第一次半馬獻給金門。她和不少跑友都認為,今天無風無雨也沒有太陽,跑步很舒服,可惜的是,橋上霧濛濛,看不到兩側風景和遠處的廈門。

延伸閱讀

野生周潤發現身!挑戰10K馬拉松 成績超驚人

影/2023金門馬拉松暌違三年舉行 賽道首跨金門大橋

金門馬拉松競賽組今早開跑 首次跨金門大橋還可領初馬酒

新竹峨眉十二寮大橋擬改建 將拓寬並設人行道

相關新聞

中職/長打能力不如人 味全拚速度靠盜壘也能多贏球

在經歷四月份激烈廝殺的拉鋸戰後,五月之後戰局有明顯的改變,各隊紛紛展現今年的特色。樂天即使少了陳俊秀,依舊打出暴力猿打線;中信主力輪替過程顯現厚實板凳深度,另外還有穩定的守備功力;味全年輕有活力,以速

跑步大調查/賺越多跑越快?揭開馬拉松成績與年收入真相!

在 2022 跑步大調查中,我們一共收穫 5,322 份問卷結果,而在這份調查中,我們獲得來自不同年齡層和收入背景對於馬拉松成績回饋,這份資料顯示了參加者在不同收入水平、性別上的成績表現,以及對於馬拉松比賽的參與度,通過這些分析我們能夠發現很多有趣的馬拉松跑者特徵。

「追火車」鐵道馬 北北基桃較勁

2023新北市「追火車」鐵道馬拉松接力賽昨在福隆起跑,今年新增「仨人組」3人接力,且基隆、雙北和桃園4市再度合體,各自組...

用雙腳進入藍海視野 帛琉馬拉松6月4日開跑

第一屆帛琉馬拉松(Belau Omal marathon)在2020至2022年間因疫情一度規劃停擺,不過在今年初再重起...

首場金標賽事 萬金石馬拉松萬人參賽

2023新北萬金石馬拉松昨早在北海岸鳴槍起跑,這場舉辦21年的賽事獲世界田徑總會列為「金標章」賽事,讓新北市長侯友宜與有...

金門馬拉松 8千人飛奔金門大橋

第16屆金門馬拉松開跑,昨天來自18國、約8000名跑者迎著海風奔馳在金門大橋上,通往小金門烈嶼鄉,在地民眾夾道歡迎。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