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慎防致災! 嘉縣、高雄豪雨特報 中南部7縣市大雨

丹娜絲瀕死 今北東炎熱南大雷雨 將有2熱帶擾動發展 吳德榮曝對台影響

影/生態工法修復雪山坑溪橋 石虎、稀有鳥「桑鳲」現蹤

台中市和平區雪山坑溪橋涵修復後,記錄到鉛色水鶇美麗身影。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台中市和平區雪山坑溪橋涵修復後,記錄到鉛色水鶇美麗身影。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台中市和平區雪山坑溪橋涵基礎遭河道淘刷,下游居民安全堪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以生態工法修復橋涵,完工後調查發現,台灣白甲魚、台灣間爬岩鰍等溪流魚類,石虎與稀有過境鳥「桑鳲」現蹤,桃山部落居民為之振奮,加入溪流巡護監測工作。

雪山坑溪是大安溪支流,近年因上游土砂料源減少,且無大型颱風帶動土砂下移,河道輸砂造成雪山坑溪橋涵基礎淘刷,下游桃山部落居民的生命安全堪慮。

去年起,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進行修復工程,進行防砂壩及橋涵整修,以現場塊石為材料,仿岩模板融合地方元素;防砂壩左側設置魚道,橋涵下側設置3階及6階固床工設計,增加抗蝕能力,也將阻擋已久的通道重新連接,讓這座橋不止提供人車通行,也是動物的縱向通道。

分署委託生態團隊進行調查,發現河烏、水鼩、穿山甲、食蟹獴、台灣野山羊在附近出沒,更發現稀有過境鳥桑鳲(音同,施)、保育類動物小石虎探訪,讓當地居民相當振奮。

桃山社區發展協會與林業保育署合作執行生態溪床巡護監測工作,透過社區研習活動,邀請當地代表、里長與民眾分享部落周遭的「野生動物鄰居又回來了」;社區發展協會也培養自然環境保育解說員,讓遊客不只到巨人之手打卡,也能透過解說了解部落文化及豐富的自然生態。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以生態工法修復雪山坑溪橋涵,完工後調查發現,台灣白甲魚、石虎與稀有過境鳥「桑鳲」現蹤。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以生態工法修復雪山坑溪橋涵,完工後調查發現,台灣白甲魚、石虎與稀有過境鳥「桑鳲」現蹤。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以生態工法修復雪山坑溪橋涵,完工後調查發現,台灣白甲魚、石虎與稀有過境鳥「桑鳲」現蹤。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以生態工法修復雪山坑溪橋涵,完工後調查發現,台灣白甲魚、石虎與稀有過境鳥「桑鳲」現蹤。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以生態工法修復雪山坑溪橋涵,完工後調查發現,台灣白甲魚、石虎與稀有過境鳥「桑鳲」現蹤,桃山部落居民為之振奮,加入溪流巡護監測工作。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以生態工法修復雪山坑溪橋涵,完工後調查發現,台灣白甲魚、石虎與稀有過境鳥「桑鳲」現蹤,桃山部落居民為之振奮,加入溪流巡護監測工作。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台中市 石虎 雪山

延伸閱讀

離島觀光收費屏東縣開第一槍 小琉球3潮間帶明年收保育費

針對石虎在高鐵站附近道路死亡 農業局長:研判石虎聚集熱區已擴大

石虎陳屍高鐵站鄰近道路 中市府:將加強防護硬體設備

高鐵台中站有石虎遭路殺 市府將開會討論熱區劃設

相關新聞

黑熊吃狗被撞見 作勢攻擊中彈不治

花蓮卓溪鄉中正部落上周發現失聯野放公黑熊接連攻擊雞舍看守犬,原計畫誘捕解除項圈,前晚牠攻擊第五隻看守犬時,和林業及自然育...

黑熊入侵部落吞吃雞隻、飼養犬 玉管處架監測相機誘捕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工寮出現台灣黑熊,上周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昨天有民眾拍到黑熊出現在水田邊,距離住家僅50公尺,...

2周內4犬被咬死!黑熊逼近住家剩50米 玉管處回應了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工寮,上周傳出黑熊入侵,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昨更有居民拍到黑熊,不僅又有犬隻被吃掉,甚至距住家僅約...

影/玉管處認了黑熊咬死看家狗 將會同專家捕捉野放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工寮,傳出黑熊入侵,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鄉民人心惶惶。玉管處表示,經黑熊軌跡判斷,應是玉管處委託台...

馬戲團驚悚秀!老虎發狂撕咬表演者手臂慘截肢 觀眾嚇壞奔逃

日前埃及一場馬戲團秀出現驚悚突發狀況:一名表演者將手伸進欄杆,結果遭到一頭大老虎攻擊,送醫急救後截肢。

遊客和獼猴一起逛壽山動物園成奇景 猴群行徑卻愈無忌憚

高雄壽山動物園內常有獼猴逛大街,形成籠內籠外都有猴子、猴子看猴子奇景,更常有獼猴伺機搶奪民眾手上的塑膠袋或食物,最近屢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