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殯葬缺乏市場規範 農業部:定型化契約草案最晚6月出爐

根據統計,全國寵物數量超過279萬隻,每年新登記寵物數量已多於新生兒,然而現行「殯葬管理條例」以人為主,寵物不在其規範,也出現業者收費標準混亂的情況。農業部表示,寵物殯葬定型化契約最晚今年6月底前提出,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立委郭昱晴、李坤城辦公室今天共同舉辦「落實監督管理 杜絕寵物殯葬亂象叢生」記者會,李坤城表示,除了「殯葬管理條例」未規範寵物外,「動物保護法」也僅規範動物生前對待,對動物死亡後處置也未有任何規範。
經濟部商業司2023年1月增列「寵物生命紀念業」營業項目,農業部自2023年7月按照「區域計畫法」回歸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而制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並訂定「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為寵物生命紀念設施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在上述放寬寵物殯葬合法門檻下,寵物殯葬營業額從2018年的1000萬元規模,到了2023年已達1.3億元。
但根據農業部統計,上述制度雖已上路2年多,但目前僅同意19件土地申請變更,駁回有21件及退辦22件,部分地方政府雖積極查核與輔導,卻仍無法有效遏止非法業者擴張。
郭昱晴表示,目前台灣合法寵物殯葬設施資訊零散、查詢困難、收費標準混亂等,讓許多飼主在悲傷之餘,還得擔心被不透明的收費坑殺。農業部雖統計有19家合格設施,但實際上飼主卻難以找到完整資訊,應儘速建立合法業者查詢平台,要求服務項目與收費公開透明,讓飼主能安心選擇,避免臨時加價等寵物殯葬產業亂象影響其權益。
郭昱晴指出,寵物殯葬業面臨的問題包含地方政府未有完整法規,現行管理採因地制宜方式,由各地方政府依需求訂定自治條例管理,目前全台僅有桃園市、台中市及苗栗縣等施行寵物生命紀念業相關自治條例,高雄市預計於2026年施行,台南市仍於部會審查中,新北市近期才剛有草案出爐,然而各縣市標準不一,無法全面規範市場秩序。此外還包含鄰避效應強烈、非法經營普遍、收費混亂等現象。
郭昱晴和李坤城也要求農業部盡速提出寵物生命紀念業服務定型化契約範本,以提供地方政府及業者參用,也呼籲相關主管機關應簡化申請流程並授權地方直接審查,鼓勵業者從地下市場走向陽光;以及制定全國一致的管理標準,避免各地方政府法規不一致造成執行困難。
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表示,因為農業部長陳駿季近期在立法院已承諾會提出寵物生命紀念業服務定型化契約草案,預計最晚6月底前就會提出,內容包含審閱期、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服務項目明等,因為該定型化契約對業界可能比較緊急,草案出來後雖然還沒完成法制程序,會先透過行政指導的方式,讓地方政府和業者和消費者簽訂,待正式定型化契約出來後再做公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