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色列轟炸伊朗重水反應爐!德黑蘭空襲以醫院釀「嚴重毀損」傷亡不明

臉書FB將推「密碼金鑰」!1支手機登入帳號 免記符號英文字串

他買3萬元洗碗機事後被要求「補1200元差額」!律師點1原因:違法了

老牌PC鏈絕地大反攻

【文/王宜弘】

ChatGPT橫空出世,生成式AI需求爆發性成長,輝達領軍,在AI伺服市場器攻城掠地,AI PC、邊緣AI可望繼之而起,台廠成最大受惠者。

如果說,AI人工智慧的誕生終究是個不可逆的科技新趨勢,那麼,沈寂已久的PC供應鏈重新崛起,也應該是在冥冥之中早就已經安排好的必然。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2023年底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得透徹。他將當前的AI,與西元2000年前後的網際網路(Internet)崛起做個比較,認為AI未來就會像網際網路一樣無所不在,融入到消費者身邊的所有裝置中,不但包括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甚至連無人機的使用也將導入AI。

無人機到手機都有AI

因此,童子賢認為,就像現在沒有人會特別強調身邊的電腦是聯網電腦,未來AI在所有裝置中都導入,PC也就不會有人特別強調是AI PC。此番言論另一個意涵,就是童子賢認同也看好AI將成為科技產業─不僅止於個人電腦的殺手級應用,換機潮指日可待;而微處理器(CPU)巨擘英特爾(Intel),在2023年12月中旬正式推出其新一代Core Ultra處理器時,提出明確的預估,認為至2028年,全球PC將有超過八成的比例是AI PC。

在時間點上,PC市場歷經了兩年的不景氣,2022、23年全球PC出貨量都高達兩位數的衰退,原本市場期待2023下半年隨著市場庫存轉趨健康,整體PC的銷售動能將明顯回升,但實際上,受到戰爭、通膨以及升息的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仍未好轉,2023下半年僅能算是弱勢復甦,消費者不但節衣縮食,也欠缺好的理由把手上的裝置換成新的。

不過,2023年12月中旬,各PC品牌大廠隨著英特爾Core Ultra處理器的問世,第一時間推出AI PC搶市,初期各品牌推出的新機總計就高達230款,隨著2024年1月9日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開展,被視為全球AI PC的處女秀登場,而新科技衍生而來的新機種,正是消費者更換手上筆電的「好理由」。

其次,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因居家工作、遠距教學的因素,曾一度引爆PC購買潮,當時各大PC品牌業者庫存賣的速度遠比不上消費者採購的速度,從未聽聞過的PC缺貨潮,在當時成為不可思議的事實,更意外帶動供應鏈的一波榮景。時至今日,三年過去了,市場換機的需求已逐漸浮現,只是不景氣讓換機時程遞延,此時AI PC的出現,勢將成為企業與消費者的換機誘因。

什麼是AI PC?

那麼,到底什麼是AI PC?又能替消費者做些什麼事情?法人指出,如果就硬體來看,AI PC必須是要能運行生成式AI的裝置,基本配備除了CPU之外,圖形處理器(GPU)與神經網路處理器(NPU)亦不可或缺。12月底英特爾推出的新款Core Ultra處理器,之所以標榜為AI處理器平台,就是因為他在這一款晶片中,不僅內建了CPU與GPU,更整合了一個可用於推論加速的AI引擎NPU,以提高新款處理器對生成式AI的處理能力。

其次,在網際網路時代,PC大量運用了雲端運算,以減輕裝置端的運算負荷,更讓PC、手機等裝置輕薄短小、便於手持;如今AI PC的崛起,裝置本身對於生成式AI的處理能力是一大重點,不必事事上雲,除了減少對網路的依賴,也能加快處理速度,更能提升資訊安全,這就是所謂的「邊緣運算」;而隨著科技進步,半導體先進製程快速發展,讓消費者在裝置算力的大幅提升之下,同時可以擁有輕薄短小的裝置,彼此毫不違和。

在軟體方面,大舉投資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微軟(Microsoft)在生成式AI領域中搶得先機,2023年5月正式推出AI助理Windows Copilot,之後更推出企業版本,首度實現PC的生成式AI應用,讓電腦不只可以聊天、問問題,更可以一聲令下控制電腦的各項功能。

據了解,AI PC在硬體端,隨著Core Ultra問世,AI Ready的筆電新機問世,將在美國CES展大放光芒,微軟在2024下半年推出新版作業系統Windows 12,AI助理Copilot屆時也將有新版本推出,可望進一步推升PC換機潮,而微軟表定2025年10月前終止對Windows 10的支援,也將加速AI PC在市場的滲透率。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訊快報 理財年鑑》202401期;訂閱財訊快報 理財年鑑電子版

延伸閱讀

PC產業可望回溫 代工廠將重返成長軌道

輝達先進封裝鏈英特爾入列 分食台積電訂單

新聯電工程全面啟動 結盟英特爾衝刺12奈米...業績添翼

聯電與英特爾攜手 旗下智原接單量能擴大

相關新聞

網通溫和回升 商機變業績

網通設備廠2024年很「悶」,2025年營運有機會重回成長,而沉浸作夢行情的局端光通訊元件廠,股價能否續強則要看是否交出亮眼成績單。

AR/VR導入AI愈來愈有戲

電影科幻情境,如今已一一實現,VR/AR被視為新一波殺手級消費應用產品,宏達電、華碩、佐臻、錼創、宏齊等紛紛展示科技實力。

伺服器大廠迎業績爆發期

AI伺服器供應鏈業績進入實質貢獻期,一、二線系統廠業績皆大幅成長,市場持續關注2025年GB200、GB300超級AI伺服器的發展。

先進製程/封裝成中流砥柱

晶圓前段先進製程量能有限,後段CoWoS產能崛起,耗材供應與設備廠產能擴張幅度驚人,擴產計畫將提前實現,下世代製程商機全面引爆。

人形機器人 千載難逢機遇

工業型機器人將逐漸轉向服務型,預期人形機器人將爆發性成長,整體潛在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驚人,機電整合、諧波減速機、滾柱螺桿商機龐大。

淨零碳排 重電躍國際舞台

全球重電設備需求上升,基礎設施升級、能源需求增加及再生能源滲透率提高,重電業把握絕佳的機會,在國內練兵後,已放眼海外市場商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