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冠海星大爆發 東沙環礁危險
有「魔鬼海星」之稱的棘冠海星,以活體石珊瑚的珊瑚蟲為食。台灣珊瑚礁學會昨指出,東沙環礁海域已出現棘冠海星大爆發,一公頃平均密度高達一二三二點九隻,嚴重超出珊瑚礁生態系可負擔密度四十倍以上,呼籲政府即刻救援,趕在冬天來臨前,號召潛水志工、潛水專業遊艇前往清除,讓當地珊瑚生態系可以躲過毀滅性傷害。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說,本次棘冠海星爆發地點位在國家公園內,海保署必要時會協助主管機關移除。
台灣珊瑚礁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研究團隊、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人員今年六月六日至十二日前往東沙環礁,執行棘冠海星清除作業,經五位潛水人員七次潛水執行注射醋酸、手動移除,合計清除約一八四○隻。
鄭明修表示,六月的清除作業過程中發現,目前受到危害最深的是東沙外環礁水深十一到廿公尺處的石珊瑚,死亡率高達九成以上,其他水深的石珊瑚,也已經被棘冠海星啃食呈現白化現象,推測東側的棘冠海星爆發時間較早,一路向西蔓延。
回顧團隊調查紀錄,二○一九年六月曾在環礁南側水深十五公尺藍洞附近,看見成熟個體約卅隻群集正在啃食珊瑚,至今五年已擴散蔓延到環礁西南角達四公里。
鄭明修說,棘冠海星爆發的外環礁熱區約四公里長,以總量來看,一公頃平均密度約一二三二點九隻,但珊瑚礁生態系可負擔的棘冠海星密度是一公頃十五到卅隻,也就是每次潛水廿分鐘,才會看到兩隻的棘冠海星,但如今東沙環礁的棘冠海星密度,已達大爆發水平。
鄭明修表示,受限這次作業時間,無法再調查外環其他區域,無法評估整體爆發狀況;但若不積極移除,以一隻四十公分成熟棘冠海星一年內釋出兩億八千萬顆卵,只要有百分之一存活率,就有一百萬隻以上。棘冠海星愈晚移除,就可能擴散地更遠。
「一隻成體的棘冠海星每年可以啃食掉四到六平方公尺的珊瑚。」鄭明修說,棘冠海星如同蝗蟲過境,吃完活珊瑚後的區域,需要花上至少十年才能復育,其繁衍的幼小個體會在該處生存,繼續啃食重新生長出來的小型珊瑚群體,名列世界遺產的澳洲大堡礁就深受其害,反覆大爆發是澳洲政府難以解決的問題。
鄭明修說,東沙外環礁的珊瑚礁,是南海最豐富最漂亮的珊瑚礁,外環礁平均的珊瑚覆蓋率最高,因而被選為台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若被棘冠海星毀壞,將重創台灣海洋生態資源,呼籲政府即刻救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