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鷗群繁殖季來臨 神話之鳥「馬妞」飛來這裡告別單身

黑嘴端鳳頭燕鷗圍在假鳥模型旁。圖/海保署提供
黑嘴端鳳頭燕鷗圍在假鳥模型旁。圖/海保署提供

隨著夏季來臨,許多燕鷗科鳥類紛紛現身,世界極度瀕危物種「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已有5隻飛抵馬祖,包括在馬祖出生、編號A74的「馬妞」也出現在群體中求偶,令鳥友們爭相通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說,除了連江縣,澎湖及台灣本島的海濱也有機會偶遇燕鷗群,民眾可透過望遠鏡賞鳥,避免驚擾燕鷗繁殖。

海保署表示,許多燕鷗科鳥類會在夏季來到台灣繁殖,包括7種保育類燕鷗。其中以小燕鷗數量較多,在本島的分布北從桃園、南到高屏溪口都可以看到。至於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多在澎湖離島,最為罕見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則較常在連江停留。今年五月,陸續在鐵尖島觀察到黑嘴端鳳頭燕鷗停留、交配、孵卵。

海保署說,黑嘴端鳳頭燕鷗,被稱為「神話之鳥」,估計全球目前約僅有100隻,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評估為極危(CR),也名列台灣一級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比黑面琵鷺、台灣黑熊及石虎更稀少。

梁皆得導演2000年首度在馬祖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隨後包括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小如、台大森林系教授袁孝維以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長期投入保育心力,過往曾在馬祖記錄2至16隻不等的成鳥;梁皆得特別拍攝「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讓更多人透過影片,認識這種優雅且橫渡大洋生活的海鳥。

海保署2022年公布「黑嘴端鳳頭燕鷗保育計畫」,記錄黑嘴端鳳頭燕鷗族群變動與分布位置,並盤點相關資訊,訂定保育策略,期確保此珍稀物種得以順利繁衍。

台大團隊陸續標記了數隻在馬祖出生的幼鳥,包括2015年6月出生的「馬妞」。馬妞自2015年離巢後,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回到馬祖。然而,自2020年以來,可能由於猛禽、颱風或其他人為因素影響,鐵尖島已經連續三年無成功繁殖紀錄,僅於2022年曾目擊馬妞短暫落腳澎湖。

海保署說,今年初春,連江縣政府早早開始了捕鼠、除草等工作。加上整地、鋪設碎石、安裝遠端監視設備、擺放假鳥模型及播放燕鷗叫聲引誘燕鷗,海巡署也搭配相關勤務,看守附近海域,確保無非法作業漁船。燕鷗群約在5月中旬陸續抵達,5月23日開始有穩定的族群停留在鐵尖島。

截至5月26日,研究人員已記錄到上千隻鳳頭燕鷗,其中包含至少5隻黑嘴端鳳頭燕鷗,更驚喜地發現編號A74的「馬妞」,再度回到出生地尋找伴侶。

海保署也補助連江縣政府維護馬祖僑仔漁村展示館燕鷗展示區的鳥類標本及解說牌,今年更開放鐵尖島上的燕鷗繁殖影像直播(https://lihi2.com/lnDNA),民眾可透過直播看到燕鷗熱鬧成群的美麗畫面。

宜蘭新城溪口正在交配的小燕鷗,左側為東方環頸鴴。圖/海保署提供
宜蘭新城溪口正在交配的小燕鷗,左側為東方環頸鴴。圖/海保署提供
透過馬祖鐵尖島燕鷗繁殖影像直播,可觀察「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與其他燕鷗互動。圖/海保署提供
透過馬祖鐵尖島燕鷗繁殖影像直播,可觀察「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與其他燕鷗互動。圖/海保署提供

保育類野生動物
想看可愛萌寵、寵物健康保健資訊、教養方法、帶牠們去哪吃喝玩樂,快來加入寵物部落粉絲團!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影/潮境海底攝影直擊珍貴畫面 海扇是海龜抓癢的最愛

高市搶救水母生態用這招 林園水母數量已突破10萬隻

黑嘴端鳳頭燕鷗孵蛋 直播馬祖神話之鳥溫馨復育

樹上滿是鳥巢!車停樹下驚見「彈」痕累累 欲哭無淚

相關新聞

竹北獸醫院出包!10貓打到過期疫苗 動保所:最高罰45萬

新竹縣某動物醫院遭民眾投訴,幫家中2隻愛貓施打三合一疫苗時,竟未檢查有效日期,她查看手冊才發現,其中1隻貓施打的疫苗早已...

蹺家小鹿獲安置 失主貼文尋回

野外一度絕跡的梅花鹿,經墾丁國家公園野外復育29年已繁衍到近2000隻,恆春鎮上月底發現1頭幼鹿,原懷疑是野鹿迷路,後有...

鳥會黃鸝普查 高市區數量回升

高雄市野鳥學會昨公布7月黃鸝普查結果,叫聲婉轉清亮的黃鸝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鳥類,在高雄11個行政區調查到67隻次的黃鸝。...

恆春梅花鹿驚傳遭斷頭 1公1母遭棄屍港口溪邊草叢

屏東恆春半島梅花鹿命運多舛,7月有人趁颱風天闖進鹿園偷鹿,釀1死1重傷悲劇,昨晚又發現2具疑似遭砍頭的1公1母梅花鹿屍體...

影/全球首例!台灣完成土魠魚人工繁殖 成功孵化魚苗

農委會水試所完成土魠魚(康氏馬加鰆)海上人工授精試驗,成功孵化魚苗,是我國土魠魚人工繁殖技術上重大突破。土魠魚苗培育至4...

紫斑蝶遷徙盛況 專家估10萬隻

屏東恆春半島迎來紫斑蝶飛舞盛況,近日雨水豐沛讓幼蟲食草不饋乏,屏200縣道5.5公里處有民眾直擊孵化萬蝶橫越馬路奇景,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