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朗熱爆高溫飆35度以上 吳德榮:周五轉冬天至少溼冷3天

一句武統 風聲鶴唳 國人開啟「自我言論審查」

影/台灣黑熊疑發出「死亡訊號」 林保署:還健康活著呢

野放追蹤的台灣黑熊拉尼琥(Lanihu),在搜尋團隊眼前快速越過,證實拉尼琥平安無事,團隊組員鬆了一口氣,欣喜不已。圖/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提供
野放追蹤的台灣黑熊拉尼琥(Lanihu),在搜尋團隊眼前快速越過,證實拉尼琥平安無事,團隊組員鬆了一口氣,欣喜不已。圖/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提供

去年3月與野放追蹤的台灣黑熊拉尼琥(Lanihu),年底頸圈上發報器呈現俗稱「死亡訊號」靜止訊息,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原以為恐有不測,日前派團隊上山搜尋,好在尋獲脫落的頸圈,更發現拉尼琥平安無事,團隊組員鬆了一口氣,欣喜不已。

台東分署表示,拉尼琥野放後在去年12月連續接收到數筆俗稱「死亡訊號」的靜止訊息,分署隨即邀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及在地族人上山搜尋,突然有隻掛著耳標的黑熊在眾人眼前快速越過,沒多久尋獲已脫落的頸圈,正好是拉尼琥配戴。

由於事出突然,隊員來不及記錄黑熊一閃而過的影像,但比對先前回傳的活動軌跡與最後訊號的位置,加上掛著耳標,可確認就是拉尼琥。隊員們覺得牠的現身,彷彿是來跟大家報平安,除了心中大石頭終於放下,也為見證牠活躍山林感到高興。

台東分署指出,脫落的頸圈位於海拔1155公尺一處人跡罕至、食源豐富、有多種殼斗科樹種的天然林。現場可見許多黑熊抓痕與排遺,也在青剛櫟樹上發現熊窩,推測此處應是拉尼琥當時穩定的棲息環境。拉尼琥野放後累計9個多月的活動點位資料顯示,牠有近6個月都在鄰近崁頂部落的森林活動。

由於拉尼琥先前是在崁頂附近誤中陷阱經族人通報獲救,分署擔心再度發生人熊衝突,因而除了提醒族人配合相關事項,只要發現拉尼琥接近部落,都會立即通報族人。但族人接獲後,都淡定表示,拉尼琥本來就是鄰居,甚至是部落的一份子,不會過於擔憂,讓林業保育署對部落的自然哲理極為佩服。

台東分署表示,綜整拉尼琥的活動模式,多半在白天活動、夜間休息,活動範圍涵蓋海拔500至1500公尺間的次生林與天然林,總面積約123.3平方公里,核心活動範圍則為22.2平方公里,9個月內的移動總距離達452公里,攀爬的最陡坡度高達84度。

去年3月與野放追蹤的台灣黑熊拉尼琥(Lanihu),年底頸圈上發報器呈現俗稱「死亡訊號」靜止訊息,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原以為恐有不測,日前派團隊上山搜尋,好在尋獲脫落的頸圈,更發現拉尼琥平安無事。/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提供
去年3月與野放追蹤的台灣黑熊拉尼琥(Lanihu),年底頸圈上發報器呈現俗稱「死亡訊號」靜止訊息,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原以為恐有不測,日前派團隊上山搜尋,好在尋獲脫落的頸圈,更發現拉尼琥平安無事。/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提供

台東 台灣黑熊 族人

延伸閱讀

花蓮黑熊闖養蜂場狂掃20箱蜂蜜 疑因體型瘦小誘捕失敗

百億韌性醫療預算竟有黑熊惹議 消防署:不會給黑熊學院

王鴻薇:消防署保證不會讓「黑熊」出沒 韌性醫療預算未刪一毛

國家醫療整備計畫又見黑熊…王鴻薇:想拿預算 門都沒有

相關新聞

遊客和獼猴一起逛壽山動物園成奇景 猴群行徑卻愈無忌憚

高雄壽山動物園內常有獼猴逛大街,形成籠內籠外都有猴子、猴子看猴子奇景,更常有獼猴伺機搶奪民眾手上的塑膠袋或食物,最近屢見...

帶毛小孩同行 台南6大文化景點辦寵物友善入園抽好禮

台南市寵物友善系列活動熱烈展開!自2月17日起至4月6日止,赤崁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熊出沒!台東低海拔山區台灣黑熊頻現蹤 專家曝3原因

台東市郊卑南鄉利嘉林道再度出現台灣黑熊蹤影,且發現出沒點僅低於海拔500公尺,創下林業及保育署台東分署在該林道發現黑熊最...

寵物也要保平安 新北5家廟宇提供毛孩光明燈祈福

近年將寵物視為家人的觀念盛行,除了為自己及親友點光明燈,飼主也想為寵物點燈祈福。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新北共5間提供寵物點燈...

全球僅剩300-700隻 台師大發表台灣特有種「魚池琴蛙」

過往學界認為「豎琴蛙」是台灣所有原生兩棲類之中分布範圍最狹隘、族群數量最少的蛙類。後經多年研究,證明出生長在台灣和日本琉...

台9線黑熊母子下山覓食 「熊出沒」最低海拔紀錄

台灣黑熊頻繁現蹤,一對黑熊母子日前現蹤台九線花蓮舞鶴路段,林保署確認是台灣首度有野生黑熊出現在車輛頻繁的台九線上,更創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