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鱟知鱟學計畫培育出「五齡鱟」 放流稚鱟游向海洋豐富生態
基隆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攜手合作,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贊助下推動「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畫」,今年有30所學校師生加入鱟苗寶寶照護行列,今年成功育出「五齡鱟」,並在今天到台南舉辦稚鱟放流活動、期待小鱟健康長大,豐富海洋生態。
海科館表示,鱟被稱為「灘地上的活化石」,過去在海岸數量很多,但隨著台灣本島海岸人類活動範圍不斷擴張,危及鱟的生存環境,造成鱟孵幼棲地縮減,族群數量急遽減少。
海科館及金門水試所2020年推動「鱟知鱟學」計畫,2022年起獲得天鈺基金會資助後,規畫「鱟保母」方案,安排學校師生在校學習照顧及孵化鱟寶寶,並提供鱟保母學校到海科館深度體驗學習,經由基礎觀察鱟卵和稚鱟的發育,水質維護與檢測,餌料餵食等養殖工作親力親為,希望讓參與計畫的師生們,成為復育的小尖兵及公民科學家。
海科館表示,鱟卵約需53天孵化,依脫殼次數決定稚鱟的齡期,10-15年的成長期需要脫殼14-16次,最後性成熟脫最後一次殼成長至成鱟,才能從外觀真正區別公母,並具繁衍下一代能力。往年多在照顧10個月後,放流1-4齡鱟,今年首次成功育出五齡鱟,發現應是在較溫暖的狀態下加速脫殼成長。
海科館展示教育組主任宋祚忠、天鈺基金會董事長林永杰、金門水和台南市府、社區大學等單位代表,今天帶領13所鱟保母學校近200名曾經照顧鱟苗寶寶的師生,到蘆竹溝漁港參加放流活動。眾人小心翼翼的將近800隻鱟苗放入海水中,依依不捨的向小鱟說再見,福福牠們順利成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