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鹿兒島外海又震...芮氏規模約5.2 日本氣象廳回應了

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最快明升級颱風 路徑出爐

人夫找乾妹赴摩鐵、正宮氣炸求償 法官認只待30分竟判敗訴

全台列管比特犬近4000隻 高雄502隻居冠

台北市比特犬Lucky在11天內兩度在行進間跳車,攻擊路旁騎士,台北市動保處已前往原飼主家強制沒入。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北市比特犬Lucky在11天內兩度在行進間跳車,攻擊路旁騎士,台北市動保處已前往原飼主家強制沒入。記者胡經周/攝影

昨日台北市大安區臥龍街發生比特犬開窗跳車咬人事件,與3月6日開窗跳車咬人為同一隻,動保處昨以5萬元、15萬元共重罰徐姓飼主20萬元。農業部動保司表示,全台已列冊管理比特犬共3974隻,其中以高雄市502隻最多;強調具攻擊性犬隻出入公共場所,應以長度不超過1.5公尺繩或鍊牽引,且應配戴口罩,否則可依「動保法」開罰最高15萬元罰鍰。

台北市文山區6日發生比特犬跳出車窗,咬傷停等紅綠燈的騎士事件,11天後同一隻比特犬又在大安區重演咬人一幕,引發熱議。

根據農委會公告,自2022年3月1日起,將比特犬列為「指定禁止飼養或輸入之動物」,已飼養者須完成登記備查才得繼續飼養,違者可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犬隻。

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表示,當時農委會公告自2022年3月1日起,將比特犬、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列為「指定禁止飼養或輸入之動物」,要求飼主必須在2023年2月28日前完成登記備查才能繼續飼養,備查犬隻必須絕育且不得繁殖,變更飼主或死亡也需要變更備查。

根據農業部統計,目前全台已登記備查比特犬隻共3974隻,登記數量由高到低依序為高雄市502隻、屏東494、台南市386隻、台中市375隻、花蓮319隻、台北市106隻等。本次徐姓男子所飼養比特犬有登記備查。

另「具攻擊性寵物及其出入公共場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規定,如為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及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則應由成年人伴同,也應以長度不超過1.5公尺鍊繩牽引,且應配戴不影響散熱之透氣口罩;如需運輸須以具備防曬及通風功能的金屬製堅固箱籠裝載,違者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危險性犬隻指以下品種犬隻,包含比特犬(Pit Bull Terrier):美國比特鬥牛犬(American PitBull Terrier or American Pit Bull)、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American Staffordshire Terrier)、日本土佐犬(Japanese Tosa)、紐波利頓犬(Neapolitan Mastiff)、阿根廷杜告犬(Dogo Argentino)、巴西菲勒犬(Fila Braziliero)、西藏獒犬(Tibetan Mastiff)、鬥牛獒犬(Bull Mastiff)、義大利獒犬(Cane Corso)、波爾多獒犬(Dogue de Bordeaux)。

至於非危險性犬隻是否也應強制出外綁牽繩?陳中興說,目前動保法並沒有規定帶狗出門必須鍊狗,而是由地方自治條例來規定,因此不是每個縣市都有要求。

農業部 比特犬 寵物 動保法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又見比特犬傷人 養狗不管誰之過?

比特犬二度咬人 北市動保處強制沒入

影/11天咬人2次比特犬沒入 情緒穩定、戴防咬嘴套一度趴地

比特犬咬傷人遭控關說動保處 議員徐弘庭再發聲明:已採法律途徑

相關新聞

黑熊吃狗被撞見 作勢攻擊中彈不治

花蓮卓溪鄉中正部落上周發現失聯野放公黑熊接連攻擊雞舍看守犬,原計畫誘捕解除項圈,前晚牠攻擊第五隻看守犬時,和林業及自然育...

黑熊入侵部落吞吃雞隻、飼養犬 玉管處架監測相機誘捕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工寮出現台灣黑熊,上周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昨天有民眾拍到黑熊出現在水田邊,距離住家僅50公尺,...

2周內4犬被咬死!黑熊逼近住家剩50米 玉管處回應了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工寮,上周傳出黑熊入侵,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昨更有居民拍到黑熊,不僅又有犬隻被吃掉,甚至距住家僅約...

影/玉管處認了黑熊咬死看家狗 將會同專家捕捉野放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工寮,傳出黑熊入侵,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鄉民人心惶惶。玉管處表示,經黑熊軌跡判斷,應是玉管處委託台...

馬戲團驚悚秀!老虎發狂撕咬表演者手臂慘截肢 觀眾嚇壞奔逃

日前埃及一場馬戲團秀出現驚悚突發狀況:一名表演者將手伸進欄杆,結果遭到一頭大老虎攻擊,送醫急救後截肢。

黑熊族群漸擴張 學者:人熊衝突須科學細膩處理

學界估算台灣有四百至六百隻台灣黑熊,族群有擴張趨勢,理論上甚至可能達上千隻,淺山區常發現熊蹤,人熊衝突不斷。專家學者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