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遞狀了!有血尿、晚上被痛醒恐「腎損傷」 向法官聲請具保停押

有血尿疑腎損傷!陳佩琪盼柯文哲外出住院 北所曝「曾就醫且恢復良好」

抓到了!黑熊入侵花蓮1養蜂場吃蜜 僅53公斤脫水虛弱送醫

花蓮卓溪鄉陳姓蜂農昨天發現養蜂場遭黑熊入侵,林保署花蓮分署發現黑熊受困於捕山豬的套索陷阱,疑似是之前偷吃梅醋與闖入石平段養蜂場同隻黑熊,後送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檢查照養。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卓溪鄉陳姓蜂農昨天發現養蜂場遭黑熊入侵,林保署花蓮分署發現黑熊受困於捕山豬的套索陷阱,疑似是之前偷吃梅醋與闖入石平段養蜂場同隻黑熊,後送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檢查照養。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卓溪鄉陳姓蜂農昨天發現古風村的養蜂場,遭黑熊入侵吃蜂蜜,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派員前往勘查時,發現黑熊受困於捕山豬的套索陷阱,立即動員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展開救援,發現黑熊營養不良,疑似是之前偷吃梅醋與闖入石平段養蜂場同隻黑熊,後送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檢查照養。

本月9日,卓溪鄉石平段海拔317公尺處,部落族人砍草時,發現黑熊闖入梅子醃漬工坊內偷吃梅醋,黑熊當下就逃走不知行蹤。林保署花蓮分署13日又接獲卓溪鄉蜂農通報,石平段海拔僅275公尺的蜂場遭體型瘦小的黑熊入侵,有20座蜂箱、巢片被損毀。

花蓮分署於25日上午10時,接獲陳姓蜂農通報,其位於古風段海拔僅188公尺的養蜂場疑遭黑熊入侵,有10座蜂箱損毀,分署立即由玉里工作站派員前往,於現場發現熊窩及遭破壞的巢片。

因該處距離13日通報遭入侵的養蜂場約3.4公里,研判應為同一隻黑熊,為避免發生人熊衝突,花蓮分署啟動捕捉程序,並於現場勘查黑熊可能行走路徑;意外在離蜂場約10公尺處的樹林,發現黑熊已受困陷阱,立即動員21人救援,並於2小時完成麻醉、檢傷與後送野灣野生動物醫院。

經野灣獸醫團隊檢查發現,該黑熊為高齡母熊,體重53公斤,左前肢有缺趾舊傷,體型較瘦弱,有脫水、貧血、虛弱及營養不良等狀況,各項生理指數偏低,不過還在正常範圍值內。

花蓮分署表示,黑熊目前暫留院觀察,已逐漸恢復食慾,將照養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野放評估。而為確認是否尚有其他黑熊滋擾養蜂場,已在蜂場周邊架設4G即時相機監測,經一晚監測,尚未發現有黑熊接近。

為感謝蜂農即時通報,花蓮分署將依「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方案」頒發入侵通報獎勵金與配合監測獎勵金;蜂農的蜂箱與蜂蜜損失也會給予補償。

花蓮分署指出,近年卓溪全鄉已都是黑熊的活動範圍,請鄉民妥善管理戶外食物、垃圾、廚餘、飼料、農藥及肥料,避免吸引黑熊覓食,並強化養蜂場與禽畜養殖場的防護設施。如發現黑熊入侵,請立即通報花蓮分署(0800-000930)。

花蓮卓溪鄉陳姓蜂農昨天發現養蜂場遭黑熊入侵,林保署花蓮分署發現黑熊受困於捕山豬的套索陷阱,疑似是之前偷吃梅醋與闖入石平段養蜂場同隻黑熊,後送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檢查照養。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卓溪鄉陳姓蜂農昨天發現養蜂場遭黑熊入侵,林保署花蓮分署發現黑熊受困於捕山豬的套索陷阱,疑似是之前偷吃梅醋與闖入石平段養蜂場同隻黑熊,後送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檢查照養。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動物醫院 花蓮 黑熊

延伸閱讀

花蓮黑熊闖養蜂場狂掃20箱蜂蜜 疑因體型瘦小誘捕失敗

相關新聞

遊客和獼猴一起逛壽山動物園成奇景 猴群行徑卻愈無忌憚

高雄壽山動物園內常有獼猴逛大街,形成籠內籠外都有猴子、猴子看猴子奇景,更常有獼猴伺機搶奪民眾手上的塑膠袋或食物,最近屢見...

帶毛小孩同行 台南6大文化景點辦寵物友善入園抽好禮

台南市寵物友善系列活動熱烈展開!自2月17日起至4月6日止,赤崁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熊出沒!台東低海拔山區台灣黑熊頻現蹤 專家曝3原因

台東市郊卑南鄉利嘉林道再度出現台灣黑熊蹤影,且發現出沒點僅低於海拔500公尺,創下林業及保育署台東分署在該林道發現黑熊最...

寵物也要保平安 新北5家廟宇提供毛孩光明燈祈福

近年將寵物視為家人的觀念盛行,除了為自己及親友點光明燈,飼主也想為寵物點燈祈福。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新北共5間提供寵物點燈...

全球僅剩300-700隻 台師大發表台灣特有種「魚池琴蛙」

過往學界認為「豎琴蛙」是台灣所有原生兩棲類之中分布範圍最狹隘、族群數量最少的蛙類。後經多年研究,證明出生長在台灣和日本琉...

台9線黑熊母子下山覓食 「熊出沒」最低海拔紀錄

台灣黑熊頻繁現蹤,一對黑熊母子日前現蹤台九線花蓮舞鶴路段,林保署確認是台灣首度有野生黑熊出現在車輛頻繁的台九線上,更創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