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解愛攻擊人的烏秋 桃園市野鳥學會解釋原因

俗稱「烏秋」的大卷尾,常因護巢行為而頻繁上新聞。為讓教職員生更認識牠們,中央大學學務處服務學習發展中心今舉辦一場「自然的對話課 大卷尾(烏秋)同學,您好!」邀請桃園市野鳥學會老師徐景彥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幫助大家更了解校園自然生態。總務處更精心製作一支「2025中大動物生態導覽」影片,作為生態教育和宣導。
徐景彥說,大卷尾是全身黑色的鳥,尾巴很長且末端分叉,很好辨認,在中大校園容易可見。牠是頂尖獵人,會站在電線或樹上觀察下方昆蟲,快速俯衝捕捉,成功率頗高。
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牠們攻擊人的報導,徐景彥認為,攻擊發生的機率,取決於鳥類感受到的威脅程度。大卷尾主要目的是保護巢中的幼鳥,攻擊人時主要是用腳去踢或踩,雖然攻擊看起來激烈,但通常不太會受傷,只要有心理準備即可。防護方法是建議帶帽子、雨傘或安全帽,以保護自己。
中央大學的生態比想像中還要豐富,依總務處去年首次的動物生態調查報告,校園內共有超過153種動物,台灣特有種有4種、保育類有8種,每個角落都充滿驚喜。總務處製作一支「2025中大動物生態導覽」宣傳,說明中央大學不僅是一座學術殿堂,更是一片由大自然精心孕育的綠色天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