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剴剴」保母認罪 他推測可能原因:純粹只是訴訟考量

全球股市慢慢收復失土 謝金河直指制約川普的關鍵是它

川普再轟「中國是全球頭號剝削者」!稱中國貨「多數不需要」

「像狗又像豬」民眾通報不明動物溪底游泳 竹縣府解答了:還有一隻在逃

今天(21日)有民眾在新豐鄉崁頭溪發現,竟有一隻像狗又像豬的不明龐大生物在溪底游泳。圖/流浪動物珍愛協會提供
今天(21日)有民眾在新豐鄉崁頭溪發現,竟有一隻像狗又像豬的不明龐大生物在溪底游泳。圖/流浪動物珍愛協會提供

新竹縣路邊竟出現「水豚君」!今天(21日)有民眾在新豐鄉崁頭溪發現,竟有一隻像狗又像豬的不明龐大生物在溪底游泳,嚇得立即通報1999前來誘捕,新竹縣農業處與流浪動物珍愛協會到場後才發現,原來這龐然大物竟是時下最夯的「水豚君」,經過一番纏鬥後,終於使用捕獸網抓捕成功,不少圍觀民眾也嘖嘖稱奇「真的好大」。

流浪動物珍愛協會副理事長黃宣富指出,脫逃的是一對水豚君夫婦,大約1、2周前從民眾自宅不慎跑出,隨後進入新豐鄉崁頭溪流域生活,因為有居民驚見溪中居然有水豚出沒,才立即通報1999,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也委託協會協助捕捉,今天雖順利捕誘1隻,但另一隻仍「在逃」,民眾若有發現可通報。

黃宣富也說,第一時間他接到通報時,還以為民眾搞錯了:「怎麼可能有水豚,應該是大老鼠吧」,沒想到看到民眾拍攝到的照片,才驚見真的是水豚,立即出動誘捕;附近農民也表示,前幾天就有看到像狗又像豬的生物走在田埂,那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動物,還特地用手機拍下來。

今天下午2點,新竹縣農業處與珍愛協會出動誘捕,但因水豚警覺性十分高,一有人接近就會潛入水中,讓岸邊的人根本找不到水豚位置,而水豚在路上奔跑的速度,也和腳踏車差不多,更增添了抓捕難度,直到有民眾發現水裡有東西在游動,趕緊大喊:「在這」,一群人趕緊一哄而上,並利用捕獸網抓捕成功。

黃宣富說,這次抓到的是母水豚,體型巨大,重量約30公斤,不過還有一隻公水豚「在逃」,據飼主所稱「公的體型更大」,呼籲若有民眾看到其出沒,可通報協會進行誘捕,由於水豚警覺性高且會咬人,切勿擅自進行誘捕。

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提醒,《動物保護法》第20條之1規定,「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由7歲以上之人伴同」,違者可依同法31條處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目前將進行了解該水豚是否為脫逃或遭飼主棄養,同時也會警告飼主加強防護相關措施,避免類似狀況再次發生。

黃宣富說,這次抓到的是母水豚,體型巨大,甚至重量高達25到到27公。圖/流浪動物珍愛協會提供
黃宣富說,這次抓到的是母水豚,體型巨大,甚至重量高達25到到27公。圖/流浪動物珍愛協會提供
有民眾在新豐鄉崁頭溪發現,竟有一隻像狗又像豬的不明龐大生物遊蕩,嚇得民眾趕緊通報。圖/流浪動物珍愛協會提供
有民眾在新豐鄉崁頭溪發現,竟有一隻像狗又像豬的不明龐大生物遊蕩,嚇得民眾趕緊通報。圖/流浪動物珍愛協會提供

新竹 水豚 流浪動物 農民

延伸閱讀

泰國vs日本「哪裡比較好玩?」 鄉民直指這1國:亞洲第一名

男孩之死與跨物種衝突:黑猩猩何以走「出」森林?

南非「狒狒鐵道員」:鐵路號誌工傑克的狒狒勞動故事

注意!竹縣4鄉鎮 5月15起區域停水39小時 影響6.1萬戶

相關新聞

黑熊吃狗被撞見 作勢攻擊中彈不治

花蓮卓溪鄉中正部落上周發現失聯野放公黑熊接連攻擊雞舍看守犬,原計畫誘捕解除項圈,前晚牠攻擊第五隻看守犬時,和林業及自然育...

黑熊入侵部落吞吃雞隻、飼養犬 玉管處架監測相機誘捕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工寮出現台灣黑熊,上周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昨天有民眾拍到黑熊出現在水田邊,距離住家僅50公尺,...

2周內4犬被咬死!黑熊逼近住家剩50米 玉管處回應了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工寮,上周傳出黑熊入侵,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昨更有居民拍到黑熊,不僅又有犬隻被吃掉,甚至距住家僅約...

影/玉管處認了黑熊咬死看家狗 將會同專家捕捉野放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工寮,傳出黑熊入侵,吞吃繫綁的3隻飼養犬,鄉民人心惶惶。玉管處表示,經黑熊軌跡判斷,應是玉管處委託台...

馬戲團驚悚秀!老虎發狂撕咬表演者手臂慘截肢 觀眾嚇壞奔逃

日前埃及一場馬戲團秀出現驚悚突發狀況:一名表演者將手伸進欄杆,結果遭到一頭大老虎攻擊,送醫急救後截肢。

遊客和獼猴一起逛壽山動物園成奇景 猴群行徑卻愈無忌憚

高雄壽山動物園內常有獼猴逛大街,形成籠內籠外都有猴子、猴子看猴子奇景,更常有獼猴伺機搶奪民眾手上的塑膠袋或食物,最近屢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