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殯葬缺乏市場規範 農業部:定型化契約草案最晚6月出爐

立委郭昱晴、李坤城辦公室今天共同舉辦記者會,指出寵物殯葬業面臨的問題包含地方政府未有完整法規進行管理,加上鄰避效應強烈、非法經營普遍、收費混亂等現象。記者李柏澔/攝影
立委郭昱晴、李坤城辦公室今天共同舉辦記者會,指出寵物殯葬業面臨的問題包含地方政府未有完整法規進行管理,加上鄰避效應強烈、非法經營普遍、收費混亂等現象。記者李柏澔/攝影

根據統計,全國寵物數量超過279萬隻,每年新登記寵物數量已多於新生兒,然而現行「殯葬管理條例」以人為主,寵物不在其規範,也出現業者收費標準混亂的情況。農業部表示,寵物殯葬定型化契約最晚今年6月底前提出,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立委郭昱晴、李坤城辦公室今天共同舉辦「落實監督管理 杜絕寵物殯葬亂象叢生」記者會,李坤城表示,除了「殯葬管理條例」未規範寵物外,「動物保護法」也僅規範動物生前對待,對動物死亡後處置也未有任何規範。

經濟部商業司2023年1月增列「寵物生命紀念業」營業項目,農業部自2023年7月按照「區域計畫法」回歸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而制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並訂定「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為寵物生命紀念設施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在上述放寬寵物殯葬合法門檻下,寵物殯葬營業額從2018年的1000萬元規模,到了2023年已達1.3億元。

但根據農業部統計,上述制度雖已上路2年多,但目前僅同意19件土地申請變更,駁回有21件及退辦22件,部分地方政府雖積極查核與輔導,卻仍無法有效遏止非法業者擴張。

郭昱晴表示,目前台灣合法寵物殯葬設施資訊零散、查詢困難、收費標準混亂等,讓許多飼主在悲傷之餘,還得擔心被不透明的收費坑殺。農業部雖統計有19家合格設施,但實際上飼主卻難以找到完整資訊,應儘速建立合法業者查詢平台,要求服務項目與收費公開透明,讓飼主能安心選擇,避免臨時加價等寵物殯葬產業亂象影響其權益。

郭昱晴指出,寵物殯葬業面臨的問題包含地方政府未有完整法規,現行管理採因地制宜方式,由各地方政府依需求訂定自治條例管理,目前全台僅有桃園市、台中市及苗栗縣等施行寵物生命紀念業相關自治條例,高雄市預計於2026年施行,台南市仍於部會審查中,新北市近期才剛有草案出爐,然而各縣市標準不一,無法全面規範市場秩序。此外還包含鄰避效應強烈、非法經營普遍、收費混亂等現象。

郭昱晴和李坤城也要求農業部盡速提出寵物生命紀念業服務定型化契約範本,以提供地方政府及業者參用,也呼籲相關主管機關應簡化申請流程並授權地方直接審查,鼓勵業者從地下市場走向陽光;以及制定全國一致的管理標準,避免各地方政府法規不一致造成執行困難。

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表示,因為農業部長陳駿季近期在立法院已承諾會提出寵物生命紀念業服務定型化契約草案,預計最晚6月底前就會提出,內容包含審閱期、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服務項目明等,因為該定型化契約對業界可能比較緊急,草案出來後雖然還沒完成法制程序,會先透過行政指導的方式,讓地方政府和業者和消費者簽訂,待正式定型化契約出來後再做公告。

農業部 寵物

延伸閱讀

426「戰獨裁」影響統測應試? 主辦單位「這原因」要求校方轉發公告

李坤城領銜人戴納粹臂章惹議 朱立倫急滅火

藍青年軍著納粹臂章遭切割 李坤城:嚴重國際醜聞

影/罷免李坤城案領銜人宋建樑交保離開

相關新聞

不只比特犬!農業部公告「6類危險犬隻」 需採防護措施

近年來比特犬攻擊民眾的事件層出不窮,農業部公布6個品種犬隻被列為「危險性犬隻」,包括比特犬、獒犬、杜告犬等,高雄市農業局...

北埔、峨眉石虎現蹤!苗栗族群擴散到新竹 林保署增保育軸帶

苗栗縣是石虎最重要棲地,近年新竹縣北埔、峨眉等地也有穩定石虎活動紀錄,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研判是苗栗族群擴散,規畫新...

有條件放寬!7月起 室內家貓免強制接種狂犬病疫苗

貓奴們注意!農業部防檢署預計今年七月起,放寬家貓有條件可不施打狂犬病疫苗。防檢署官員說,只要是飼養於室內的貓咪,且外出時...

追蹤2年成最久紀錄!台灣黑熊「力鹿克」活動範圍達250平方公里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2年前野放台灣黑熊「力鹿克」,透過衛星發報頸圈追蹤,頸圈日前依計畫自動脫落,完成追蹤任務,成為花...

中和動物之家站長 黃繼霆守護流浪動物10多年

新北中和公立動物之家站長黃繼霆,守護流浪動物十多年,他看過形形色色的飼主,有人寧願繳罰金棄養老病動物,也有愛心人士特地領...

寵物殯葬收費亂象挨批 6月提定型化契約

全國寵物數量已超過二七九萬隻,每年新登記寵物數量多於新生兒,然而寵物不在現行殯葬管理條例的規範,導致出現業者收費標準混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