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心得/台北馬拉松 挑戰430只差10分鐘了!

2020的台北馬終於落幕,今年因為聽說是新路線,所以早早就決定要報名抽籤,也很幸運地中籤。賽前一直很擔心天氣,寒流來不是問題,最擔心的還是雨下太大影響到鞋子跟腳。還好天公作美,給了一個超級適合跑馬的天氣。
回想起自己的初馬成績是06:31:34(2015年的田中馬),因為訓練不足加上當天的高溫影響,跑完這場全馬後一直不敢再報名其他全馬賽事。跑步嘛,求的是身體健康就好,全馬這種等級的事情就不要再去想了。直到2019這一年,我抽中了東京馬的參賽資格,當時只想當作一場關門馬來跑就好,只求在關門時間內順利完賽就好。為了讓自己有點信心,透過東馬的群組報名了儒意的跑班,除了每周一堂課之外還有一個禮拜五天的課表+一天的肌力訓練。為了不影響平常的生活,我幾乎是每天凌晨五點出門吃課表。慢慢的發現自己的可以用五分速跑步的時間越來越長,平常跑完也不是那種要死不活的樣子。我開始體會到『跑步,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跑步的訓練,卻是一門大學問』。
2020一月的渣打公益馬,算是我安排在東京馬之前的期中考。此時參加跑班也才一個多月,教練也建議跑半馬就好。無奈這是在參加跑班之前就報名的路跑,只好硬著頭皮下去跑了。很意外的我居然以05:07的時間完賽,而且隔天還能夠正常的走路活動。這讓我對於接下來的東京馬更有信心,當然也更認真的執行課表,但是卻疏忽了練習後的休息與伸展。結果就是在東京馬的前一周,我的脛後肌開始痛了。原本打算就算吃止痛藥也要跑完全程,卻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出發前幾天宣布東京馬延期,而腳的狀況也越來越嚴重。因此在跑班結束後我休息了半年,只維持每週一次的肌力課程,讓身體好好的休息一下。
2020九月的時候我重新報名了儒意的全馬班,這期的目標賽事是年底的台北馬或是隔年一月的渣打馬。我特別在開課前一周開始先在家附近的公園做一些輕鬆跑的活動,讓身體可以找回跑步的感覺,畢竟已經半年沒有跑步了。這一跑才發現,脛後肌的問題並沒有完全恢復,所以在開始上課後我就常常跟教練回報腳的狀況,每天晚上回家的時候加強腿部的伸展跟按摩,同時開始控制自己跑步的速度以及跑量,盡量不讓腳的負擔太重。雖然跟之前比起來,跑步的里程數減少了但是質量反而提升了,隨之而來的好處是配速也跟著變穩了。而在幾次Long Run練習之後,我也幫自己訂下全馬430的目標。
台北馬當天起了個大早跟跑班的同學還有教練一起在台北市政府集合,雖然一進入起跑區我就跟大家分散了。不過也還好,畢竟以往也都是自己一個人跑。原本的配速策略是從六分半的配速先跑半馬好保留一點體力,後面再根據情況慢慢加速到6分速,希望有機會以430的成績完賽。不過起跑後的人潮實在是太多,只好改變策略把速度稍微拉高一點,一路上的配速大致上維持在六分速超車、615巡航跟630休息的模式。
(難得遇到認識的朋友來當加油團,一定要停下來拍張照)
就這樣一路順順的跑到民權大橋約21K左右,身體的狀況一直都還是維持在不錯的狀態,接下來就是上環東高架的路段了,雖然賽前有很多分析都說這段路是這次台北馬的大魔王,但是實際跑起來才知道自己還是低估這段路線的難度。隨著里程突破了半馬的距離,加上強風雨濕冷的天氣,一路上也出現越來越多走走停停的跑者。
最慘的是這段路完全沒有啦啦隊的加油打氣聲,只能靠著自己獨自面對,好不容易熬到下橋,心裡想著很快就可以進入自己比較熟悉的河濱路線。由於小美教練在賽前兩周把long run的場地移到彩虹河濱公園,從南港端到塔悠疏散門這段河濱路線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原本還希望在這段路線能再多爭取一點時間。沒想到過了彩虹橋之後體力的下滑的超過預期,還好經過民權大橋附近的土地公廟私捕站,也顧不得教練賽前交代的補給策略,抓了一塊甜不辣跟炸排骨補充體力。
可惜在出水門前的38K左右,我還是開啟了跑走模式。除了體力的問題之外,中間還有幾次因為過度換氣的狀況不得不停下來調整呼吸。此時的腳要多痛有多痛,要多痠有多痠,但是還是盡量讓自己可以跑一段距離然後再慢慢走一小段。好不容易進到台北田徑場,耳邊響起跑班同學KIKI的加油聲,雖然我已經沒有力氣做出回應,只能盡力維持自己的節奏往終點邁進。最後我在大會時間4:45:31的時間回到終點,晶片時間是4:39:46,比自己原先設定的430慢了大約十分鐘左右。
雖然430的成績對於經常在跑馬的跑友來說大概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低標,但是對於初馬只跑了630的我來說,他曾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存在。感謝阿儒、小美以及其他儒意的教練群,沒有你們的幫助,也許我還在想著東京馬該怎麼跑才不會被關門,而不是期待著自己可以用430的成績完賽。雖然今年的台北馬沒有達成,那就留到2022的東京馬再破一次PB。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