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藍總統提名定調採徵召!親郭人士曝:郭台銘還有機會

艾成40歲胞弟猝逝…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曝關鍵多是做了「這件事」

下游電子廠「滿血復活」 伺服器、工業電腦、板卡大旱後雲霓至

【文/王宜弘】

新冠疫情引爆居家上班(WFH)、遠距教學風潮,PC市場需求意外井噴,展現從所未有的活力,成長性早已停滯的全球PC銷售量,在2020年居然飆出雙位數的年增率,以超過13%的幅度,將全球PC出貨量一舉突破三億台大關。

市場原以為,隨著疫苗問世,疫情可望逐漸降溫,2021年PC市場成長將大幅趨緩,不料,即便歐美逐漸解封,但居家上班趨勢仍未減緩,且東南亞疫情隨後延燒,封城鎖國效應不但衝擊科技供應鏈的產出,且當地的遠距商機也持續攀升,造成2021年PC市場的成長率更勝2020年,即便在缺料缺櫃的情況嚴峻之下,根據IDC下修後的評估數字仍有逾14%的水準(原預估2021年PC成長逾18%)。

PC需求看回不回

因此,即便缺料、缺櫃遲未緩解,甚至一顆成熟製程的IC零件交期長達一年以上,價格也數以十倍計的飛漲,但各家PC大廠各顯神通,盡可能降低衝擊,並陸續調漲產品售價以反應成本上升,2021年台灣PC業者仍然賺了個滿盆滿缽,業績續創新高,而且還有不少訂單,要遞延到2022年。

像是宏碁2021年前三季EPS高達2.88元,成長超過一倍,華碩以43.74元,較2020年也有約一倍的成長率,除了筆電還有雲端伺服器的廣達,前三季每股稅後賺了6.32元,年增率46%,仁寶則有2.17元,成長也將近一倍。

不過,儘管營收獲利看回不回,並持續大成長,但好成績似乎並未反應到股價上,PC類股本益比普遍低於10倍。例如宏碁2021年預估每股盈餘上探四元,但股價不到30元,華碩則有機會挑戰60元,股價卻長時間徘徊在350~370元之間,本益比只有六倍多;廣達可賺8~9元,國曆封關日才漲至95元,仁寶超過3元,股價低於25元。

遞延效應 2022年看旺

造成此一現象的主因,在於市場擔憂遠距商機退燒,PC需求下滑,不利於2022年相關業者的營運。其中,Chromebook需求自2021年第三季起顯著下滑,衝擊惠普(HP)、宏碁、華碩等品牌商以及代工廠廣達相關產品的出貨表現,消費筆電需求在同時間也面臨降溫。

然隨著歐美解封,企業辦公場域重啟,遞延需求讓商用筆電市場遞補上來,穩住整體筆電市場的銷售表現。尤其,貫穿2021全年的IC零件缺貨效應,讓全球的筆電市場通路庫存水位仍然偏低,業者訂單遠大於供給,到了下半年仍未改變,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曾以「hand to mouth」來形容零件隨到即出的產線緊張狀態。

儘管市場雜音大,包括市調機構與法人單位都看衰2022年的PC市況,認為在連續兩年的雙位數成長之後,2022年將出現個位數的衰退;不過,相較市場的悲觀,業者卻展現出完全相反的樂觀態度,華碩在2021下半年兩次的財報法說會中對2022年市況均不看淡,在11月法說會中,盱衡市場庫存水位、在手訂單以及缺料狀況,加上Windows 11上市所引發的換機效應,直言第四季訂單仍有二到三成將遞延到2022年首季,而通路庫存水位也還有三成尚未被滿足,因此,評估2022年PC全球出貨仍可持穩在2021年的3.5億台高峰水準。

而產品結構上,過去以消費PC為強項的國內雙A品牌,因應商用市場的起飛,均積極強化商用筆電的布局。華碩指出,在基期偏低之下,預計商用筆電將成為2022年很大的成長動能,增幅可望優於市場平均一到兩成,輔以台筆電品牌相對具優勢的電競筆電持續成長的趨勢,設下2022年出貨雙位數成長目標。宏碁亦認為,缺料塞港影響下,第四季的筆電缺口仍長達一個季度,對2022年整體筆電市況亦不看淡。

相較於市場與業界對2022年PC市況截然不同的看法,伺服器市場2022年的展望倒是相當一致,多家研調機構評估2022年全球伺服器市場的成長率約落在5%到7%之間,優於2021年低個位數的增幅,這與2021年缺料造成的出貨遞延效應有關,同時疫情下,人類生活新常態促使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以及AIoT、5G等新科技的發展趨勢帶動雲端、邊緣運算等基礎建設需求大增。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訊快報理財年鑑》第2201期

延伸閱讀

仁寶計畫收購普達51%到65%股權 斥資4.09至3.21億元

嘉聯益電子廠累計15人染疫 300餘名移工集中檢疫

建商喊苦缺工缺料致延後交屋 消保協會籲中央重視

面對疫情、升息、通膨、缺料 鴻海劉揚偉這樣看

相關新聞

現實+虛擬 元宇宙來臨 科技業下一個黃金十年

臉書更名為Meta,轉型為元宇宙公司,蘋果、微軟、輝達、谷歌等國際大廠也紛紛宣示進軍元宇宙;而元宇宙結合現實與虛擬世界所創造的經濟規模,更可望超越實體經濟。

5G、低軌衛星邁大步 供應鏈出貨加溫 催動寬頻升級

5G行動通訊上路讓許多創意變為可能,頻寬布建加溫推升WiFi、光纖等升級需求,帶動超大型資料中心布建潮;被視為全網路最後一哩路的低軌道衛星密集發射,供應鏈樂翻。

Mini LED扮演顯示技術要角 高階TV、IT產品滲透率拉升

蘋果、三星2022年產品技術藍圖加持,Mini LED兩大封裝打件技術成熟化,COB可以滿足薄化移動式行動裝置需求,POB對於大尺寸TV背光、直下式顯示器有成本優勢。

下游電子廠「滿血復活」 伺服器、工業電腦、板卡大旱後雲霓至

全球科技產業度過變化莫測的一年,疫情導致新科技的應用爆發,同時衍生了缺櫃塞港及半導體產能嚴重不足的窘境,業者滿手訂單「只欠東風」。

半導體技術新贏家出列 Chiplet、異質整合與GAA技術推進

台積電引領台灣半導體技術持續向前推進,下世代的重心,已非傳統的代工微縮,而是新領域的竄起,包括小晶片、異質整合等,讓投資市場出現可以關注的新標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