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友善耕作有成 「國慶鳥」灰面鵟鷹再現新北田寮洋

東北季風來臨,貢寮田寮洋地區的「候鳥季風」也開始抵達。灰面鵟鷹在國慶日前後抵達台灣,又被稱為國慶鳥,台灣是其重要的休憩站。新北市農業局表示,已輔導田寮洋農友轉作友善耕作並提早翻犁,營造適合候鳥棲息的湛水泥灘地,迎接候鳥來臨。
田寮洋位處世界著名的東亞澳候鳥遷徙線上,且環境十分多樣化,根據鳥類資料庫eBird平台顯示,可觀察到361種的鳥類,以猛禽為例,除了國慶鳥灰面鵟鷹外,也有黑鳶、大冠鷲、游隼、魚鷹,表示此處有完整的生物多樣性與食物網,生態保育成果豐碩。
灰面鵟鷹屬春秋過境鳥,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農業局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補助農民以人工刈草取代除草劑,創造無農藥友善環境,合作田區10公頃也提早翻犁並蓄水,營造成適合水鳥棲息及覓食的湛水泥灘地。
另外,也推出「信鳥到站」環境友善品牌,品牌第一支商品「羽豐米」,期望農民將水田照顧得健康又漂亮,能讓休憩於此的水鳥離開時,個個吃飽喝足、羽翼豐滿,展開下一段長途旅程。今年也輔導試行羽豐米的在地生產鏈,讓農民在收割後,可以就地進行烘穀、碾米、包裝等加工,讓農民有更多收益,進而支持轉作友善耕作。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保育處長薛博聞表示,近年田寮洋推動友善耕作及棲地營造,監測紀錄顯示所營造的棲地都有生物使用,例如提早翻犁後的湛水稻田,吸引了許多雁鴨、鷺鷥等棲息,埤塘有小水鴨、琵嘴鴨、花嘴鴨等,長草地則觀察到黑頭文鳥、斑文鳥等停棲覓食,次生林亦有五色鳥、小彎嘴畫眉等蹤跡,另外也發現食蟹獴、猛禽等高階消費者,證明田寮洋是完整的生態系統,且如此豐富的生態也使田寮洋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鳥類熱點。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提醒,想一睹候鳥丰采的朋友,切勿擅自闖入踩踏田埂、避免開車進入田寮洋田區堵塞農路。「羽豐米」也已經收割完成,在不同的通路熱烈販售中,也可洽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官網或臉書粉絲頁查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